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 戴玉芳

【机构】 湖北省大冶市金湖中学

【摘要】在新课改的改革不断开展,在我国的各个学校应经全面开展了,并且不断改进教学以往的模式问题,促进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突破。而作为培养学生基础文化能力的语文学科,自然是新课改的重点区域。这样可以的改革要促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行为目的的教学,使语文教学可以成长为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学科。在这之前,我们必须提高老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在这之外我们还要使课堂贴近实际,促进语文教学的真正的实现教学的发展。并且我们在进行全面的新教材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必须改革以往教学模式的问题,改革语文教学的问题,实现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低下;解决策略
【正文】
  当前我国越来越关注教学,我国高中生的整体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有序进步,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怀的提高。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的口号响起,我国的初中语文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人文情怀方面的效果低下。我们必须改变之前的教学方式,进行大课量和超时间的教学,进行以考试为主的教学模式。所以本文就是对现在初中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使初中的语文教学的质量提高,进行有效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1、语文教学低效原因
  1.1老师教学缺乏明确目标
  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老师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我们老师的教学方式粗糙,模式老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经常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的特点,老师捉重点的能力较低,在课堂上会出现脱离语文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语文的教学规律的事件。此外,由于语文教学具有复杂性,经常出现综合性的教学目标,这样需要老师有一个清新的教学思路,但是老师经常出现教学的重点为突出,难点未解决的现状。,这样的教学使老师教学不仅费时费力,而为学生阅读能力并未提高,教学质量下降。
  1.2忽视平时语文知识的积累
  现在的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缺乏,经常出现“胸无点墨”的情况,而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之中也缺乏对学生积累基础知识的重视。初中生基础的语文知识不足的情况下,就进行语文的高层次的教学,是语文教学陷入低效的困境。学生出现的问题,经常是快速筛选知识的能力不足,缺乏阅读的语感和思维能力,更重要的学生还缺乏一种学习语文的安静感。正是这些基本的语文学素养的缺失,是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成了空谈。
  1.3学生和老师主客体互换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老师力图控制学生,使学生的缺乏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自主意识不高。老师在课堂是“主宰”,老师在课堂上的这种自我为主的做法,使学生知识只是听老师讲的,而没有自己发散思维的东西,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此外还会造成课堂的效果低下,教学效率低下。
  1.4语文老师教学素质较低
  语文教学是博大精神的,是一门综合的育人学科。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有丰富的阅历,终身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适应不断改变的语文教学现状。但是现在的初中的语文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模式僵化,并且自身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水平低下。这样的语文老师使现在的语文教学出现机械、刻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整体教学氛围不好。
  2、实现高效语文教学的途径
  2.1老师提高备课效率
  初中老师进行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老师要进行分层教学,确定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以及各阶段的分期目标,做到合理计划。其次,老师要了解课文在整体的语文教学地位的作用,确定语文教学之中整体和各单元的教学地位,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最后,老师要对课文知识进行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并且老师要学会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促进整体的教学目标推进。
  2.2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
  初中语文老师要不断进行完善语文积累知识的整体体系,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要重视学生积累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切实加强学生运用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语感能力和对文字的敏感性,从而改变之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脱离语文基础知识,架空语文教学的弊病,这样可以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2.3充分调动双方面的积极性
  老师要改变之前的教学模式,使灌向知识变成双向交流,实现诱导试教育。促进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老师要让学生自己的去分析,掌控,了解到语文学习的规律。这样通过老师的不断进行定向的、启发的、引导的教学,可以使教学的主体地位降到学生之上,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实现师生的和谐关系的建立。
  在新课改的大潮之下,我们的素质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初中语文教学却出现低效率的局面。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的老师充分进行备课准备,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和专业知识,重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调动积极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红峰.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探讨[J].教育界,2015
  [2]管爱龙.构建初中语文教学走出低效困境的新模式[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4,
  [3]李红.关于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J].林区教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