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开展小学德育工作
【作者】 孙光宏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龙山小学
【摘要】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关键词】小学德育;开展;工作;有效性
毋庸置疑,德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近年来,德育实效性低下却是困扰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德育方面的因素。前者是教育工作者难以改变的,但学校德育自身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学校德育是一项带有明显目的性和强烈主观能动性的社会实践,是一种讲究效益的活动。对于学校的德育工作,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看起来重要,做起来忘掉,忙起来不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迫在眉睫。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呢?
一、建立良好育人环境,用教师人格激励学生。教师的人格事事时时处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对象,教师有祟高思想境界,远大抱负,勇敢顽强的奋斗精神,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信奉感,从而形成—科无声的感召力,教师廉洁奉公的思想品格,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可以产生一种信任感,形成一种无声的感染力;教师精深的科学理论素养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可以产生信服感,形成无声的感应力,教师待人热情、善解人意、宽容随和、坦诚相交、平等相处、感情相通可以产生信赖感,形成无声的感化力。因为学生不是看你在说些什么,而是看你在做些什么怎么做。如果教师不仅言传而且身教,以身作则,表里如一,带头以自己的行动实践自己所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那么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心悦诚服,并乐意接受其所讲的“道理”,而且容易产生激励作用,转化为自己的积极行动。
二、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逐步培养德育自主性。学校少先队大队设立少年先锋岗,开展每周一天的少先队自主日活动,提出的口号是“我的阵地我做主,我的中队我管理”。这一天每个中队都有一个中队干部,在中队辅导员老师的帮助下,处理这一天中队的事务性工作;大队干部在大队辅导员的帮助下处理学校这一天大队管理方面事务性工作,每个教室门前的队旗就是少先队自主日的标志。每周一个自主日活动主题,让学生在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规则的理解,从而促使自己自觉遵守规则,主动承担班级管理责任;在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过程中,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和不易,从而发自内心的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将感恩教育逐渐内化为自我行动。
三、 健全学校德育管理机制。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政教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以及社会热心教育事业的单位和个人组成德育领导小组。就学校来说,这样做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既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又能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我们还通过家校通教育平台定期向家长和有关单位以及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汇报学生在校学习、思想、纪律、劳动等方面的情况,真正体现学生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理念。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四、 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主要是调动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为了调动班主任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必须制定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尤其现在,实行绩效工资后,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有所松懈,甚至有的班主任产生了一种在班级管理中尽不尽责已经没有必要,只要保证不出事就行了的思想,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一方面尽量为班主任老师提供舒适而又宽松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在班主任考核中对争先创优的班集体予以表彰并给予适当奖励,对工作出色的班主任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总之,学校在德育管理中,应该重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全体老师的聪明才智,同时运用家长学校这一平台以及关协的作用,让家长和全社会共同参与,达成育人的共识,形成合力,学校德育工作就会取得显著成效。
五、 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标准,新的要求,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同事还要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老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每学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全方位业务学习,法律法规的学习,举办各种各样的教育教研活动,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师生的合作过程应是愉快的,应是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过程。作为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使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师要置身于学习活动中,通过对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高度,成为与学生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就感与价值体验,并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心灵成长的愉悦。
总之,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只要多想办法,德育工作定能鲜花盛开、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吴小红,《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种方法》,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01期
[2]李志雪 李绍山,《对小学德育工作现状的思考》. 外语界2003年第6期
[3]邓郦鸣,2011.注重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负迁移[J]. 教育教学,(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