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刘尚飞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丰都街道办事处丰都中学



【正文】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健康人格的培养,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这是一切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前提和根本。近些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当突出,教育界与社会舆论呼吁要大力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大力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更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期间,中学生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一些情感特征。处于中学时期的他们更是一群叛逆的孩子,社会竞争的激烈性、父母的过高要求、自身愿望的难以实现,这种种的因素使得他们大部分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那么,怎样帮助他们调节心理,克服不良心理障碍,使用他们慢慢走出困境,在激烈的竞争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充实自己,自信、愉快、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我就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
  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不但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素质要求的发展,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心理健康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政治教师必须使自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使自己能够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效地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逐步掌握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和技能。政治学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稳定的心理素质、崭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二、 对学生施以“真爱”,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作用
  爱,是教育的灵魂。它能产生育人的正确动机,能产生关心、尊重、信任与适度的严格要求学生的正确行为。所以,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和学生交朋友,才能走进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从而了解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矫正心理偏差。
  解决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还很多。如,端正观念,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心理教育网”;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都是成功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方妙药。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不容忽视。所以,思想品德老师要树立起心理上健康教育的意识,不断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于教学实践活动之中,努力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实现新的飞跃。
  三、灵活运用多种授课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
  通过多样化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常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专题讨论、小品表演、辩论等教学方式,并借助于多媒体进辅助教学,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和时代性,在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中,让他们充分显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让他们体会到了充分成功的喜悦,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树立了信心。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提高了情感目标和心理素质目标的达成度。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多的相似性,所以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适时的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方法论的指导。人的思想形成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等多次反复,最终从感性向理性飞跃的心理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引导学生不断强化这一心理过程,而在这其中,必须贯彻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客观上为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了条件。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原理,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和原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导向,两种教育的有机结合为了思想教育工作拓宽了新的视野和途径。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方式
  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应该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强化。老师必须精心设计和组织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平心理辅导活动。思想品德活动课主题应当生动、活泼、新颖,涉及到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个方面。如“发掘自己的优点,扬起自信的风帆”、“当别人误解你的时候……”、“这是初中学生的美“、“做一个战胜自己的人”、“战胜失败”等。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把要传授的心理知识寓于活动之中,寓教于乐,为学生创造展现自我的天地、体验成功的乐园。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做到心理认识与行动指导同步。在活动中坚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注重指导学生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开朗、乐学、自主的健康人格,提高学生校园生活的适应力,让学生学有所得,动有所获,玩有所乐。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困惑和烦恼得到解脱和疏导。
  总之,青少年是人生的花季,他们这一个时期所受到的教育,不只是对他们这一阶段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作为教师,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多种形式营造心理健康教育宽松和谐的氛围,用知识去填补他们幼小的心灵,用行动去引导他们做人的航向,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最佳的浸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及走向健康人生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