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少教多学,成就高效
【作者】 聂绪丽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上坝尾小学
【摘要】“少教”就是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主体;少教多学;优化教学
【正文】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学生因此而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实现少教多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学得愉快,让教师教得轻松。
一、以生为本,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就是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领悟,教师适时讲解、启发,为学生深入领悟做引导。教学不能单纯地教,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要突出一个“学”字。引导学生学得主动、得法,学出效果。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只要学生能学会的,就让学生去学;只要学生能动手的,就让学生去动手;只要学生能思考的,就让学生去思考;只要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去讨论;只要学生自己能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放手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再根据课堂反馈情况,有的放矢点拔总结,让语文课教学成为师生共享的过程,让语文课堂实现少教多学的双赢,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面对传统的“师道尊严”、“一言堂”、“满堂灌”教育,我们要敢于说“不”。新课程改革已推进多年,构建和谐有效课堂已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如何构建和谐有效课堂,使新课程要求下的三维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一项重大使命。然而,时至今日,看看我们的同事,还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已经熟知的东西,教师还在一丝不苟地讲解;应该让学生亲身体验的内容,却被老师一帮到底;需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内容,却被老师的标准答案代替……这一幕幕的场景,把学生当作容器,叫人头疼。新课程下的教育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自我实践活动的机会,搭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发展的教育平台,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已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为此,我们需要确立新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别具一格,做到:教得少一点——观察多一点;教得少一点——体验多一点;教得少一点——思维多一点;教得少一点——阅读多一点。每天读一点,每天写一点,收获多好点!
实施少教多学,教师要耐心、用心、细心辅导,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多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多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多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多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争取。
二、巧教精讲,画龙点睛
高效课堂的灵魂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相信学生是“师德”;解放学生是教育的使命;利用学生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头;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教活教材,需要巧教精讲。杜甫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学习课文,我们可以教会学生抓住题目作认认真真的破题。因为,“题”为额头,“目”是眼睛。题目是额头上的眼睛,足见题目的重要性。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题目虽小,却有丰富的内涵和作用,我们可从中预知文本的大意,感受语言的风格、文化的魅力。例如:在组织学习《将相和》时,我是这样破题的:“‘将相和’三字中,‘将’是‘将领’的意思,‘相’是‘宰相’的意思。‘和’是‘和好’的意思。文中‘将’、‘相’各指谁?既然‘和好’了,那他们原来有什么矛盾?他们间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请大家读课文,找答案,看谁找得又对又快。”这样一问一导,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带着问题去读书,互相讨论,互相补充,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发现优点,培养天才;发现缺点,培养庸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鼓励,表扬。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小路》时,引导学生围绕“那条肮脏的小路去哪了呢?”有个学生说“肮脏的小路害羞了,藏起来了。”听了这句话后,同学们都笑了。这孩子的想象太丰富了,于是,放弃预先的设计,围绕“肮脏的小路害羞了”进行追问,让学生展开“异想天开”的翅膀,进行想象,在收到惊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精讲、少讲,学生才能多学。“少教”,就是精心设计每课的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津津有味地与教师一起“探索”、“研究”,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发现”,学会知识。这种“少教”即“精教”、“精讲”。“少教”不是越少讲越好,而是讲在关键处,用在刀刃上。关键内容要讲深讲透,使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懂得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应用范畴以及与它相近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等。
三、寻求捷径,优化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艺术既需要熟练驾驭教材——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和技巧性的优化组合;又需要循序渐进的少教多学艺术——导入艺术、设计艺术、语言艺术、提问艺术、学习艺术,反思艺术等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趣味艺术,争取做到寓趣于教,寓教于乐,追求课开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
例如:《桂林山水》可这样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而桂林则是这个大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的山是那么奇,那么险,那么秀;那里的水是那么清,那么绿,那么静。谁到了那儿,都会被那奇特的风景所陶醉,被那美妙的景色所感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样导入,学生就会被桂林山水的美妙所吸引,同时也对桂林山水的主要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就会全身心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中去,投入到课文的阅读和景色的欣赏中去。
凡事均有秘诀,掌握捷径,才能化难为易。如巧记:“叮、吐、吵、呛、吃、吮、叫、呻、呼、哼”等都由口发出的,从“口”偏旁,其字意与“口”有关;“杉、枫、柏、松、杨、柳、榆、槐、桃、柞”等都是树木,从“木”偏旁的字与“木”有关;“蛄、虻、蚁、蚜、蝗、蝉、螂、蝶、蜂、蛾”等都是昆虫,从“虫”偏旁,其字意与“虫”有关,从这一角度去理解,会很快记住一大批汉字。
对语文基础知识,如修辞等的掌握,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捷径,帮助学生艺术地巧记。如这样巧记双关语:双重含义双关语,明说暗讲隐意指;含蓄幽默细品味,或是暗示或讽刺。
对课文的重难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地再现情境,突破教学的关键。如《草原》一文中“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句子中的“勾勒”、“渲染”这两个词语比较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这时可利用多媒体以动态的效果展示给学生,把中国画和工笔素描的作画过程维妙维肖地表现出来,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教师再稍作点拨,学生茅塞顿开。这样,原来枯燥的词语立刻鲜活起来,本来不易于用言语解释说明的也变得一目了然,同时,学生也通过形象的流动变化的画面充分地领略到了草原风光的美丽,并陶醉其间,回味无穷。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四、教活教材,多元学习
语文是万卷书,语文是万花筒,语文就是生活,语文知识丰富多彩……语文的范畴不只包含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写作之类简单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语文承载的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博大精深。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是多元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课堂教学可以比赛、可以游戏、可以辩论、可以唱歌、可以讲故事等,开展比赛、游戏、辩论等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如用猜谜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其效果远远好于常规方法。分组学习,小组竞赛,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协作精神,又造就了学生竞争意识,在你追我赶的学习中,学生轻松愉快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学习成了学生的快乐享受。辩论可以让学生尽展才智,锻炼口才,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从而不断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教活教材,注重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以致用,提高语文素养。如我组织学习《多彩的春天》时,实施多元化教学,既可以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开展班会,如:“我会唱春天的歌”、“我会背春天的诗”、“我会跳春天的舞”、“我会画春天的画”、“我会讲春天的故事”……又可以让学生寻找春天:“春天来了,我要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春耕的?”“春天来了,我们周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唱、跳、背、画、讲、看这些有趣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可以是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的。
总之,少教多学,要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见解的条件,多关注“学生会怎么想。”少教多学的语文课堂将成为学生求知、做人的乐园,成为师生施展个人魅力与才华的天地,少教多学的语文课堂将是充满人文气息、富有挑战与激情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建丽;少教多学,让灵慧之花绽放[J];现代阅读;2012.7;
[2]刘冬岩;“少教多学”的思想内涵与实践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3]汪惠迪;少教多学与生本教育[J];现代教育理论丛书;2007.9;
[4]张彦芬;小学高年级语文少教多学模式探究[J];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
[5]戴友红;基于少教多学理念下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导学,2012。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学生因此而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讨论,开展自主合作学习,实现少教多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学得愉快,让教师教得轻松。
一、以生为本,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就是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领悟,教师适时讲解、启发,为学生深入领悟做引导。教学不能单纯地教,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要突出一个“学”字。引导学生学得主动、得法,学出效果。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只要学生能学会的,就让学生去学;只要学生能动手的,就让学生去动手;只要学生能思考的,就让学生去思考;只要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去讨论;只要学生自己能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放手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再根据课堂反馈情况,有的放矢点拔总结,让语文课教学成为师生共享的过程,让语文课堂实现少教多学的双赢,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面对传统的“师道尊严”、“一言堂”、“满堂灌”教育,我们要敢于说“不”。新课程改革已推进多年,构建和谐有效课堂已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如何构建和谐有效课堂,使新课程要求下的三维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一项重大使命。然而,时至今日,看看我们的同事,还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已经熟知的东西,教师还在一丝不苟地讲解;应该让学生亲身体验的内容,却被老师一帮到底;需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内容,却被老师的标准答案代替……这一幕幕的场景,把学生当作容器,叫人头疼。新课程下的教育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自我实践活动的机会,搭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发展的教育平台,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已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为此,我们需要确立新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别具一格,做到:教得少一点——观察多一点;教得少一点——体验多一点;教得少一点——思维多一点;教得少一点——阅读多一点。每天读一点,每天写一点,收获多好点!
实施少教多学,教师要耐心、用心、细心辅导,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多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多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多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多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争取。
二、巧教精讲,画龙点睛
高效课堂的灵魂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相信学生是“师德”;解放学生是教育的使命;利用学生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头;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教活教材,需要巧教精讲。杜甫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学习课文,我们可以教会学生抓住题目作认认真真的破题。因为,“题”为额头,“目”是眼睛。题目是额头上的眼睛,足见题目的重要性。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题目虽小,却有丰富的内涵和作用,我们可从中预知文本的大意,感受语言的风格、文化的魅力。例如:在组织学习《将相和》时,我是这样破题的:“‘将相和’三字中,‘将’是‘将领’的意思,‘相’是‘宰相’的意思。‘和’是‘和好’的意思。文中‘将’、‘相’各指谁?既然‘和好’了,那他们原来有什么矛盾?他们间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请大家读课文,找答案,看谁找得又对又快。”这样一问一导,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带着问题去读书,互相讨论,互相补充,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发现优点,培养天才;发现缺点,培养庸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鼓励,表扬。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小路》时,引导学生围绕“那条肮脏的小路去哪了呢?”有个学生说“肮脏的小路害羞了,藏起来了。”听了这句话后,同学们都笑了。这孩子的想象太丰富了,于是,放弃预先的设计,围绕“肮脏的小路害羞了”进行追问,让学生展开“异想天开”的翅膀,进行想象,在收到惊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精讲、少讲,学生才能多学。“少教”,就是精心设计每课的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津津有味地与教师一起“探索”、“研究”,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发现”,学会知识。这种“少教”即“精教”、“精讲”。“少教”不是越少讲越好,而是讲在关键处,用在刀刃上。关键内容要讲深讲透,使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懂得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应用范畴以及与它相近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等。
三、寻求捷径,优化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艺术既需要熟练驾驭教材——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和技巧性的优化组合;又需要循序渐进的少教多学艺术——导入艺术、设计艺术、语言艺术、提问艺术、学习艺术,反思艺术等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趣味艺术,争取做到寓趣于教,寓教于乐,追求课开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
例如:《桂林山水》可这样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而桂林则是这个大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的山是那么奇,那么险,那么秀;那里的水是那么清,那么绿,那么静。谁到了那儿,都会被那奇特的风景所陶醉,被那美妙的景色所感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样导入,学生就会被桂林山水的美妙所吸引,同时也对桂林山水的主要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就会全身心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中去,投入到课文的阅读和景色的欣赏中去。
凡事均有秘诀,掌握捷径,才能化难为易。如巧记:“叮、吐、吵、呛、吃、吮、叫、呻、呼、哼”等都由口发出的,从“口”偏旁,其字意与“口”有关;“杉、枫、柏、松、杨、柳、榆、槐、桃、柞”等都是树木,从“木”偏旁的字与“木”有关;“蛄、虻、蚁、蚜、蝗、蝉、螂、蝶、蜂、蛾”等都是昆虫,从“虫”偏旁,其字意与“虫”有关,从这一角度去理解,会很快记住一大批汉字。
对语文基础知识,如修辞等的掌握,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捷径,帮助学生艺术地巧记。如这样巧记双关语:双重含义双关语,明说暗讲隐意指;含蓄幽默细品味,或是暗示或讽刺。
对课文的重难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地再现情境,突破教学的关键。如《草原》一文中“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句子中的“勾勒”、“渲染”这两个词语比较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这时可利用多媒体以动态的效果展示给学生,把中国画和工笔素描的作画过程维妙维肖地表现出来,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教师再稍作点拨,学生茅塞顿开。这样,原来枯燥的词语立刻鲜活起来,本来不易于用言语解释说明的也变得一目了然,同时,学生也通过形象的流动变化的画面充分地领略到了草原风光的美丽,并陶醉其间,回味无穷。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四、教活教材,多元学习
语文是万卷书,语文是万花筒,语文就是生活,语文知识丰富多彩……语文的范畴不只包含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写作之类简单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语文承载的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博大精深。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是多元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课堂教学可以比赛、可以游戏、可以辩论、可以唱歌、可以讲故事等,开展比赛、游戏、辩论等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如用猜谜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其效果远远好于常规方法。分组学习,小组竞赛,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协作精神,又造就了学生竞争意识,在你追我赶的学习中,学生轻松愉快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学习成了学生的快乐享受。辩论可以让学生尽展才智,锻炼口才,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从而不断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教活教材,注重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以致用,提高语文素养。如我组织学习《多彩的春天》时,实施多元化教学,既可以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开展班会,如:“我会唱春天的歌”、“我会背春天的诗”、“我会跳春天的舞”、“我会画春天的画”、“我会讲春天的故事”……又可以让学生寻找春天:“春天来了,我要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春耕的?”“春天来了,我们周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唱、跳、背、画、讲、看这些有趣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可以是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的。
总之,少教多学,要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见解的条件,多关注“学生会怎么想。”少教多学的语文课堂将成为学生求知、做人的乐园,成为师生施展个人魅力与才华的天地,少教多学的语文课堂将是充满人文气息、富有挑战与激情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建丽;少教多学,让灵慧之花绽放[J];现代阅读;2012.7;
[2]刘冬岩;“少教多学”的思想内涵与实践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3]汪惠迪;少教多学与生本教育[J];现代教育理论丛书;2007.9;
[4]张彦芬;小学高年级语文少教多学模式探究[J];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
[5]戴友红;基于少教多学理念下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导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