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培养策略

【作者】 陈忠媛

【机构】 湖南省澧县第二中学

【摘要】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摆在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根据学生在高中阶段中的知识学习特点和思维习惯去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相关的运用能力,促进数学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的上升,使其成为一门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应用型学科。
【关键词】 应用意识;高中数学教学;高中数学教师
【正文】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获得数学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抓好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一、课堂教学应该联系实际
  从知识的掌握到知识的应用不是一件简单、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事情,没有充分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不会形成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从具体的事物提炼数学问题,这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比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时,可利用这样一个实际问题。修建某扬水站时,要沿斜坡辅设水管,从剖面图看到,斜坡与水平面所成的<A可用测角器测出,水管AB的长度也可直接量得,当水管辅到B处时,设B离水平面的距离为BC,如果你是施工人员,如何测得B处离水平面的高度?有的同学提出从B处向C处钻个洞,测洞深;有的同学反对,因为根据实际情况,这样做费力;有的同学又反对,因为这不是费力问题,C点无法确定。应该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去解决:BC=AB.sinA(AB、<A均已知)。这实在是一个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学生感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就在自己身边等待解决,增强了主动意识,激发了兴趣。
  二、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由于存在着概念的复杂性和实例间的差异,任何对事物的简单的理解都会漏掉事物某些方面,而这些方面在另外情境中、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应用数学过程中可以避免抽象地谈概念的一般运用,可以把概念具体到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它更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并且真实丰富的实例可以成为每个教学充分的变式,自然地说明概念不同方面的含义,且实例都可能同时涉及其他概念。这样的学习能令学生形成概念的多角度,形成与真实情境相联系的背景性经验,有利于学生针对具体情境建构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另外,学生通过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一旦理解了某个基本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就会开始给予真正的关注、主动的参与,因为真实的实际问题能够吸引学生自己去探索,学生可以在解决应用问题的过程中,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去阐述和解释,学生通过这种体验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知识,真正符合建构主义对学习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
  三、搜集事例培养应用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发展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数学化的家电系列,宇航工程、临床医学、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气象学等等,无处不体现数学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搜集这些信息,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更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例如:组织学生到学校门口进行现场勘察:通过对各种汽车的数量,行人的数量,堵塞的情况,学生做出了如下的分析:(1)此路口小轿车经过的多;(2)路口活动的黑车多;(3)家长送孩子到学校门口的多;(4)根据以上的情况调查,学生做出了以下改进措施建议:(1)限制车的数量;(2)取缔黑车;(3)增设人行横道线;(4)让家长远离学校门口接送孩子。同学将实地考察的数据写成了考察报告,寄往了交通队,得到了交通队的重视,情况得到了解决,学生兴奋得说:“数学知识可真的有用。学数学,用数学并不是那么地难呀!”看来,学生体会到了应用数学的甜头。
  四、提升生活实践中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的应用不局限于课堂上的联系,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也有很广泛的运用。知识只有最终回到生活当中,有效地应用于生活,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数学知识推动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在科技生活日益更新的今天,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有很大的必要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在生活现象当中探究出数学的应用规律,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体会出数学的应用妙处。在进行垂直定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最短线路的设计活动,还原课堂当中线路设计的方案,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动手操作的成果,增强运用数学知识的信心。
  总之,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人们进行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的理论基础,更是有效解决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的有效工具.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不仅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深化课程改革活动的必需.只要我们有心,就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邹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实验[J];数学通报;2010年09期 
  [2]陈向阳,卓斌;利用“问题征解活动”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实验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1年02期 
  [3]汪国华;数学应用意识的再认识及研究的方向[J];数学教育学报;2011年01期
  [4]张国瑞;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以应用意识促进教学与生活的和谐[J];新课程(教师);201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