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做好初中语文教学的“顶层设计”

【作者】 蔡亚填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实验学校

【摘要】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缺乏全盘规划,笔者提出“顶层设计”思路。围绕主题,从全局的角度;统筹规划;集中有效资源三方面加以举证论述,得以问题的解决,从而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顶层设计”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不少初中语文教师有着同样的困惑:语文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缺乏全盘规划。表现在:1、初中语文整体知识的无规划。2、初中语文语基教学的无规划。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无规划。4、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无规划。5、初中语文试题命卷的无规划。
  二、问题的思考
  会存在这些问题,首先源于初中语文确实存在知识系统不明确的现象:语言表达是融合各种语言因素为一体,没有明确的界限。
  其次源于大部分教师善于“据本”而忽视“依纲”,对课程标准落实到教材中所要达成的目标、任务存在着模糊,随意的情况。
  语文教学如果没有较明确的界限,会产生内涵和外延都有很大的伸缩性和模糊性,确实很难鉴别哪样对,哪样好。
  三、问题的解决
  “布卢姆说得好:“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
  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如果想“高效快捷地实现”提升语文科教学水平的目标,树立“顶层设计”意识,笔者认为应该:
  (一)从初中语文课标找准“全局的角度”
  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课标意识,要认真研读语文课标,准确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教学。改变过去那种一本教材搞教学的局面。把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统一到课程标准的观点上来。
  “全局的角度”是指对整个初中教材和课程、对考试说明要求有全局观。对初中语文整体知识的规划,学校、教师应做出初中三年语文教学规划,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不能打无目的之仗。
  首先,整体把握。在哪一课进行怎样的知能达标、篇章训练达到什么要求,要心中有一本帐,每一课如此,每学期如此,三个年级都如此。提高计划性,克服盲目性,真正把教学细化做到了实处。其次,选择整合。尽管初中语文每一篇文章都各具特色,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但同时各篇涉及到的知识能力是有交叉重复的现象,所以必须抓住主线,删繁就简,进行统筹安排。再次,突出重点。学生在测试和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作为复习的重点精讲精练,避免蜻蜓点水,泛泛而谈,力求能突破一点算一点。最后,落实细节。要让学生深化理解,知识能力化,具体的还应做好语文教材的校本化,完成教学任务的实践。如,学生的书写能力提高,在初一年就应有个好的效果;素材的日积月累,最好是贯穿整个学习阶段。
  (二)“统筹规划”初中三年语文“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 
  “统筹规划”教材:首先解读好教材,要认真的钻研教材,提高自己解读教材文本的能力,逐渐做到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其次,“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了顶层设计意识,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整合教材,拓宽拓深教材,让课内外教材为我所用。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并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课外,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
  “统筹规划”知识点:树立顶层设计意识,对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做什么、教师做什么等做到心中有数,作整体的规划,这样做起来就会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从容应对,避免了想起什么是什么。规划初中语文语基教学:从初一教到初三,所有基础知识尽量的确定时间和顺序、序列。做到三年中的哪一学期内应该教哪些基础知识,清楚让学生掌握哪些基础知识,什么时候教;规划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每学期课文尽可能做全体的通盘的考虑,清晰到具体课文教学每篇要讲的几个知识,每篇课文想讲什么想怎么讲;规划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清楚系列的依据各个学期的知识重点进行写作指导练习,有意识化的进行写作的三年指导提升;规划初中语文试题命卷,细分讲究各学期该侧重考察的知识点。
  “统筹规划”课堂教学:有了整体规划,教学思路清晰,尤其是一些基础的积累和运用通过各种常规训练让学生自主完成后,教师消除了知识点遗漏的后顾之忧,并且节省了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静下心来去研究重点和难点,了解和疏通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统筹规划”时间任务:掌握知识应是循序渐进的,初中三年语文教学中,什么时间适合解决什么知识,完成什么任务。有了顶层设计思维,看清了路,也就可顺当地拉好车了。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理念科学,教学方法得当,“让更多的学生学会更多的东西”。 
  (三)“集中”初中语文“有效”教学“资源”
  用活文本资源。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整合课内外的教学资源,现代语文教学是立体化教学活动,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课堂之内,要善于将各种有利于教学成效提升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语文教学空间的拓展与突破。在教学中,要结合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延伸,组织学生走进社会感受生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满足的学习欲望得到满足,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活用生活资源。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而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只要留意,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用语文。应时时处处、方方面面积累知识感受生活,同时利用语文的生活化,教给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体悟语文,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
  巧借网络资源。网络的发展,把与教学相关的大量课外知识引入语文课堂;语文课借助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使文字立体化,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丰富学生的生活感知,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
  借力环境资源。校园书香程度的浓淡,决定着一所学校的语文水平的高低,作为语文教师要会借力学校现有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使其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
  四、结语
  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涉及方方面面,是个综合系统的工程。借力“顶层设计”思路,让我们看清了目标,认准了方向,“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达到目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  2011年版
  [2]《语文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  (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