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课前指导预习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作者】 王亚平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六中学

【摘要】课前指导预习是指导学生“学”的重要教学环节。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指导学生预习的习惯,而有的老师却没有。通过本文论证的事实证明,课前指导预习对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思维与自学能力,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课前预习;指导;学习效率
【正文】
  目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强调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呈现出来的步骤一般是学的顺序[1]。对于学生“学”的指导,目前大多数教师偏重于上课、复习、评价而忽视了预习这一教学环节。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课前指导预习与否进行比较试验。
  一、实验对象与方法
  实验对象来自任职学校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六中学高中一年级的二个班共141人。两班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能力与学习的水平相似,年龄、人数分布基本相等,均由笔者授课,教学进度相同,甲班为实验班,乙班为对照班。预习时间,大部分利用授课前一天的晚自习,由笔者直接指导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预习10分钟左右。在新课预习的过程中笔者首先让学生明确课前预习的目标,然后再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使学生对新课内容有初步了解。课前指导预习的具体方法是:
  1. 多媒体预习法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通过视觉所获得的知识占总量的83·0%[2]。利用多媒体预习,将新课部分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笔者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课的预习: (1)提出预习目标(说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熟悉验证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 。(2)学生观看此实验过程的幻灯片。(3)进行指导性小结。
  2. 探究预习法
  探究研讨教学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兰本达女士所创立。该教法的基本特点是课内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探究中提出各自的研究课题,通过研讨得出研究的结论[3]。将该教法的基本特点,运用于课前预习。如笔者对实验《DNA的提取与鉴定》一节的预习: (1)介绍此实验的实验原理,并说出实验目的。 (2)要求学生分组组织讨论,设计各组的实验操作步骤。(3)指定学生总结小组探讨结果,待上课时发言。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自己研究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
  3. 问题定向预习法
  问题定向教学是国外医学教育改革中应用的一种新方法,它以问题引导,揭示全部教学内容[4]。用于课前预习,启发后进生的求知欲,引导后进生主动自学。笔者在《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课前预习一节中: (1)将授课内容拟成4~5道习题作为预习目标用纸条形式交给学生。(2)个别暗示解答的线索。这种方法,可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上课时课堂互动气氛也活跃。
  4. 置疑预习法
  实践证明,疑问、矛盾等是思维的启发剂。我将置疑引入课前预习,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如《基因表达》一节的课前预习,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设置疑问:什么是基因?基因是如何控制蛋白质合成的? (2)要求学生独自释疑。(3)释疑困难的可以在教师授课过程中仔细听讲,如还有不懂之处可以直接向老师请教。置疑预习能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旦释疑后学生就获得自学的成功感。
  5. 表格归纳预习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教,更要注重学生们的学,应引导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表格归纳预习法体现了这一原则。如《遗传的基本规律》的预习:(1)制作好关于关于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掌握的知识的表格框架。(2)指导学生边预习边将课文内容归纳填入表格。(3)矫正表格内容。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比较、选择、归纳,把握了知识的内在规律,锻炼了自学能力。带着归纳表格课,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笔者经过以上的预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大部分学生认为第二种“问题定向预习法”更加适合他们的学习。
  二、 结果分析
  实验班在课前指导预习10分钟左右,对照班未进行指导预习,只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布置预习任务和内容让其自习,时而给有问题的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同一教学内容的课堂调查和同一考试成绩的分析结果见表1~表6:























  由表1~表4可见:经过课前指导预习,学生对新课内容心中有数,上课举手发言的人数占全班的95.7%。经课后测试和作业批改,达到优秀的学生占全班数的81.4%~82.9%。

















  由表5、表6可见,两个班整体成绩都呈偏态分布,试验班整体水平等级标准较高,大部分成绩向高分靠拢,优等(80分以上)占全班的65.7%。对照班优等占全班的33.8%。证明课前指导预习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符合布鲁姆的教学理论:“95.0%以上的学生只是学习速度的差异,在教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几乎都可以达到学习优秀。”
  三、小结
  高一的学生年龄还都比较小,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对学生搞好指导性课前预习非常重要。这其实是教师第一次间接地将新课内容呈现给学生,使其在大脑中留下初步印象,有利于在正式上课时再次接触、再次理解(即再次刺激大脑),从而使认知印象更深,极为适合我们人类认知的特点。从表2看,学生通过课前指导预习,达到学习优秀的比率有较大增加。成功的课前指导预习,可使教师在目标教学中能顺利地开启学生“学”的窗口,引导学生愉快地进入预定的学习轨道。否则,学生在正式课堂的教学中往往是“启而不发”,教师则只能“满堂灌”。从表1、表2中可看出试验班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一些,学生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与笔者进行互动。
  总之,在教学中,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课前指导预习它不仅带领学生减轻课堂压力,突破重点、消化难点,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而且还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能够提高学生们自身的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天金·学法指导中学习过程的指导·课程·教材·教法, 1994, (4): 26.
  [2]钟 锋·谈投影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功能·课程·材·教法, 1993, (3): 17.
  [3]孙握谦·问题定向法与床边教学结合在普外科教的应用·医学教育, 1994, (1): 24.
  [4]蔡定田·论“引疑—探究”教学法的意义与研究课程·教材·教法, 1993, (3): 37.
  [5]平颖贤.生物学教学.生物教学论2007,(8).
  [6]周洋, 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选择性注意研究.心理学报2007,(3).
  [7]沈政,林庶芝.青少年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
  [8]杨芳.中学生物学有效教学策略.生物教学论2007,(3).
  [9]刘恩山.中学生物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10]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