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上好高中政治课必备的几个要素
【作者】 孔德军
【机构】 贵州省普安县第一中学
【正文】 《高中政治》①②③④册为必修教材。下面以必修教材为基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上好高中政治课。
一堂好的高中政治课,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第一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完美性,第二是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第三是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三者结合的政治课学生一定会满意的。下面对几个要素进行逐个分析。
一个科任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否完美,直接影响着该教师的授课效果。譬如一个脱稿授课的老师跟一个照本宣科或边看教案边授课的老师相比,哪一个老师更受学生的欢迎呢?显然是前者更受学生的欢迎。为什么呢?这就好比一个杰出厨师做出的菜肴跟一般的家庭菜肴一样,一般的家庭菜肴怎么能跟杰出厨师做出的菜肴相比呢?虽说有的民间菜肴也是很好吃的,但那也只是少数或者典型。在杰出的厨师那里,不管什么菜料,他总能配出让你意想不到的美味!
一个科任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否完美,不但取决于该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熟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跟这个教师的业余知识是否丰富有关。因为丰富的业余知识很多时候是传授专业知识的辅助性工具,有着丰富的业余知识的辅助,往往会使专业知识的传授妙趣横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的具体,学的明白。譬如学习《政治生活》第八课“主权国家的权利”中的“管辖权”时讲到的“管辖权”:指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国内管辖权学生易懂,但讲国外管辖权的时候学生就不易理解。此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把地理的和历史的知识结合起来理解管辖权。中国在南极建有四大考察站,在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委派大使和建使馆,还有像叙利亚撤侨,索马里护航等,我们对这些人和物进行管理的时候,也是国家在行使管辖权。为了让学生对管辖权理解得更透彻一些,我们还可以举“钓鱼岛”为例,我国为什么对“钓鱼岛”如此重视,因为这除了是对祖国的主权和领土的维护外,还有对“钓鱼岛”的经济价值的理解。因为从领海基线起的12海里为领海,200海里为专属经济区,在专属经济区内,有关国家可以享有勘探、开发、利用、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到这里,学生不但明白了中日争夺“钓鱼岛”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而且还明白了为什么争夺“钓鱼岛”的原因。这里的业余知识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国家的管辖权。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一条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道是兴趣是学习的导师,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哪儿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靠老师的专业智慧和方法的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被诱导出来的。所以,上好高中政治课,必须有一条或多条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
这里试举两法供参考:第一,必须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第二,运用联想记忆法教会学生轻轻松松记住课本知识。
在政治课堂上,如果只是教教材,这是任你怎样也提不起学生兴趣的,因为教材上的字学生都认识,教材上的事例很多均已过时!听这样的老师上课,学生会有听报告的感觉,容易昏昏欲睡、精神恍惚,就算你用强制性的方法逼迫学生强打精神,教学的效果也一定不是很好的。反之,如果用教材教的话,效果肯定不一样。用教材教,老师的教学常常如讲故事,如叙家常,事在书外,理在书中,学生易受感染和熏陶,教学效果自然就好了。
譬如《经济生活》第一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商品”,而教材上只讲了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且都是文字性的叙述。商品的含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如果教材教的话,课堂一定很单调,也很枯燥。如果用教材教的话,可以直逼现实生活,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因为高一学生刚入学,我们可以问学生买过那些东西?为什么要买?购买时买到什么商品时最开心?学生开钱买来的东西都是商品,因为需要所以购买,而低价买到满意的商品时是最开心的。购买到的商品首先必须劳动产品并且通过交换才能获得,而“需要”就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使用价值,“低价”强调的就是商品的价值。前后两种教学方法相比,肯定后者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为后者比前者形象、生动和易懂。
学习高中政治,《教学大纲》强调三个词语六个字即记忆、理解、应用。三者相比,记忆是放在第一位的,所以,怎样记住知识显得最重要。有道“记忆赢天下”,而考场上确实是这样。下面我用“联想记忆法”教大家轻松记忆政治知识。
运用“联想记忆法”记忆知识,大体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想像,第二步是串联,第三步是还原。首先,应针对需要记忆的对象,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天马行空,只要有利于快速记住知识就行。其次是串联,将经过想象加工的多个对象串联在一起,以小故事或顺口溜的形式把要记的知识记下来,这样记知识记得更快更牢。再次是还原,我们应把小故事或顺口溜还原成记忆对象,即只要我们记忆住了这个小故事或顺口溜,就等于把要记的知识全记下来了。下面试举两例:
例一,关于经济生活的。货币的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想象串联编故事:孔方兄看中了一件价值3000元(价值尺度)的西装,赊(支付手段)回家后回来再给钱,给钱时又买了一条价值200元的领带(流通手段),剩下的钱存入保险柜(储藏手段),等着出国花(世界货币)。只要记忆住这个小故事,我们不但能记住货币的五个职能,而且货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执行什么样的职能就已经一清二楚了。还原:“价值3000元”表示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且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起明码标价的作用;“买了一条价值200元的领带”表示流通手段的职能,指交易成功;“赊”表示支付手段职能必须有“赊欠”的行为存在;“存入保险柜”表示储藏手段的职能,指货币代表着一定的财富被储藏起来;“出国花”表示世界货币的职能,指货币的流通跨越了国界。
例二,记忆哲学生活的唯物论知识。想象串联顺口溜:“吴玉反辩瑰丽客铺给任丽”。只要我们记住这句顺口溜,就等于记住了唯物论的几大原理。还原:“吴玉”代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反”代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辩”代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瑰丽”代表“规律”,“客”代表“规律的客观性”,“铺”代表“规律的普遍性”,“任”代表“规律的可认识性”,“利”代表“规律的可利用性”。唯物论在高中政治《哲学生活》中是考试经常运用的知识,而学生往往不是不会运用知识,而是记不住知识,所以在考试时往往感觉力不从心。而现在只要我们记住这句顺口溜,唯物论知识就不愁记不住了。
最后,要想上好高中政治,还必须做到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有效性是衡量一堂课上得好不好的终极标准。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这就是有效。不管施教者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教学,如果与既定的教学目标无关或相悖,即视为无效。无效的课堂,上得再好也是废课。所以教师专业知识的完美性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如果授课者做到三者的统一,有着系统而完美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新颖独特,且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效果显著,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受学生欢迎和满意的课堂。
一堂好的高中政治课,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第一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完美性,第二是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第三是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三者结合的政治课学生一定会满意的。下面对几个要素进行逐个分析。
一个科任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否完美,直接影响着该教师的授课效果。譬如一个脱稿授课的老师跟一个照本宣科或边看教案边授课的老师相比,哪一个老师更受学生的欢迎呢?显然是前者更受学生的欢迎。为什么呢?这就好比一个杰出厨师做出的菜肴跟一般的家庭菜肴一样,一般的家庭菜肴怎么能跟杰出厨师做出的菜肴相比呢?虽说有的民间菜肴也是很好吃的,但那也只是少数或者典型。在杰出的厨师那里,不管什么菜料,他总能配出让你意想不到的美味!
一个科任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否完美,不但取决于该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熟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跟这个教师的业余知识是否丰富有关。因为丰富的业余知识很多时候是传授专业知识的辅助性工具,有着丰富的业余知识的辅助,往往会使专业知识的传授妙趣横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的具体,学的明白。譬如学习《政治生活》第八课“主权国家的权利”中的“管辖权”时讲到的“管辖权”:指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国内管辖权学生易懂,但讲国外管辖权的时候学生就不易理解。此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把地理的和历史的知识结合起来理解管辖权。中国在南极建有四大考察站,在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委派大使和建使馆,还有像叙利亚撤侨,索马里护航等,我们对这些人和物进行管理的时候,也是国家在行使管辖权。为了让学生对管辖权理解得更透彻一些,我们还可以举“钓鱼岛”为例,我国为什么对“钓鱼岛”如此重视,因为这除了是对祖国的主权和领土的维护外,还有对“钓鱼岛”的经济价值的理解。因为从领海基线起的12海里为领海,200海里为专属经济区,在专属经济区内,有关国家可以享有勘探、开发、利用、养护和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到这里,学生不但明白了中日争夺“钓鱼岛”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而且还明白了为什么争夺“钓鱼岛”的原因。这里的业余知识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国家的管辖权。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一条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道是兴趣是学习的导师,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哪儿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靠老师的专业智慧和方法的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被诱导出来的。所以,上好高中政治课,必须有一条或多条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
这里试举两法供参考:第一,必须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第二,运用联想记忆法教会学生轻轻松松记住课本知识。
在政治课堂上,如果只是教教材,这是任你怎样也提不起学生兴趣的,因为教材上的字学生都认识,教材上的事例很多均已过时!听这样的老师上课,学生会有听报告的感觉,容易昏昏欲睡、精神恍惚,就算你用强制性的方法逼迫学生强打精神,教学的效果也一定不是很好的。反之,如果用教材教的话,效果肯定不一样。用教材教,老师的教学常常如讲故事,如叙家常,事在书外,理在书中,学生易受感染和熏陶,教学效果自然就好了。
譬如《经济生活》第一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是“商品”,而教材上只讲了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且都是文字性的叙述。商品的含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如果教材教的话,课堂一定很单调,也很枯燥。如果用教材教的话,可以直逼现实生活,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因为高一学生刚入学,我们可以问学生买过那些东西?为什么要买?购买时买到什么商品时最开心?学生开钱买来的东西都是商品,因为需要所以购买,而低价买到满意的商品时是最开心的。购买到的商品首先必须劳动产品并且通过交换才能获得,而“需要”就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使用价值,“低价”强调的就是商品的价值。前后两种教学方法相比,肯定后者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为后者比前者形象、生动和易懂。
学习高中政治,《教学大纲》强调三个词语六个字即记忆、理解、应用。三者相比,记忆是放在第一位的,所以,怎样记住知识显得最重要。有道“记忆赢天下”,而考场上确实是这样。下面我用“联想记忆法”教大家轻松记忆政治知识。
运用“联想记忆法”记忆知识,大体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想像,第二步是串联,第三步是还原。首先,应针对需要记忆的对象,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天马行空,只要有利于快速记住知识就行。其次是串联,将经过想象加工的多个对象串联在一起,以小故事或顺口溜的形式把要记的知识记下来,这样记知识记得更快更牢。再次是还原,我们应把小故事或顺口溜还原成记忆对象,即只要我们记忆住了这个小故事或顺口溜,就等于把要记的知识全记下来了。下面试举两例:
例一,关于经济生活的。货币的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想象串联编故事:孔方兄看中了一件价值3000元(价值尺度)的西装,赊(支付手段)回家后回来再给钱,给钱时又买了一条价值200元的领带(流通手段),剩下的钱存入保险柜(储藏手段),等着出国花(世界货币)。只要记忆住这个小故事,我们不但能记住货币的五个职能,而且货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执行什么样的职能就已经一清二楚了。还原:“价值3000元”表示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且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起明码标价的作用;“买了一条价值200元的领带”表示流通手段的职能,指交易成功;“赊”表示支付手段职能必须有“赊欠”的行为存在;“存入保险柜”表示储藏手段的职能,指货币代表着一定的财富被储藏起来;“出国花”表示世界货币的职能,指货币的流通跨越了国界。
例二,记忆哲学生活的唯物论知识。想象串联顺口溜:“吴玉反辩瑰丽客铺给任丽”。只要我们记住这句顺口溜,就等于记住了唯物论的几大原理。还原:“吴玉”代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反”代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辩”代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瑰丽”代表“规律”,“客”代表“规律的客观性”,“铺”代表“规律的普遍性”,“任”代表“规律的可认识性”,“利”代表“规律的可利用性”。唯物论在高中政治《哲学生活》中是考试经常运用的知识,而学生往往不是不会运用知识,而是记不住知识,所以在考试时往往感觉力不从心。而现在只要我们记住这句顺口溜,唯物论知识就不愁记不住了。
最后,要想上好高中政治,还必须做到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有效性是衡量一堂课上得好不好的终极标准。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教师预设的目标,这就是有效。不管施教者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教学,如果与既定的教学目标无关或相悖,即视为无效。无效的课堂,上得再好也是废课。所以教师专业知识的完美性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如果授课者做到三者的统一,有着系统而完美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新颖独特,且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效果显著,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受学生欢迎和满意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