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论学前良好的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作者】 郭军霞

【机构】 新疆石河子市下野地镇134团中心幼儿园

【摘要】随着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作为重要的幼儿教育主体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合作是幼儿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有利于教师各方面的发展,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而且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家长;交往
【正文】

  幼儿从呱呱坠地成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的那一刻起,就接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家庭中启动了无数个“第一次”,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而且也会对幼儿以后各个方面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社会心理学家雷克特(H.J.Leichter)认为,“在家庭中所获得的一种成功经验,其后服务于激发另一些成功经验”,由此可见,幼儿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所处的重要地位。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从家庭进入到幼儿园,幼儿教师也成为幼儿教育的主体,此时,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应当通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第一节 幼儿家长对自身与幼儿教师关系的认识
  幼儿家长对自身在与幼儿教师相处过程中所处地位的认识,有四种,第一种是“局外人”,这是极少数家长的看法,把自己完全置之于幼儿教育之外,把对幼儿的教育完全推给幼儿教师。第二种是“普通家长”,这部分家长认为教师处于绝对权威,自己要做的事就是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第三种是“信息的交换者”,这部分家长认为与幼儿教师的交往就是针对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进行单纯的交流。第四种是“合作伙伴”,这是大部分家长的看法,认为教师和家长应当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交流,成为教育幼儿的“合作伙伴”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 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的良好关系对幼儿家长的影响
  一、有利于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
  现在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对幼儿的早期教育尤为重视,但目前有些家长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特长轻全面发展的现象。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激发幼儿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知识的热情。一方面,当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谈及幼儿出现的问题时,会用到一些专业术语来解释。如,小班新入园的孩子,早上父母带幼儿一进幼儿园或父母把幼儿送来离开时,幼儿会哭闹不止,幼儿教师会用“分离焦虑”来解释这种现象是正常的,让家长不用担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家长进一步了解“分离焦虑”的热情,加强家长的理论学习。另一方面,幼儿教师会针对幼儿出现的具体问题给家长提一些科学育儿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幼儿家长看一些幼儿教育的书籍,这样也会激发幼儿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理论知识的热情。
  二、有利于指导家长的育儿行为
  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的良好关系使得幼儿家长能够更加准确的针对幼儿在知识、情感、态度、社会性等方面的不足,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时时不忘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让家长成为真正的幼儿教育的主体,积极的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去。
  第三节 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的良好关系对幼儿教师的影响
  一、有利于幼儿教师扩大知识面,丰富社会阅历。
  幼儿家长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社会阅历,幼儿教师在与这些不同的家长相处过程中,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能够更加全面、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二、有利于幼儿教师“因材施教”。
  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把教育的责任完全交给了教师。认为他们花了钱把幼儿送到幼儿园,幼儿园就应当把幼儿教育好。但教师面对全班那么多幼儿,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教师需要对孩子在家的情况有所了解,如幼儿的性格、生活习惯等做全面的了解,并以此为前提来采取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更好的对幼儿因材施教。比如说,幼儿的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但在非常熟悉的人面前,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熟人面前,就非常爱说,而且对某些事情也非常的有自己的想法,说得非常的好。只是在幼儿园里比较胆小,不大敢说。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当多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多给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话的机会。如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讲故事。当幼儿有进步是就要及时的表扬、鼓励。而且让其他幼儿和他多交流、玩耍,这样也能很快的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幼儿的性格活泼、开朗起来。另外,教师应当提议家长多带孩子出去玩,不要老是呆在家里,不和外界接触。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幼儿就会活泼开朗起来。
  第四节 幼儿教师应充分发挥“家园联系”专栏的作用
  家园联系栏是幼儿园每个班级必备的一个栏目。它是家长和幼儿园联系的一个纽带,同时也为家长更好的了解幼儿在园的的情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有利于老师更好的完成家长工作,提升家长对幼儿领域里面的知识的了解。家园联系栏也是家长进入班级看到的第一个环境,所以它的内容要丰富,外观要漂亮,让家园联系栏真正成为班级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专栏里,幼儿教师可向家长宣传一些科学育儿知识的教育动态,通过这些宣传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逐步转变家长事事包办代替的做法,许多家长不放心孩子自己做事,怕孩子越做越添乱。比如:让孩子学习整理自己的玩具、物品等,结果往往是孩子整理完以后,家长又整理一次,所以,家长就认为不如自己一次整理,节省时间也不浪费口舌,其不知孩子正是在看起来“添乱”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理,从而更好地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教育主体,这两大主体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对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交往的研究非常重要,只有二者在交往过程中“发现”自己、提升自己,通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