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幼儿入园时家长的焦虑问题
【作者】 王 华
【机构】 新疆巴州库尔勒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每年的新生入园,都伴随着幼儿此起彼伏的哭闹声,这是幼儿分离焦虑的一种情绪反应。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幼儿走向社会、进入新生活的第一个转折点,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幼儿能否尽快适应将直接影响其社会化进程和性格发展。这项工作的开展仅靠教师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家长的配合。【关键词】幼儿入园;家长;焦虑问题
【正文】
在幼儿入园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早晨教室门口总是围满了家长,他们不时的往教室里张望,看着自己的孩子是否在哭;竖起耳朵仔细听哭的声音是否是他们的孩子。下午幼儿园门口,早早的就等待着一群家长,他们满脸的焦虑、心神不宁,处于极度的焦虑中。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家长们的顾虑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 焦虑的界定与表现
所谓焦虑是感到痛苦、担心,对自己怀疑的一种感受。分离焦虑是指幼儿和抚养着之间分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在孩子刚入园时这种焦虑表现的尤为突出,他们会表现出焦躁不安、哭闹、拒绝进食,或是脱离集体、默默不语等。而家长们的焦虑则表现为心神不宁、恋恋不舍、心中牵挂,对教师反复询问,对孩子过分迁就等。
二、 入园焦虑的原因分析
1、 孩子的年龄特点。随着入园年龄的提前,对于刚满2岁的婴幼儿来说,他们已与周围熟悉的成人建立了强烈的依恋关系。
2、 家庭环境的因素。现代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在家中常出现六位成人面对一个宝宝的现象,他们往往对宝宝的疼爱有加,使幼儿的生活处于被动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改善,幼儿过多的享受着优越的生活,缺乏对环境的适应性。因此,到了幼儿入园时,家长们就会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
三、 减轻家长焦虑是幼儿园新生入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婴幼儿的入园焦虑和家长的焦虑是互相影响的。幼儿情绪的不稳定影响着、甚至加剧着家长的焦虑。反过来,家长的焦虑通过家长们的神态、情绪、言行等也影响者婴幼儿。俗话说:人有心灵的感应。在孩子与家长之间也有感应。他们虽小,但也会察言观色,辨析家长的表情、语言和行为。这不仅对婴幼儿的情绪不稳定不利,而且对他们良好习惯与态度的养成也不利。因此,家长如果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幼儿园紧密配合,那么在减轻婴幼儿入园焦虑的工作就可谓事半功倍了。
四、 减轻家长焦虑的方法和策略
(一) 入园前的适应
家长们在决定让孩子入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担心孩子的入园情况:我的孩子能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他会不会哭?能不能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等等。随着9月1日的临近,家长们由担心转为焦虑。因此,从入园前幼儿园就必须创设条件,让家长们以平静的心态参与到缓解婴幼儿入园焦虑的工作中去。
1、 入园前的首次家访是建立信任的关键。首次家访是教师与家长、婴幼儿的第一次见面,人们往往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特点,所以第一次的家访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仪表、亲切和蔼的语言以及教师的介绍都会产生一种亲和力,以此建立信任。
2、 从入园前的家长会上获得信息。新生家长会可以说是园与家长的第一次见面。在这个会上,园方可通过介绍,使家长了解到幼儿园的概况、活动安排,也可以了解到历年来新生入园时表现的特征及不同家长采取的不同措施和受到的效果,家长在心理上就会有充分的准备。
3、 入园前进行开放活动。“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真实感受。因此,在入园前向家长们开放一日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家长看到家庭化温馨的环境,丰富高质量的教学具,优美安全的户外场地,家长就会有一种安全感。
(二) 全面、细致地汇报婴幼儿在园情况。
婴幼儿入园后真正的考验开始了,家长们真真切切、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焦虑,自己的焦虑也随之加剧。因此这时减轻家长焦虑的工作进入了重要阶段。针对家长的焦虑,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家长的宗旨,从小处着手全面细致的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家长就会放心。
1、 家长园地。家长园地作为一个无声的舞台向家长们传递丰富的讯息。在这个舞台上教师的工作重点是让家长了解婴幼儿在园的大致活动;育儿知识的重点是向家长提供减轻幼儿焦虑的方法、策略。
2、 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谈。在刚入园时,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格外重要。短短的几句话概括出孩子的一天在园情况,使家长能够从教师那里得到信息,表明了教师对孩子的关注。交谈也是一个双向的活动。在交谈中,教师同样可以了解到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使教师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策略,更有效的减轻婴幼儿的焦虑。
3、 公开电话。由于来园、离园的时间短,接待家长的时间相当有限,教师又要保证幼儿的活动正常开展。公开幼儿园的电话,或教师的家庭电话,来方便家长在遇到突发事件或困难时与教师及时取得联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4、 设计、填写《婴幼儿生活活动情况记录表》针对家长们较关心的相对集中的生活问题,我们可以设计表格,使家长全面的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
5、 播放一日活动录像。其实家长最想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到底怎么样。但是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有限,不能每天开放。因此,可以采用拍摄幼儿一日活动的办法,在来园、离园时滚动播放给家长们看,让他们更直观、真切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在录像中家长们还可以看到教师、保育员对幼儿无微不至的关心,家长们的焦虑就会慢慢减轻,慢慢消除。
总之,婴幼儿入园时,家长都会存在焦虑,且每位家长焦虑的角度不同,焦虑的表现也各不同。因此,我们在做家长工作时,必须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把工作做细、做深,这样才能使家长放心,才能使幼儿更好的成长。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尽最大的能力配合家长,努力做到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在幼儿入园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早晨教室门口总是围满了家长,他们不时的往教室里张望,看着自己的孩子是否在哭;竖起耳朵仔细听哭的声音是否是他们的孩子。下午幼儿园门口,早早的就等待着一群家长,他们满脸的焦虑、心神不宁,处于极度的焦虑中。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家长们的顾虑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 焦虑的界定与表现
所谓焦虑是感到痛苦、担心,对自己怀疑的一种感受。分离焦虑是指幼儿和抚养着之间分离时所表现出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在孩子刚入园时这种焦虑表现的尤为突出,他们会表现出焦躁不安、哭闹、拒绝进食,或是脱离集体、默默不语等。而家长们的焦虑则表现为心神不宁、恋恋不舍、心中牵挂,对教师反复询问,对孩子过分迁就等。
二、 入园焦虑的原因分析
1、 孩子的年龄特点。随着入园年龄的提前,对于刚满2岁的婴幼儿来说,他们已与周围熟悉的成人建立了强烈的依恋关系。
2、 家庭环境的因素。现代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在家中常出现六位成人面对一个宝宝的现象,他们往往对宝宝的疼爱有加,使幼儿的生活处于被动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改善,幼儿过多的享受着优越的生活,缺乏对环境的适应性。因此,到了幼儿入园时,家长们就会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
三、 减轻家长焦虑是幼儿园新生入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婴幼儿的入园焦虑和家长的焦虑是互相影响的。幼儿情绪的不稳定影响着、甚至加剧着家长的焦虑。反过来,家长的焦虑通过家长们的神态、情绪、言行等也影响者婴幼儿。俗话说:人有心灵的感应。在孩子与家长之间也有感应。他们虽小,但也会察言观色,辨析家长的表情、语言和行为。这不仅对婴幼儿的情绪不稳定不利,而且对他们良好习惯与态度的养成也不利。因此,家长如果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幼儿园紧密配合,那么在减轻婴幼儿入园焦虑的工作就可谓事半功倍了。
四、 减轻家长焦虑的方法和策略
(一) 入园前的适应
家长们在决定让孩子入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担心孩子的入园情况:我的孩子能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他会不会哭?能不能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等等。随着9月1日的临近,家长们由担心转为焦虑。因此,从入园前幼儿园就必须创设条件,让家长们以平静的心态参与到缓解婴幼儿入园焦虑的工作中去。
1、 入园前的首次家访是建立信任的关键。首次家访是教师与家长、婴幼儿的第一次见面,人们往往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特点,所以第一次的家访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仪表、亲切和蔼的语言以及教师的介绍都会产生一种亲和力,以此建立信任。
2、 从入园前的家长会上获得信息。新生家长会可以说是园与家长的第一次见面。在这个会上,园方可通过介绍,使家长了解到幼儿园的概况、活动安排,也可以了解到历年来新生入园时表现的特征及不同家长采取的不同措施和受到的效果,家长在心理上就会有充分的准备。
3、 入园前进行开放活动。“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真实感受。因此,在入园前向家长们开放一日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家长看到家庭化温馨的环境,丰富高质量的教学具,优美安全的户外场地,家长就会有一种安全感。
(二) 全面、细致地汇报婴幼儿在园情况。
婴幼儿入园后真正的考验开始了,家长们真真切切、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焦虑,自己的焦虑也随之加剧。因此这时减轻家长焦虑的工作进入了重要阶段。针对家长的焦虑,只要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家长的宗旨,从小处着手全面细致的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家长就会放心。
1、 家长园地。家长园地作为一个无声的舞台向家长们传递丰富的讯息。在这个舞台上教师的工作重点是让家长了解婴幼儿在园的大致活动;育儿知识的重点是向家长提供减轻幼儿焦虑的方法、策略。
2、 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谈。在刚入园时,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格外重要。短短的几句话概括出孩子的一天在园情况,使家长能够从教师那里得到信息,表明了教师对孩子的关注。交谈也是一个双向的活动。在交谈中,教师同样可以了解到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使教师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策略,更有效的减轻婴幼儿的焦虑。
3、 公开电话。由于来园、离园的时间短,接待家长的时间相当有限,教师又要保证幼儿的活动正常开展。公开幼儿园的电话,或教师的家庭电话,来方便家长在遇到突发事件或困难时与教师及时取得联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4、 设计、填写《婴幼儿生活活动情况记录表》针对家长们较关心的相对集中的生活问题,我们可以设计表格,使家长全面的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
5、 播放一日活动录像。其实家长最想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到底怎么样。但是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有限,不能每天开放。因此,可以采用拍摄幼儿一日活动的办法,在来园、离园时滚动播放给家长们看,让他们更直观、真切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在录像中家长们还可以看到教师、保育员对幼儿无微不至的关心,家长们的焦虑就会慢慢减轻,慢慢消除。
总之,婴幼儿入园时,家长都会存在焦虑,且每位家长焦虑的角度不同,焦虑的表现也各不同。因此,我们在做家长工作时,必须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把工作做细、做深,这样才能使家长放心,才能使幼儿更好的成长。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尽最大的能力配合家长,努力做到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