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探索物理生活化教学 彰显生活教育魅力
【作者】 李 瑜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第十中学
【摘要】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紧密联系生活,汇聚学生现有的认知与经验,提高情境的生动化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理论紧密结合,能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程度有所加强,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有效探索;教育魅力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后提出的教学理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趋势。物理是解决生活知识的科学,生活中很多的物理知识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料,教师要在自身素养提高上下工夫,要在生活中寻找教学案例和教学素材。可见,?物理教学的生活化是广大教师探讨的关键问题。
一、课前预习生活化
课本中每一个新的理论知识,教师要认真备课,剖析知识点的组成部分,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将知识点转化到具体的生活现象中,让学生研究观察。这样做既贴近学生具体生动的生活,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推动教学顺利高效地运行,又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好思维习惯,我们何乐而不为?
例如:在布置预习圆周运动的任务时,我把儿童自行车搬到讲台桌上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自行车的飞轮、链轮和后轮的运动情况,让他们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是有什么决定的。这样的布置学习任务就让学生充满新奇心理,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就强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欲望,实践证明最后学生学习线速度和角速度的热情和收效都很高。还有在上电学焦耳定律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明白欧姆定律并不适用非纯电阻电路中能量转化为热量的情况,让学生上到讲台桌上摸摸电脑主机或站到课桌上感受一下投影仪的热度,让他们解释这一现象,甚至还可以推进设置问题如引导他们讨论散热不佳将会带来什么后果,不仅更好地引出焦耳定律知识点,让他们更深刻学习掌握课本理论知识,还可以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也许哪天,他们就是小小发明家。
二、理论知识生活化
除了学校配置的实验仪器,教师更应充分地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做好每一项实验。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很重要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它是建立在大量地生活现象和事实的研究基础上,它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于生活。平时的教学实验,教师如能认真剖析课堂教授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学生贴近的生活和生产现象紧密结合起来,做好实验装备,或者让学生一起探究合作,这样更能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可亲可敬,如果试验成功,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比如在讲述离心运动知识点时,我将充斥在街头巷尾的制作棉花糖机器复制了出来,在课堂上直接演示生产棉花糖。虽然装备比较简陋,但产品却是色香味俱全,胆大学生的直接食用都让整个课堂生动而刺激。这样的课堂效果远超出我的预估,当时学生满眼都是惊奇,在他们眼里,我变成是连家里的电灯都可以自己制造的能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围绕着“棉花糖”,主动参与离心运动知识点的思考和探究,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之后,我还让学生从知识点中发散开去联系生活中的其它具体生产和生活现象,并动手操作实践,自己“生产制造”生活中的实用机器。正好学校举行科技文化艺术节,一些学生手工制作的产品都获得众多教师的赞誉。我相信在这样愉悦体验的课堂环境中,枯燥的理论知识将会产生质的飞跃,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觉运用和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将得到很好的提高和加强。
三、理论研讨生活化
当课堂从现象、实验回归到理论的提炼时,教师切不可到此嘎然而止。教师到这一个步骤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物理学家为什么会从庸碌平凡的生活现象中揭示出各种引领人类走向尖端科技的物理定律。比如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雷电现象,我们视若无睹,而富兰克林可以冒着生命危险去作“捕捉天电”的风筝实验,发明出避雷针,给人类回避自然灾害带来极大的应用价值,还有航天飞机的制造、核电技术的发明及正步入我们身边生活的高铁,还有多得数也数不清的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应用。这样深层次的研讨,让学生从平凡宏观的大生活中清醒过来,发现微观世界的奇妙与乐趣所在,最终反馈到学习物理学科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层面。
四、教学目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最终目的就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完美契合。所以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平时熟悉的生活中找到问题所在,通过得当的指导,让他们能够运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体味到物理学科的魅力所在,培养起他们学习乃至生活的强大自信心。比如在联系当前交通运输中起重要作用的桥梁和物理学科知识的一次研究性学习中,我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写一份专题报告。学生对这样新奇有趣的学习任务非常积极。在分组合作过程中,他们鼎力合作,有序分工,查找到众多丰富的资料,不仅让学生欣赏到世界形状各异的众多桥梁,认识到桥梁在人类世界中的重要作用,还让学生在快乐研究中掌握了力的合成与分解、空气阻力、共振、热胀冷缩、向心力、形变、空气阻力等众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这样的生活化课堂实践,可以让他们在查找研究中学会认真看待这个真实和具体的世界,体会物理科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在现实世界中对人类的帮助,从而培养起他们的客观认识和超越自己的积极探求已知和未知世界的科学精神。
五、课后作业生活化
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我们要改变作业形式,要将书面作业和实际操作作业相结合,要确保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而,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液体的压强》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节课的课后练习题我设计了自主动手实验作业,具体就是让学生在课下动手模拟“给病人输液”。让学生自己实验,让药液均匀下滴。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而且对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欧阳兰.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3).
[2]刘宏英.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J].贵州教育,2015(04).
[3]王建忠.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