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述语文教学要突出语文味
【作者】 夏泽平
【机构】 四川省宣汉县老君乡中心校
【正文】 语文教学应牢牢把握语文特点,正确处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扎扎实实地提高语言文字的教学质量,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一、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特点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必须站在这个基点上,教者准确把握“语言文字”这一语文特点,学者才能扎扎实实掌握这个“工具”。新课程提倡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这里提倡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并不是不要知识传授。如果教语文而不突出语言文字教学,这样的学习还有价值吗?课文是经过编者精心筛选的,准确、形象、生动表情达意的范式和内容范本。所以,要让课堂的教与学回归到课文中去,让学生通过课文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及汉语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文这一工具。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地孤立地机械地进行,只有在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以至形成语言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把作者固化在文本中的实情实景展现出来,把编者编文本所包含的语文学习目标、任务、要求认真落实,把文本的字、词、句、段、篇落实好,只有抓住本色语文的基础,才是真正把握了语文的特点,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二、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语言工具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超,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段话中的“基本”与“还”对于正确处理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关系说得再明白不过。小学语文是基础课程,语文教学就要突出它的基础工具性,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因文悟道,接受思想教育,这才是真正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怎样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呢?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屣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语感的培养上下功夫。在语感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描绘的形象,体味语言传递的情感,理解语言表达的道理,从而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目标。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诵读吟咪,感受语言。在我国的传统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因此,语文教学就要通过“教读、练读、自读”,让学生在读中学习语言文字,感受语言的魅力。教读,即通过教师“范读、导读、引读、讲读、接读”等形式,教给学生读字、词、句、段、篇的具体方法和正确理解读物内容和意义的具体方法。“练读”,则是通过学生朗读、默读、美读,训练和强化读的能力,使学生达成由“读”到“读会”。“自读”,是学生通过“圈读”、“查读、、“精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2.揣摩咀嚼,品昧语言。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领悟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体昧,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体味语言关键要依托语境,解读语意。揣摩语言材料,深入理解含义。《月光曲》里写贝多芬走近茅屋时琴声突然停了,屋里传来了兄妹的对话。这段对话最后一句是妹妹说的话:“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其中“随便说说”就有必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体昧妹妹当时“既渴望听听贝多芬是怎样弹的,又不愿让没钱的哥哥难过”的矛盾心理。这样,既使学生感知了词句的丰富内涵,体会了人物的复杂心情,又能进行思维训练。
3.强化实践,培养语感。叶老认为“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持之以恒地强化学生的实践,才能让学生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将学生置于训练的主体地位,着力于“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就是在语文学习中,对文中的字、词、句、段等语文基础知识,多问“为什么这么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是什么?”或利用“换词、换句法”和“将心比心、换把椅子坐”的体验法,加强对文章语言文字和人物形象情感的感悟。动手实践就是多写多练。教师应经常引导督促学生将丈本中学到的知识,通过遣词造句、口语交际、写日记、读书心得或办黑板报、手抄报等种种形式加以实践,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丰厚他们自身的语言文字积淀,促进语感的形成。
总之,语文教育是工具性质的教育,在常规教学中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体味其中所蕴含着的精神元素,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就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的人生底蕴。
一、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特点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必须站在这个基点上,教者准确把握“语言文字”这一语文特点,学者才能扎扎实实掌握这个“工具”。新课程提倡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这里提倡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并不是不要知识传授。如果教语文而不突出语言文字教学,这样的学习还有价值吗?课文是经过编者精心筛选的,准确、形象、生动表情达意的范式和内容范本。所以,要让课堂的教与学回归到课文中去,让学生通过课文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及汉语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文这一工具。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地孤立地机械地进行,只有在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以至形成语言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把作者固化在文本中的实情实景展现出来,把编者编文本所包含的语文学习目标、任务、要求认真落实,把文本的字、词、句、段、篇落实好,只有抓住本色语文的基础,才是真正把握了语文的特点,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
二、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语言工具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超,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段话中的“基本”与“还”对于正确处理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关系说得再明白不过。小学语文是基础课程,语文教学就要突出它的基础工具性,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因文悟道,接受思想教育,这才是真正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怎样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呢?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屣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语感的培养上下功夫。在语感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描绘的形象,体味语言传递的情感,理解语言表达的道理,从而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目标。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诵读吟咪,感受语言。在我国的传统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因此,语文教学就要通过“教读、练读、自读”,让学生在读中学习语言文字,感受语言的魅力。教读,即通过教师“范读、导读、引读、讲读、接读”等形式,教给学生读字、词、句、段、篇的具体方法和正确理解读物内容和意义的具体方法。“练读”,则是通过学生朗读、默读、美读,训练和强化读的能力,使学生达成由“读”到“读会”。“自读”,是学生通过“圈读”、“查读、、“精读”,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
2.揣摩咀嚼,品昧语言。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领悟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体昧,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体味语言关键要依托语境,解读语意。揣摩语言材料,深入理解含义。《月光曲》里写贝多芬走近茅屋时琴声突然停了,屋里传来了兄妹的对话。这段对话最后一句是妹妹说的话:“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其中“随便说说”就有必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体昧妹妹当时“既渴望听听贝多芬是怎样弹的,又不愿让没钱的哥哥难过”的矛盾心理。这样,既使学生感知了词句的丰富内涵,体会了人物的复杂心情,又能进行思维训练。
3.强化实践,培养语感。叶老认为“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持之以恒地强化学生的实践,才能让学生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将学生置于训练的主体地位,着力于“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就是在语文学习中,对文中的字、词、句、段等语文基础知识,多问“为什么这么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是什么?”或利用“换词、换句法”和“将心比心、换把椅子坐”的体验法,加强对文章语言文字和人物形象情感的感悟。动手实践就是多写多练。教师应经常引导督促学生将丈本中学到的知识,通过遣词造句、口语交际、写日记、读书心得或办黑板报、手抄报等种种形式加以实践,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丰厚他们自身的语言文字积淀,促进语感的形成。
总之,语文教育是工具性质的教育,在常规教学中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体味其中所蕴含着的精神元素,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就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的人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