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兰吉胜
【机构】 广西河池宜州市庆远镇矮山中学
【摘要】想要学好初中语文,写作是不可忽略的部分,写作质量的提高,对于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有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质量做以下几点阐述:【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
【正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情感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要求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为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留心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进而唤醒其沉睡的心灵,才能期待学生写出美妙的文字。
1.观察生活,增添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之源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也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积累体验。
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向生活,扩大生活的范围,丰富见闻和经历。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意地应接外物”,善于用眼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亲近自然——感受冬日阳光的温暖,秋叶飘零的轻盈,感受湖泊浩淼的壮丽,小溪流淌的秀美……与自然亲密对话,在笔端抒写对自然的遐想;走进生活——留意身边的每一个人,留意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受每一句问候的温暖,感受每一份友情的纯真,感受每一个生命的珍贵……与生活交融,在心间流淌对生活的畅想。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本就是绚丽多彩而瞬息万变,抓住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是学会感悟的基础,而抓住的前提是认真细致的观察。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在教学时尽量地引导学生去领会、思考,无论对人、事、物,哪怕是枯燥平凡的,也尽可能感受出一种品格、一种情趣、一种哲理、一种时代精神。
2.感悟生活,让作文升格
著名作家孙犁说:“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要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各类活动,学生通过所见所闻,获取大量信息,积蓄众多素材,作文时才能有的倾吐。为此,有时习作前我会组织学生参加本地的景点游览,让学生深入自然,领略自然,感悟自然;同时也让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帮助学生练笔。如定期举办“展示自我小天地”活动。学生们便踊跃的将自己精心设计“剪贴世界”“积水潭”等资料奉出以供展览与交流。这为学生提供了不少写作素材,这样,既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又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并且感受到了有事可写,有事可议。
对生活感悟包含了体验、咀嚼、顿悟等方面。抓住了生活的瞬间还不够,还得深入思考,看平凡的小事情中去挖掘不平凡的大主题,观普通的小人物去发现不普通的真性情,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不平凡的意义,悟出闪光点,悟出事物的内在价值。比如从“帮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中,找到人性的光辉,感悟其内在的意义。
二、张扬个性,培养创造能力
用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曾说过的“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话,来激励学生敞开心扉,实话实说。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不必受思想的束缚。
好的文章是心灵之泉的自然流淌,而每一颗心灵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世界,所以每一篇文章都是有灵性的,是心灵的放飞。写作中的创造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写真事,讲真话,抒真情,张扬其独特的个性,敢为人之先,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说真话,写真事。中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他们对于传统的观念、社会的现实、人生的思考、生活的理解有可能会有失偏颇,但这种活跃的思维,却能够碰撞出创新的星星之火。那么,对于学生写作的评价,应有所选择,既要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鲜活思想,写出个性色彩,又要对他们作文中一些偏激的观点进行适当的引导。
三、加强平时积累,夯实语言基础
1.倡导记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做到天天看日日记,由简到繁,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举一反三,出口成章。这样经过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学生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词汇量,增加知识储备,给写作打下良好基础,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文章中的病句,给文章增色添彩,增添文化底蕴。
2.模仿训练
朱熹说:“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也。”。我喜欢让学生模仿写作每学到一篇我觉得精美的文章,我必会在写作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指导。让学生对精华段落反复研读,然后领悟其作者的独特匠心,进而进行仿写。写身边事,仿名家名段,这是我作文教学的侧重训练点。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这种训练渐渐就显露了成果
3.开展讲评
开展作文修改和讲评活动是夯实语言基础、提高语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讲评、展示学生习作应以鼓励为主。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其修远,其坎坷,其任重道远,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去感悟,放手让他们自由地、大胆地去书写自己想写的一切,爱写的一切,去展示他们的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参考文献:
[1]梁木生;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思维[J];新课程(教师);2010年08期
[2]朱玉红;浅谈真情写作的几点做法[J];新课程(中学);2010年12期
[3]吉克巫留;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J];考试周刊;2011年58期
一、留心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进而唤醒其沉睡的心灵,才能期待学生写出美妙的文字。
1.观察生活,增添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之源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也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积累体验。
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向生活,扩大生活的范围,丰富见闻和经历。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意地应接外物”,善于用眼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亲近自然——感受冬日阳光的温暖,秋叶飘零的轻盈,感受湖泊浩淼的壮丽,小溪流淌的秀美……与自然亲密对话,在笔端抒写对自然的遐想;走进生活——留意身边的每一个人,留意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受每一句问候的温暖,感受每一份友情的纯真,感受每一个生命的珍贵……与生活交融,在心间流淌对生活的畅想。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本就是绚丽多彩而瞬息万变,抓住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是学会感悟的基础,而抓住的前提是认真细致的观察。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在教学时尽量地引导学生去领会、思考,无论对人、事、物,哪怕是枯燥平凡的,也尽可能感受出一种品格、一种情趣、一种哲理、一种时代精神。
2.感悟生活,让作文升格
著名作家孙犁说:“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要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各类活动,学生通过所见所闻,获取大量信息,积蓄众多素材,作文时才能有的倾吐。为此,有时习作前我会组织学生参加本地的景点游览,让学生深入自然,领略自然,感悟自然;同时也让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帮助学生练笔。如定期举办“展示自我小天地”活动。学生们便踊跃的将自己精心设计“剪贴世界”“积水潭”等资料奉出以供展览与交流。这为学生提供了不少写作素材,这样,既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又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并且感受到了有事可写,有事可议。
对生活感悟包含了体验、咀嚼、顿悟等方面。抓住了生活的瞬间还不够,还得深入思考,看平凡的小事情中去挖掘不平凡的大主题,观普通的小人物去发现不普通的真性情,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不平凡的意义,悟出闪光点,悟出事物的内在价值。比如从“帮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中,找到人性的光辉,感悟其内在的意义。
二、张扬个性,培养创造能力
用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曾说过的“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话,来激励学生敞开心扉,实话实说。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不必受思想的束缚。
好的文章是心灵之泉的自然流淌,而每一颗心灵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世界,所以每一篇文章都是有灵性的,是心灵的放飞。写作中的创造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写真事,讲真话,抒真情,张扬其独特的个性,敢为人之先,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说真话,写真事。中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他们对于传统的观念、社会的现实、人生的思考、生活的理解有可能会有失偏颇,但这种活跃的思维,却能够碰撞出创新的星星之火。那么,对于学生写作的评价,应有所选择,既要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鲜活思想,写出个性色彩,又要对他们作文中一些偏激的观点进行适当的引导。
三、加强平时积累,夯实语言基础
1.倡导记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做到天天看日日记,由简到繁,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举一反三,出口成章。这样经过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学生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词汇量,增加知识储备,给写作打下良好基础,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文章中的病句,给文章增色添彩,增添文化底蕴。
2.模仿训练
朱熹说:“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也。”。我喜欢让学生模仿写作每学到一篇我觉得精美的文章,我必会在写作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指导。让学生对精华段落反复研读,然后领悟其作者的独特匠心,进而进行仿写。写身边事,仿名家名段,这是我作文教学的侧重训练点。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这种训练渐渐就显露了成果
3.开展讲评
开展作文修改和讲评活动是夯实语言基础、提高语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讲评、展示学生习作应以鼓励为主。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其修远,其坎坷,其任重道远,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去感悟,放手让他们自由地、大胆地去书写自己想写的一切,爱写的一切,去展示他们的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参考文献:
[1]梁木生;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思维[J];新课程(教师);2010年08期
[2]朱玉红;浅谈真情写作的几点做法[J];新课程(中学);2010年12期
[3]吉克巫留;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J];考试周刊;2011年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