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引导小学生有兴趣地写好日记
【作者】 张光霞
【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乐天小学
【摘要】日记,每个小学生都会写,但有不少学生写着写着,渐渐地失去了兴趣,慢慢地成了一种“有点讨厌”的负担,应付了事!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多角度来写日记,这样就可以处处逢源有材料可写,还能写出数量多、质量好的日记来。【关键词】引导;多角度;多元化评价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写日记呢?
一、引导学生多角度写日记
(一)为学生写日记打开一扇窗
课间,放学后让学生对着窗口,观察着写日记。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也不论是高楼大厦的铝合金窗口,还是矮小砖瓦平房的木板门窗,所面对的,或许是热闹的街道、宽阔的广场、漂亮的楼台、狭窄的小巷;或许是自然界的天空白云、高山树木、溪水河流、田野庄稼……但总的来说,窗外都能见到植物、动物、人物;动态、静态;景物、事件,应有尽有!人人都可以站在家里面的每一个房间的每一个窗口里,观察着写日记。例如:
今天,学习了《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我也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
邻居家的叔叔和哥哥在楼下用盆接水给叔叔的车泼水,也顺便帮他的车降温。只听见“哗啦”一声,车子的顶盖已经潮了一大块,叔叔的泼水神功真厉害。接着,哥哥用他的大盆也接满了水,只见他双手盆先轻轻往后一送,再突然手臂伸直,让盆成一个完美的弧度,把里面装满的水用力抛了出去,啊!这一抛不仅把车前盖弄得全是水,而且还把前面的玻璃也弄湿了,哇!哥哥可真牛,仅仅一次,就浇湿了两处部位,叔叔吧我毫不示弱,也继续把车后盖打湿了。不到十分钟,他们这一盆接一盆的泼水,车子已经成了“落汤鸡”。
这就是最简单的窗口,即使外面都是墙,也可以想象着写一则日记;如果窗口外空旷,景点多的,可以分别写出远景、中景和近景若干则的景物日记;不但有一天之中早、中、晚各种景色的日记;还有一年之中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日记;除此之外,还有阴、晴、风、雨、雪等特殊天气的日记。这样一来,学生不出家门,通过家里各个方向的窗口,一年至少可以得到几十甚至上百则的日记。
(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眼睛
让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并且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做事态度。指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以理解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多次观察写的日记,从不知到猜想,到已知,或者记到留下不知的悬念。坚持记发现日记,不但为写日记拓宽“领域”,还能提高观察能力和理解事理的能力,
譬如有个学生发现日记的“第一篇”内容是:写发现正在读美术学院的表哥爱照镜子,百思不得其解;“第二篇”的内容是:说这个爱照镜子的表哥肯定是个爱打扮自己、不用功的人;“第三篇”的内容是:发现了他照镜子,是在画自己的像,他是一个认真学画的美术学院大学生!——几则日记连起来,就成了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了。
(三)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生活万物
可以选取一个人物作为观察对象,连续观察他(她)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细节,并写在日记里(注意:要以写正面的优点为主,最好不写一时的缺点)。一个人物要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写三五则日记之后,进行归纳、整理为综合篇,作为这个人物日记的结束,然后再进行另一个人物的观察,写日记。如果同时对几个人物观察着写日记,应该将每一个人物的日记分别集中、连贯在一起,便于以后整理和认识一个人。
当然,也可以选取几个人,同时观察他们的语言,或是动作,然后进行对比,从中得出有特点的人物语言或是行为动作来。
也可以观察动物写日记,一般要选取自己养的或与自己接触多的动物,进行观察写日记。一般来说,不是观察一种动物写一则日记,而是针对一种动物进行多次观察,连续写日记,记出动物一个个生活片断,从而看出动物的习性特点、活动规律,然后归纳、综合出综合篇来,学生写动物日记,能增强对动物的感情,更加喜欢和爱护动物,还能为写动物的习作积累素材。
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写的日记。因为植物的品种繁多,生长环境、生长特点、生长期等等差距大,有以下几种方法:
1.隔日观察记。对某些生长变化比较快的植物(或阶段),例如:在实验杯里发芽的种子、开放中的各种花卉、刚出土幼苗的成长、铁树新叶的生长等等,按隔日观察一次写日记,也能看出生长情况和变化来。
2.每周观察记。每周观察记,一般适用对各种植物早春发芽期限、移栽恢复期、开花期、果树成熟期等进行观察写日记,每周观察写一次,也能看出植物的某些变化。从中获得有关知识或乐趣。
3.四季观察记。四季观察记适用于写校园、街道两旁等高大的树木的观察日记。因为高大的树木生长变化缓慢,只有按季节观察着写,才比较明显,并能看出一年四季的样子和生长情况。
二、多元评价促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教师要把评日记当做重点,落到实处。在评价中使他们明白自己的情况,发现不足,自我改善。评价时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重在评
每篇日记都写评语而不写等级,不要给幼稚的作品划分出三六九等,那样孩子们只注重结果,可能就不是多在意老师的评语了,所以每篇日记后面都要写上一两句话,当然,字、标点、音节都要十分规范。
2、重在快
反馈要快,再忙也要把孩子的日记当天改完。时间长了,孩子对日记内容就会遗忘,就会降低热情。应该让他们在兴致最高的时候得到评价,找到下次努力的目标。
3、重激励
德国教育家斯多克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写给学生的评语应该是激励性的话语,保护孩子们写日记的激情,让他们树立表达的信心和勇气。要用放大镜去发现日记中的优点,能把句子写完整,能加上标点符号,能把字写工整等等,都值得表扬,让他感觉到自己行,这样就会愿意去写。在激励的同时,还要提出希望,写上指导性意见,让孩子们有前进的目标,让他们知道如何努力。巧妙的评语会在不知不觉中领着他们写下去。
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写日记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所以教师不能提出过高要求,不能急功近利,重在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标准》中指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主动权理应掌握在他们手中。如果老师一味地限制,孩子们便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这种“要我写”的局面会导致学生的反感,会扼杀他们的个性和创新的萌芽。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写日记呢?
一、引导学生多角度写日记
(一)为学生写日记打开一扇窗
课间,放学后让学生对着窗口,观察着写日记。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也不论是高楼大厦的铝合金窗口,还是矮小砖瓦平房的木板门窗,所面对的,或许是热闹的街道、宽阔的广场、漂亮的楼台、狭窄的小巷;或许是自然界的天空白云、高山树木、溪水河流、田野庄稼……但总的来说,窗外都能见到植物、动物、人物;动态、静态;景物、事件,应有尽有!人人都可以站在家里面的每一个房间的每一个窗口里,观察着写日记。例如:
今天,学习了《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我也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
邻居家的叔叔和哥哥在楼下用盆接水给叔叔的车泼水,也顺便帮他的车降温。只听见“哗啦”一声,车子的顶盖已经潮了一大块,叔叔的泼水神功真厉害。接着,哥哥用他的大盆也接满了水,只见他双手盆先轻轻往后一送,再突然手臂伸直,让盆成一个完美的弧度,把里面装满的水用力抛了出去,啊!这一抛不仅把车前盖弄得全是水,而且还把前面的玻璃也弄湿了,哇!哥哥可真牛,仅仅一次,就浇湿了两处部位,叔叔吧我毫不示弱,也继续把车后盖打湿了。不到十分钟,他们这一盆接一盆的泼水,车子已经成了“落汤鸡”。
这就是最简单的窗口,即使外面都是墙,也可以想象着写一则日记;如果窗口外空旷,景点多的,可以分别写出远景、中景和近景若干则的景物日记;不但有一天之中早、中、晚各种景色的日记;还有一年之中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日记;除此之外,还有阴、晴、风、雨、雪等特殊天气的日记。这样一来,学生不出家门,通过家里各个方向的窗口,一年至少可以得到几十甚至上百则的日记。
(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眼睛
让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并且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做事态度。指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以理解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多次观察写的日记,从不知到猜想,到已知,或者记到留下不知的悬念。坚持记发现日记,不但为写日记拓宽“领域”,还能提高观察能力和理解事理的能力,
譬如有个学生发现日记的“第一篇”内容是:写发现正在读美术学院的表哥爱照镜子,百思不得其解;“第二篇”的内容是:说这个爱照镜子的表哥肯定是个爱打扮自己、不用功的人;“第三篇”的内容是:发现了他照镜子,是在画自己的像,他是一个认真学画的美术学院大学生!——几则日记连起来,就成了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了。
(三)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生活万物
可以选取一个人物作为观察对象,连续观察他(她)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细节,并写在日记里(注意:要以写正面的优点为主,最好不写一时的缺点)。一个人物要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写三五则日记之后,进行归纳、整理为综合篇,作为这个人物日记的结束,然后再进行另一个人物的观察,写日记。如果同时对几个人物观察着写日记,应该将每一个人物的日记分别集中、连贯在一起,便于以后整理和认识一个人。
当然,也可以选取几个人,同时观察他们的语言,或是动作,然后进行对比,从中得出有特点的人物语言或是行为动作来。
也可以观察动物写日记,一般要选取自己养的或与自己接触多的动物,进行观察写日记。一般来说,不是观察一种动物写一则日记,而是针对一种动物进行多次观察,连续写日记,记出动物一个个生活片断,从而看出动物的习性特点、活动规律,然后归纳、综合出综合篇来,学生写动物日记,能增强对动物的感情,更加喜欢和爱护动物,还能为写动物的习作积累素材。
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写的日记。因为植物的品种繁多,生长环境、生长特点、生长期等等差距大,有以下几种方法:
1.隔日观察记。对某些生长变化比较快的植物(或阶段),例如:在实验杯里发芽的种子、开放中的各种花卉、刚出土幼苗的成长、铁树新叶的生长等等,按隔日观察一次写日记,也能看出生长情况和变化来。
2.每周观察记。每周观察记,一般适用对各种植物早春发芽期限、移栽恢复期、开花期、果树成熟期等进行观察写日记,每周观察写一次,也能看出植物的某些变化。从中获得有关知识或乐趣。
3.四季观察记。四季观察记适用于写校园、街道两旁等高大的树木的观察日记。因为高大的树木生长变化缓慢,只有按季节观察着写,才比较明显,并能看出一年四季的样子和生长情况。
二、多元评价促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教师要把评日记当做重点,落到实处。在评价中使他们明白自己的情况,发现不足,自我改善。评价时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重在评
每篇日记都写评语而不写等级,不要给幼稚的作品划分出三六九等,那样孩子们只注重结果,可能就不是多在意老师的评语了,所以每篇日记后面都要写上一两句话,当然,字、标点、音节都要十分规范。
2、重在快
反馈要快,再忙也要把孩子的日记当天改完。时间长了,孩子对日记内容就会遗忘,就会降低热情。应该让他们在兴致最高的时候得到评价,找到下次努力的目标。
3、重激励
德国教育家斯多克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写给学生的评语应该是激励性的话语,保护孩子们写日记的激情,让他们树立表达的信心和勇气。要用放大镜去发现日记中的优点,能把句子写完整,能加上标点符号,能把字写工整等等,都值得表扬,让他感觉到自己行,这样就会愿意去写。在激励的同时,还要提出希望,写上指导性意见,让孩子们有前进的目标,让他们知道如何努力。巧妙的评语会在不知不觉中领着他们写下去。
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写日记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所以教师不能提出过高要求,不能急功近利,重在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标准》中指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主动权理应掌握在他们手中。如果老师一味地限制,孩子们便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这种“要我写”的局面会导致学生的反感,会扼杀他们的个性和创新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