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物理教学之我见

【作者】 刘 丽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第十一中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自然学科的物理,在揭示自然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同时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结合物理学科的实用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现象和规律,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
【正文】

  物理作为初中阶段的新增学科,学生往往会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道物理到底要学些什么?要怎样学?学了有什么作用?
  初中物理教师的第一节物理课要从学生对这一学科的认识入手,介绍物理与人们实际生活的联系,然后教育给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物理课堂教学更加具有效性。
  一、采用灵活的课堂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物理现象、规律等在课堂引入时,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大家都发现,要学好物理,刚开始的入门显得尤其为重要。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时往往感到抽象晦涩,这是因为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不仅要求严密简练,要有厚实的语文基础,还涉及数学知识的运用,以及地理生物等自然学科的相关知识,而且还要以实验来加以验证。根据这么多年的教学心得,我觉得新课的引入和入门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一堂物理新课引入的成功以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初中物理新课引入的方法有直接引入法、问题引入法、演示实验引入法、从旧课引入新课、物理现象引入法、物理故事引入法、从学生已有经验引入、课堂练习引入法、类比引入法等,不管利用什么方法,都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把他们引入最佳的学习境界,创造良好的学习心境。
  比如八年级物理第一节课引言部分教材上有这么几个实验:
  1、手抓粉笔,松开手,粉笔落下。粉笔为什么不往天上去而要往地下掉呢?
  2、手拿平面镜,正对某一学生。这时里面的像是谁?为什么镜子里会出现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像呢?
  3、手扇扇子,今天天气热,扇扇子有何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4、出示电铃,接通电源,电铃发声。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书上的物理现象来引入这一节新课,对于这些现象和问题,学生既感到熟透,又感到新奇,因为他们以前都没有见过,但也许从未想过“为什么?”当然也不要求学生具体回答,但可问学生:这些现象分别属于哪一类物理现象?接着自然一导入课题:物理研究的对象和规律是什么?
  精彩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它能吸引学生迅速将师生融合在一起。
  二、理解基础知识,进行整合知识
  对于任何学科的教学而言,基础知识都很重要,物理亦是如此。基础物理知识的落实是物理教学的任务之一,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物理知识,就是要求学生熟悉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而大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由大量的物理现象抽象而来的。
  比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物理知识,我们就可以列举大量的物理现象:
  1、敲击鼓,鼓发出声音,鼓面上碎纸屑跳动,用手按住鼓面,纸屑停止跳动,同时声音也消失了。
  2、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将音叉放入水中,水面溅起浪。
  3、拨动吉它,琴弦发出声音,并看到琴弦在振动,按住琴弦,琴弦停止振动,声音也消失了。
  此外,钢锯条、橡皮筋、直尺等许多常见物体都有类似的现象,这些事例配合课堂上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声音是由什么产生产的,学习起来感到更加亲切,知识会掌握得更加牢固。再比如学习重力的方向、大气压强的存在等概念时,都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量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以,只有从感性现象入手,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和规律,感性知识越丰富,理解得越深刻,教师除了列举较典型的事例外,还要教育培养教育的学生观察能力和讨论能力,来不断积累感性知识。但是物理概念接触得越多也就容易产生混淆,所以这就要求学生能明确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掌握规律的根本。比如重力与压力、热能与热量、压力与压强等都是极易混淆的一些概念,这就要求分析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并明确掌握它们。
  三、物理学习、复习巩固不可少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近几年来,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然而却很少有人关注复习巩固这一环节,很少有这方面的教改实践,也缺乏课后复习巩固环节成熟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巩固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可以巩固新知识,促进知识保持,防止有用知识被遗忘,而巩固复习的重点是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某些技能操作自动化形成习惯。
  复习巩固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设计题型训练。初中的学生对事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兴趣的影响,如果在习题中不停地出现“小球”、“斜面”、“重物”等,容易使学生脱离生活,觉得物理枯燥无味,对解题出现乏味感和厌恶情绪。物理课教学要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编写巩固习题时要体现出物理是有用的,物理是有趣的,使学生乐于接受你的习题,认真解答你的习题,达到巩固的目的。比如有这样两道题:
  1、举例说出一种家用电器的名称,并简要说明它的主要应用的物理原理。
  点评:尽管这是考查家电的物理原理,但背后的内涵是深刻的:贫困的家庭和富裕的家庭所有的家电数量和种类是不一样的,让学生任选一种,这是人文关怀的体现;不同的学生所熟悉、所喜爱的家电也不一样,让学生任选一样,这是尊重学生体验、个性张扬的体现。
  2、饺子是大家都喜爱吃的食品。煮饺子时,从水烧开饺子下锅到煮熟后捞出来的过程中,有许多物理现象,请说出其中的两个。
  点评:在生活与自然中有许多现象都与物理有关,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可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在煮饺子的过程中发生的众多物理现象里,只要学生以自己熟悉的现象联系所学物理知识回答出两个,答案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发挥。所以,如果我们的设计的习题能使学生产生兴趣,这对他们的物理学习会有极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但是学习效果仍然很重要。学好物理因素很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基本概念、规律的明确掌握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学习要有耐心、恒心,不能想通过一朝一夕就将物理学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有计划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无论是什么样的理念,都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好地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