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导入多元化,英语课堂更精彩

【作者】 马斌凤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

【摘要】新课不仅对于学生的“学”是一种挑战,对于教师的“教”更是一种挑战。为了有效提高新课教学效率,很多教师煞费心机,但是所取得的教学成效却不尽如人意。相关研究表明:高效的新课导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课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在新课导入策略方面投以更多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高中英语;多元导入;用心引领;精彩课堂
【正文】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入如同交响曲的前奏,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愿望,激活已有知识,启发思维,让学生产生What I know,What I want to know,How I get to know的强烈意识。
  一、创设情景法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倡创设情景教学,其指的是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材料,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激起学习热情,引发思考,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来理解和运用语言。
  ⑴利用课文插图或网络图片:例如必修3 Unit 2 Healthy Eating的课文是篇虚构的小说,讲述主人公王鹏和雍慧如何在商业竞争中取长补短最后合伙开起健康饮食餐馆的故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些距离,所以导入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早餐(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实物)开始吸引注意,再利用food pyramid(食品金字塔)图片进行健康饮食解说,拉近学生与食品健康概念的距离,启发学生思考文中两间餐馆供应食品是否符合健康饮食标准,从而顺利过渡进入课文理解。
  ⑵利用网络视频:网络视频包罗万象,有动画、经典电影片段、生活片段、新闻纪实等等。视频能带给学生最立体的感官体验,能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进入主题氛围,等等因此,只要视频有趣味性,能紧紧围绕阅读材料主题,经过合理编辑,几乎任何题材课文都可以用视频导入。
  ⑶利用音乐导入:音乐是全人类通用的语言,也是一种文化,将音乐作为载体进行导入,营造轻松气氛,并使语言更易于理解记忆。比如必修2 Unit 5 Music 在导入部分介绍世界各种音乐类型时候,教师可播放代表音乐的片段,让学生竞猜是什么类型音乐,最后播放阅读文章中提到的音乐类型由此过渡到正文。而针对选修7 Unit 2 Poems,则播放了大家都很熟悉的电影Sound of Music中的主题曲Do Re Me作为导入,因为它的朗朗上口的歌词正是课文中提到的典型的韵律诗,先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诗歌的押韵,对曲高和寡的英文诗歌产生一定兴趣,再过渡到课文学习。
  ㈣结合新闻热点进行导入
  在新课中导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时事,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而且赋予课文时代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例如教授必修2 Unit 2 Olympic Games时候,利用北京奥运作为切入点进行导入,展示相关报道与视频,让学生重温这一激动人心的盛举,关注奥运赛事、关注奥运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之情,并在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中学习用奥运精神激励自己。而必修5 Unit 2 United Kingdom更是可以结合刚刚举行的伦敦奥运会的新闻热点进行导入。再比如必修5 Unit 4 Making the News,可以紧密结合当时的热点新闻,启发学生思考:一条这样的热点新闻是所有媒体都想抢到手的,究竟需要紧锣密鼓地经过哪些程序才能报道问世呢?于是引入课文内容即新闻记者的工作要求与新闻印刷出版经过。
  二、创设悬念法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互动过程,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而悬念导入法是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故意设疑,制造悬念,引发学生追根溯源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精神。例如选修7 Unit 2 Satisfaction Guaranteed是著名英文科幻小说片段,讲述机器仆人与女主人的情感故事。这个科幻故事听着就挺玄乎的,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配合插图设置三个递进的悬念问题:How did the hostess fall in love with a robot?How did her emotions change?Is it moral to have a robot as a family member?引起学生们的猜想和讨论,最后一个问题正是本篇科幻小说想要带给读者的思辨和启迪,于是带着这样的悬念和学生们一起开始了对文章的理解和探索。
  三、任务驱动法
  《新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驱动教学法,它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采用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㈠布置阅读任务进行导入案例
  《新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道授业解惑必须结合生情,因此针对难度比较大的精读文章,教师可精选编排新知识点并印成预习提纲等课前学习任务发给学生,通过预习提纲上的提示或问题,让学生自己先动脑思考并寻找答案,然后带着问题来上阅读课,教师在导入时对预习提纲的讲评,观察学生预习提纲任务完成的情况,再针对疑惑比较多的问题或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讲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些快速阅读文章,其目的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技巧,更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法,如:必修1 Unit 5 Nelson Mandela的第二篇阅读是关于曼德拉的生平简介,因为在本单元第一篇阅读中学生已对曼德拉的一些故事与时代背景有一定了解,因此,第二篇的导入可以直入主题,采用明确布置课堂阅读任务的方式,即根据曼德拉生平介绍来填写表格中对应的时间和事件,并让学生比赛看谁找的信息最全最快,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能力。
  ㈡小游戏竞赛进行导入案例
  必修3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必修5 Unit 2 United Kingdom和选修8 Unit1A Land of Diversity分别是关于加拿大、英国和美国——世界上说英语的三个主要国家的游记和介绍,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了解这些国家的人文与地理,在导入部分,教师可以先播放该国景观视频让学生猜是哪个国家,然后设置选择题让学生对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体育、地理、文化等方面常识进行知识竞猜,激活学生脑中对于这些国家的已有知识,最后顺利过渡到课文内容的学习。
  教师是课堂的调控者和引领者,若要全面贯彻新课改的思想,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而课堂导入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新课标下要做到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导入,就要掌握好导入的基本原则,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合理运用创设情景法、创设悬念法、设置任务法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提高阅读课堂效率,才能为一堂成功的阅读课作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黄雅芳.提高初中高年级英语课文导入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4(07).
  [2]王强.巧用导入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谈初中英语的导入教学[J].中学生英语,2015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