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怎样引导中学生采集作文材料
【作者】 何跃萍
【机构】 贵州省都匀市第八中学
“写作的历练在于多作”这是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的一句实话,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写作的时候必须是多写。可是写作文就要有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再能干媳妇,没有“米”也做不出饭来。作文也是一样,没有充分、生动的优良的好材料。多写也只能是在技巧上翻花样,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是内容空洞,有的老师要求学生一星期至少写一篇作文,很多学生没办法,随便抄一篇应付,其实这些老师是不顾材料有无,采取榨油式的作文教学方式。学生肚子里没有东西,硬逼学生写文章,只能是使他们产生厌烦和畏惧的心理。有时生搬硬套,编出假、空的文章来交差,这样的文章“言之无物”更是语言无情,因此要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首先要使学生有材料可写,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对症下药,把引导学生采集作文材料作为教学的第一环节,一是让学生自己亲自在生活.中经历找出来的,;二是看到别人所经历的;三是听别人说的;四是在书籍、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的;其实作文材料就是要找。那么怎样让学生搜集材料呢,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指导学生从教材中吸收材料语文教材中选择用的文章都是通过精心挑选的文质精美的课文。教师对文章的讲解、阅读要占用语文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要充分利用教材,就地取材,收集材料,充分利用教材,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收集过去学过课文,二是翻阅目前老师所讲的课文,众多学生从所学的课文中选择与自己作文有关的材料,利用多种感官进行阅读与积累,从阅读与写作关系的角度来谈,就是利用多种途径搜集与积累写作材料的方法,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读书时,养成了一种独特的习惯,凡是读过的东西,他都要在活页纸上认真地做摘录,然后把摘录加以分类,放进贴有各类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不管需要用到哪一条摘录都可以马上拿到手,他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因为阅读也是我们作文素材的来源之一,是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一条重要途径.“读书万辨,其意自现”,这已是人们熟知的有关读书与写作的古训。勤记是帮助人们增长知识的有效手段,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话告诫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手抄笔录,手脑并用.只要坚持勤记,一定能成为一个知识的富有者,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二、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采集材料
充分利用教材是收集材料的重要渠道,但并不是唯一的渠道,古人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过去读书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为我们指出了要写作必须广泛的阅读才能完成作文。我们就是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一心读好教科书,人学生投身到丰富多彩的这是海洋里。只有大量的阅读书才能拓宽知识面,才能采集到更多的写作材料,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组织高专题读书报告,也可以开展剪报比赛,读书笔记展览;也可裁去部分精彩片段、断,造成悬念及时推荐名家名作。在此同时也要求学生将读到的优美词,段分门别类地摘抄下来,并不断地揣摩其涵义和用法,要求学生轮流在黑板上全班同学推荐名言、警句等,让学生熟读成诵,使学生有意识地区采集作文的材料。
在扩大阅读面时,读书看报可以选择剪报,剪报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搜集素材的形式,我们每天都阅读的报纸承载有大量的信息,每个月或每个星期都整理报纸,将其中有用的材料剪下来分类搜索。比如,爱好足球的同学搜集有关足球的信息,爱好旅游的同学搜集关于旅游的信息等等,剪辑下来的材料应该加以认真的评析.经过评析剪报,我们能够迅速分辨它的类别,也能看出自己思想的轨迹.这是一种既提高写作水平又促进写作意识发展的好方法。评析相当于“读书心得”对文中的句、段进行分析,还可以从语言上分析……这样分析使我们加深了对原著的理解,而且对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大有好处。
三、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采集材料
古人说:“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见从阅读中获取材料是远远不够的,生活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正如德国大文学家歌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现在学生身在高墙之下的校园,加上被繁重的学业所累,生活面狭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了解周围的人和事、景与物,采集鲜活的写作材料。可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访问、调查、郊游等活动,引导他们“身入生活”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同时提醒、指点、启发他们观察、体验、储存,做到“心入生活”。这样学生不断求教于生活,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心有所感,手就能写出文章来。
搜集与积累的途径很多,主要的有利用图书馆和使用网络.对于一个善于搜集与积累的人来说,即使是平时听别人说话也能够搜集与积累到许多素材.因此,学习写作就必须练就利用多种途径(图书馆、网络)随时搜集、积累写作材料的本领,掌握做摘录和卡片的方法和意义。在读书时碰到重要的材料、重要的论点、自己欣赏的段落和精彩的词汇语句,将这些词语抄写下来就叫做摘录,从大量报刊上摘录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注重知识的积累,为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养成勤做摘录、勤写笔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掌握丰富的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是十分重要,在学生的写作积累活动中,做摘录卡片是常用的方法首先,它可以使中学生们一举两得,既可以锻炼自己的书写能力,又可以在抄写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摘抄文字的优点或者缺点.其次,摘抄时间可短可长,使用灵活,摘录方式,对于字句不多的内容,可以整篇摘抄;文字较长的内容,如是新闻报道,只要抄下导语,能帮助记忆即可;如果其他类型的长文章也需要摘抄,那只要记下提要或论点和论据,就能帮助记忆全文的主要内容了,这些都是写作的材料。
总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把收集材料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勤搜集材料的习惯。历来成功的作家在指导写作时都强调这一点。所以,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想方设法指导学生擦亮眼睛,通过多种渠道采集写文章的材料,提高作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