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中职学校舞蹈课堂的情感教学摭谈

【作者】 李 淼

【机构】 四川省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正文】      舞蹈是一种美学教育,它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心田,感染了人的思想、品质、情感。舞蹈也是一种通过身体传递情感的肢体艺术。英国有位舞蹈家认为:“舞蹈是由感情产生的运动。”我国现代戏剧家认为:“舞蹈是单独用动作来传达情感的,它所表现的是高度的集中。”可见,舞蹈的过程以及舞蹈的教学过程都与情感息息相关。那么舞蹈教育中究竟有怎样的情感,影响舞蹈情感教学的因素有哪些,具体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利用情感教学强化舞蹈教育的效果呢?结合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分析了影响舞蹈情感教学效果的因素,然后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师生互动和巧妙利用眼神与语言,为课堂情感教学打下基础以及使用情感教学实现榜样的力量等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了中职学校舞蹈课堂中实施情感教学的具体策略,为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他们体验成功, 提升他们的综合技能打好基础,进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舞蹈教育中情感诠释
  舞蹈艺术是一种表演艺术,同样是一种情感交流互动活动。舞之以心,动之以情。现阶段人类的舞蹈无不展现了他们特定背景下的特殊情感。舞蹈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同时,舞蹈教学也是一个情感传递的过程。教师通过语言与肢体来阐述对于美的感受,而学生用语言或肢体来回馈对于美的领悟,这种交流、沟通和互动的过程也饱含着各种情感。
  二、影响舞蹈情感教学效果的因素
  师生之间的认知状况影响了舞蹈情感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学主导、教学对象(主体)与环境三者综合构成的系统活动。事实上,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在教材、教师与学生中广泛存在,教材通过它的表现如示范、描述等,来直接或间接地向读者传递人们的情感。师生间的情感构成一个回路,这一回路上相互的喜怒哀乐不断发生流动。教师应在交流过程中做好引导作用,才能真正达到以情促知、借知增情、情知交融的境界。
  三、如何在舞蹈课堂上合理开展情感教学
  (一)做好教师的定位工作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成了当前最被关注的领域之一。教师工作必须符合中职学生的生理特点,如身形特点、身体柔韧度等,考虑学生的基础及接受水平。舞蹈教师应将自己的教学定位从原有传统的单一身体训练、动作与技能训练转化成生理、心理、专业发展方向等多维舞蹈观念。中职教学与以往的小学初中不同,教师在课堂上信息量很大,但课后进行单独辅导、反馈的时间很少,因此,舞蹈教师应鼓励学生形成自身的见解,努力表述好自己的创造与思想,进一步丰富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和表达能力,从而激发出广大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出一种轻松活跃的科学探索氛围。
  (二)舞蹈课堂上开展情感教学的举措探析
  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师生互动。舞蹈课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的主体同样也是学生。一个拥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必须首先是一个可以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的教师。因此,首先教师应该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观点,教学的目的是学生的成长,教学的效果应该接受学生的检验,教学的方式应该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其次,确立了学生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后,教师才能巧妙利用情感这一学习的催化剂、充分调动学生舞蹈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让课堂的效率得以提升。开展情感教学必须以教师的观念转变作为前提,一个坦诚公布、真情流露的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引发学生的积极反应,情感交流带动知识、技能传授,不仅有助于知识记忆,还能增强师生情感,充分发挥出舞蹈的抒情效果
  2、巧妙利用眼神与语言,为课堂情感教学打下基础。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可以传递很多情感信息,心与心通过眼神发生互动与信息交换。我们舞蹈老师在舞蹈训练中应注重学生的眼神训练,以达到眉目传情的效果。
  中国古典舞中有“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在眼上”一说,京剧大师梅兰芳说过“谁的脸上有表情,谁的脸上不会做戏。这中间的区别,就在眼睛的好坏”。眼睛作为人的一种感知器官,作用不仅仅是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媒介,更重要的是反映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令全国各地乃至世界非常震撼的舞蹈《千手观音》。21个聋哑人用他们至善、至美、至纯的表演感染了无数观众。这是一个佛教题材的舞蹈,我认为领舞邰丽华的成功正是能深刻地把握住这一佛教菩萨形象。菩萨的端庄,菩萨的境界,在她的身上表现出巨大的沉静和安详。这是因为她在眼神的处理上做得非常到位。眼神流露出慈祥端庄,使观众看了不禁联想到敦煌、西藏等地千手观音的形象。试想一下如果邰丽华的眼神过于游离、呆滞或者做作,那观众看了一定觉得不伦不类,也不会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正是因为眼神,才能使台上台下的情感交流和艺术互动,使舞蹈与观众形成对话,产生震撼的艺术效果。
  有的中职学生对舞蹈形象的展示,仅仅处于模仿阶段。这种模仿是大多单纯的,单一的。实际上,对舞蹈动作的模仿,应该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是二度创作。无论是动作、眼神或是情感,都应在舞蹈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元素,进以表达自己对舞蹈形象的理解。然而,对有的中职学生生来说,达到这种水平比较难。舞蹈对他们来说仅仅是美的象征,如何去理解,如何做到眉目传情这些都无法实现。所以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应加以强化,对他们的眼部表演加以训练。
  另外,一个真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注意要多使用真诚的或正面的眼神,尽量少使用消极的眼神。如果学生出了问题,应该使用真诚的眼神或幽默风趣地告知他们问题在哪里,提示他们模仿时应注入自己的思想,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及时改正。而一旦在原先的错误上出现好转,应该给予充分的表扬鼓励,引领他们在心理上寻求平衡,减少心理压力与思想负担,这样才能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确保课堂教学的进度。
  语言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征。语言也是特有的用以开展思想与意识交流的工具。舞蹈教学中,语音语调语气的把握对学生十分重要。舞蹈教师应能使用科学性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进行授课,力求既使得学生心理处于放松状态,又确保他们集中精力。例如,口令伴音乐教学时,音乐响起,教师应干净、利落、有力度、清晰明亮地叫口令“准备”,这样可以使学生有充沛的精神状态。一旦学生再课堂上犯一些错误或出现一些问题,如上课精神不充沛、动作不到位等,不能进行生硬的批评,应首先对他们值得肯定的地方加以肯定,随后对一些不足进行提醒。如果他们能及时改正过来,教师不能吝啬对他们表扬的话语,由此学生会从内心深处感激老师,并将之视为良师益友,从而更努力、更刻苦地投入至后期的训练,展现出更强的表现力、感染力。
  3、渗透情感教学,实现榜样力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首先应该树立自身学高、身正的形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进入中职学校舞蹈专业的学生一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教师应首先苦练内功、勤于学习,在课前充分准备,在课上精确表达,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他们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从教师身上确实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是一种让人振奋、鼓舞的力量。换言之,许多学生热爱上某一课程,往往是因为发自内心地喜欢一个老师,信赖他,所以乐于听他口传身授,愿意将自己的想法与之沟通。如果教师能积极做好榜样,努力营造友爱、宽松氛围,适当传道、解惑,这种情感教学中的示范作用会促进学生进一步感悟舞蹈、感悟人生。
  舞蹈教学本身就是一项饱含情感的活动,它通过以人体的美化系列动作为手段来表达出人的内心,折射出社会现实。一个出色的舞蹈往往能通过人体的动态反衬出人情、人性以及人生的真谛。在舞蹈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巧妙利用眼神与语言,为课堂情感教学打下基础;渗透情感教学,实现榜样力量,注重对学生舞蹈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抒发优美、欢快、幸福的真实情感,才能让舞蹈课堂真正成为中职学校舞蹈专业优秀表演者的沃土,真正实现激发学生审美情感,引导他们体验成功,促进他们人格的健全与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