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让小学语文汉字教学诗意绽放
【作者】 张志玲
【机构】 山东济南高新区第二实验学校
【摘要】汉字宝藏包含着智慧,犹如煤炭蕴藏着光与热的巨大能量,只有把它点燃,人们才能感到它的温暖,得益于它的光芒。”如果我们能让汉字教学诗意地栖居于语文教学中,那么,汉字教学将会走上科学高效之路,我们语文教学也一定会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关键词】小学语文;汉字教学;文化内涵;有效提高
【正文】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基础载体,其本身既是文化的内容也是文化的形式。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无论是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教育,还是语文素养培养,都是随着小学生汉字的学习与识字数量和能力的提高,不断地以良性积累的方式得以实现。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展开把汉字教学与文化芬芳浸润的研究,以期提升汉字教育与文化教育统一的教学效果。
一、汉字教学的文化芬芳绽放类型
尽管汉字自身具有丰富及与时俱进的文化内涵,但需要教师运用适当的教育教学形式,才能使其文化芬芳的魅力绽放。
㈠字正,方圆变幻美在和谐
小学阶段的汉字教学与书法教学是统一的。但以“方块”作为基本特征的汉字,其首要宏观框架特征就是“字正”,加以微观的笔画变换,使其具有方圆协调的和谐之美。小学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绽放:单字和谐美解读性教学。即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不同类型的汉字,进行举例向学生解读汉字自身的结构和谐之美。例如,在教学《小小竹排江中游》时,教师可以就“排”做出解读,从其笔画、结构与单字的意义上,让小学生感受到“排”字的力量平衡与结构匀称之美。文章整体美意境性教学。即通过对课文中生字词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与学习汉字运用的语境及其创造的意境和谐美,尤其超越其自身字面意义的美。例如上述“排”字,在《小小竹排江中游》课文中,不仅“排列”出了江南的美,也“排列”了“排”字的不同词性与作用,如作为名词的“竹排”,与江南水乡一体化的意境,实现了从“字”当景的和谐提升。
㈡腔圆,抑扬顿挫韵在气度
腔圆是汉字的发音典型特征。汉字语言学知识,尤其关于音节、音调与汉字词语的读音变化等,实现汉字文化魅力的静态向朗读、演讲与其他综合性实践运用的动态发展,把汉字的魅力提升到具有情感、思想与精神抒发的文化高层次。其中,汉字的四个声调、汉字以不同的规律结合后的词语发音、汉字与标点符号结合运用的意义变化,以及各种具体语境下的语气变化等,为小学生呈现了无限精彩的汉字与汉字运用的文化世界。例如,“啊”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着惊讶、惊叹、惊喜甚至惊吓区别。由此,汉字的文化魅力,在特定的语境运用中,结合不同的语调、语气能绽放出不同的情怀、情感,使文化形式与内容更加多彩丰富,文化芬芳也以多元路径绽放出来,实现从汉字的直观教学向汉语文化的学习提升。
二、汉字文化芬芳的教学激发与共享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由于小学生身心成长阶段规律性,决定了汉字学习的基础环节功能,汉字文化芬芳的浸润,既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体现,也是教学效果的之一。
㈠练字中修心养性,润物无声
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小学生练字活动,是他们学习与掌握新字词,与复习和运用学习的字词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他们不仅要掌握汉字的正确写法和读音,也要学习其具体的意义与用法。首先,在字从幼稚到优秀的练习中培育他们的个性品质。在不同的年级,通过不同汉字的练习,让他们在一撇一捺中,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向展开练习,从最基础的横平竖直开始,从最基本的端正姿势开始,让小学生体验到练字与做人的关系、字如其人的道理,把写字与学习、做人、成才结合起来,达成汉字学习与文化学习的统一。其次,把字的练习与文化内容学习统一起来。尤其在小学生长期的练字坚持中,他们会练字的各种字体及其文字内容展开研究,例如,摹写唐诗或宋词的楷书字帖等,他们会在汉字的练习与字体的学习中,享受到中国诗词文化特有的芳香,不断在对意义的准确理解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㈡朗读中思潮起伏,厚积薄发
朗读,是对汉字学习的综合运用形式,是以特定语境、文本背景、文章体裁与文章主题为基本背景的汉字学习方式。例如,朗读《北京》课文,可以绽放中国和谐的政治文化芬芳;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可以绽放助人为乐与感恩的价值观文化芬芳;朗读《一面五星红旗》,可以绽放爱国的文化芬芳;朗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可以绽放珍爱生命与海峡两岸一家亲的文化意义;朗读《迷人的张家界》,可以绽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等。由此,可以达成两个学习目标:一是,汉字知识全面增加。小学生在各种汉字及其词语的学习中,随着阅读与朗读数量的增加,他们会把单纯的汉字学习,向情感丰沛的词语学习提升,从而掌握汉字的词性、褒贬意义、音变等知识,使自己的情感表达更加准确。二是,学以致用。在不断的汉字与词语的积累中,提高自己运用汉字的能力,以自己的认识、表达与汉字作品,实现自己对汉语文化的解读、内容丰富。例如,小学生作文的写作,对课文内容的小品表演,让他们在汉字运用中享受文化带来的芬芳体验。
小学阶段的汉字教学,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在实践中,教师要立足教改实践,积极探索小学生汉字学习与文化体验成长综合化路径,让小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他们会在各种汉字的组合中,逐渐地体验到汉字与汉语文化的魅力,情感得到培养,道德得到提高,理想得以树立,学习与做人的道理能全面掌握且不断提升运用。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基础载体,其本身既是文化的内容也是文化的形式。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无论是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教育,还是语文素养培养,都是随着小学生汉字的学习与识字数量和能力的提高,不断地以良性积累的方式得以实现。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展开把汉字教学与文化芬芳浸润的研究,以期提升汉字教育与文化教育统一的教学效果。
一、汉字教学的文化芬芳绽放类型
尽管汉字自身具有丰富及与时俱进的文化内涵,但需要教师运用适当的教育教学形式,才能使其文化芬芳的魅力绽放。
㈠字正,方圆变幻美在和谐
小学阶段的汉字教学与书法教学是统一的。但以“方块”作为基本特征的汉字,其首要宏观框架特征就是“字正”,加以微观的笔画变换,使其具有方圆协调的和谐之美。小学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绽放:单字和谐美解读性教学。即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不同类型的汉字,进行举例向学生解读汉字自身的结构和谐之美。例如,在教学《小小竹排江中游》时,教师可以就“排”做出解读,从其笔画、结构与单字的意义上,让小学生感受到“排”字的力量平衡与结构匀称之美。文章整体美意境性教学。即通过对课文中生字词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与学习汉字运用的语境及其创造的意境和谐美,尤其超越其自身字面意义的美。例如上述“排”字,在《小小竹排江中游》课文中,不仅“排列”出了江南的美,也“排列”了“排”字的不同词性与作用,如作为名词的“竹排”,与江南水乡一体化的意境,实现了从“字”当景的和谐提升。
㈡腔圆,抑扬顿挫韵在气度
腔圆是汉字的发音典型特征。汉字语言学知识,尤其关于音节、音调与汉字词语的读音变化等,实现汉字文化魅力的静态向朗读、演讲与其他综合性实践运用的动态发展,把汉字的魅力提升到具有情感、思想与精神抒发的文化高层次。其中,汉字的四个声调、汉字以不同的规律结合后的词语发音、汉字与标点符号结合运用的意义变化,以及各种具体语境下的语气变化等,为小学生呈现了无限精彩的汉字与汉字运用的文化世界。例如,“啊”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着惊讶、惊叹、惊喜甚至惊吓区别。由此,汉字的文化魅力,在特定的语境运用中,结合不同的语调、语气能绽放出不同的情怀、情感,使文化形式与内容更加多彩丰富,文化芬芳也以多元路径绽放出来,实现从汉字的直观教学向汉语文化的学习提升。
二、汉字文化芬芳的教学激发与共享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由于小学生身心成长阶段规律性,决定了汉字学习的基础环节功能,汉字文化芬芳的浸润,既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体现,也是教学效果的之一。
㈠练字中修心养性,润物无声
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小学生练字活动,是他们学习与掌握新字词,与复习和运用学习的字词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他们不仅要掌握汉字的正确写法和读音,也要学习其具体的意义与用法。首先,在字从幼稚到优秀的练习中培育他们的个性品质。在不同的年级,通过不同汉字的练习,让他们在一撇一捺中,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向展开练习,从最基础的横平竖直开始,从最基本的端正姿势开始,让小学生体验到练字与做人的关系、字如其人的道理,把写字与学习、做人、成才结合起来,达成汉字学习与文化学习的统一。其次,把字的练习与文化内容学习统一起来。尤其在小学生长期的练字坚持中,他们会练字的各种字体及其文字内容展开研究,例如,摹写唐诗或宋词的楷书字帖等,他们会在汉字的练习与字体的学习中,享受到中国诗词文化特有的芳香,不断在对意义的准确理解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㈡朗读中思潮起伏,厚积薄发
朗读,是对汉字学习的综合运用形式,是以特定语境、文本背景、文章体裁与文章主题为基本背景的汉字学习方式。例如,朗读《北京》课文,可以绽放中国和谐的政治文化芬芳;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可以绽放助人为乐与感恩的价值观文化芬芳;朗读《一面五星红旗》,可以绽放爱国的文化芬芳;朗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可以绽放珍爱生命与海峡两岸一家亲的文化意义;朗读《迷人的张家界》,可以绽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等。由此,可以达成两个学习目标:一是,汉字知识全面增加。小学生在各种汉字及其词语的学习中,随着阅读与朗读数量的增加,他们会把单纯的汉字学习,向情感丰沛的词语学习提升,从而掌握汉字的词性、褒贬意义、音变等知识,使自己的情感表达更加准确。二是,学以致用。在不断的汉字与词语的积累中,提高自己运用汉字的能力,以自己的认识、表达与汉字作品,实现自己对汉语文化的解读、内容丰富。例如,小学生作文的写作,对课文内容的小品表演,让他们在汉字运用中享受文化带来的芬芳体验。
小学阶段的汉字教学,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在实践中,教师要立足教改实践,积极探索小学生汉字学习与文化体验成长综合化路径,让小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他们会在各种汉字的组合中,逐渐地体验到汉字与汉语文化的魅力,情感得到培养,道德得到提高,理想得以树立,学习与做人的道理能全面掌握且不断提升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