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之我见

【作者】 张三兰

【机构】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蒙村镇中心小学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的问题,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兴趣;激发学生
【正文】
  一变换激趣激发求知欲望;二学习主体张扬个性风采;三课外阅读体验学习乐趣;四组织教学激发兴趣;五实践活动激活乐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师长教师。这就是说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和去摸索,所以古今中外的教导家无不看重兴趣在智力开辟中的感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谓教学的艺术性,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更不是搞“花架子”,而是在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小学语文趣味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一)变换激趣激发求知欲望  
  好玩和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自制力也差,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要想使小学生能保持一定时段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学生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各种适合于他们的学习形式,不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是促进他们学习的重要措施。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变换激趣方式,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风趣的课堂气氛,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引起并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导入诱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者如能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果。通常的导入方法有: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实物导入、音乐导入、对比导入等。如教学《云房子》一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见过的房子形状、颜色等等,然后用多媒体演示云房子,让学生猜猜那是什么房子,看过之后的感觉是什么?最后告诉学生那些美丽的房子全都是小鸟们造出来的,这样就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出新课文的学习。试想,如果一开始就在黑板上写出这篇课文有哪几个生字,应该怎么读、怎么写,然后就让他们练习朗读课文,这样肯定不会引起他们对课文的兴趣,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2.设疑激趣  
  课堂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一些平时不善发言的学生不是不会发言,而是老师未能拨动他们的心弦。只要“疑”设到学生的“动情点”、“兴奋点”上,他们便会不由而发,不能不发,发而后快。在这一思维流程中,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也会随之迸发。  
  3.游戏增趣  
  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有效开展。游戏学习能让学生忘记自己在学习,而恰恰在这种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忘我投入状态中,学生记忆、领会或创造了大量的知识。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这课时,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童话故事情节,从而调动学生情感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此外,还可开展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可以说与课文的作者或人物有关的小故事;可以辩论课堂上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唱一些文学作品相通的经典歌曲;更可以让学生编演课本剧,共同探讨一下戏剧表演,感受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主体张扬个性风采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要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是课堂教学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讲,脑子思考,这样才会使书上的知识融汇到他们的思想中去,真正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也才会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步增强学习的兴趣。例: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课的二、三自然段时,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自读的基础上尝试画丹顶鹤,并且分组交流说说“你画的丹顶鹤是什么样的?”接着出示课件,请学生找到“引吭高歌”和“展翅飞翔”的丹顶鹤,并把它们美的姿态读出来。最后由学生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比赛读。在这一环节中,我依旧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以画促读,把抽象的文字化为具体的形象,体现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接着以说促读,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审美经验和认知水平。最后的美读课文,更加深了学生对美的体验。学生始终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感悟,在自我发现、相互交流中理解知识,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张扬。  
  三、课外阅读体验学习乐趣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时,我除了经常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勤奋好学的名人故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书之外,还每周为学生安排一节“读讲活动课”。活动课中,学生“读”自己在课外看到的文章,讲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半个学年下来,全班同学都能轮到一次读讲机会。通过这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学生独立思考,引导他们质疑问难。自主学习和探究。如每个语文园地里设立“我的发现”,不断地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一些字、词、句的规律。我采用了分小组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在学习和讨论中发现了可以用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认识汉字。我又采用了展示合作学习成果的方式,启发学生发现不同偏旁的字有不同的意思。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发现,评议探究,懂得了一样新的知识或学习方法,那种喜悦的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脸上。
  四、组织教学激发兴趣
  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正是出现在他们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时候。兴趣可以推动学生去认识世界,探求知识。它是一种潜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易于集中注意力,保持学习的热情,从而积极地认知和记忆。因此,我根据儿童的特点和教材的特色,设计出一个个有趣的、好玩的学案,吸引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如第一册的《比尾巴》,我创设了生动形象的情景——游动物园,一开始,就在引入中说“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动物园参观,看,动物园里可热闹了!动物们正在进行比尾巴大赛,老虎大王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做小裁判。我们班的小朋友呀,可要认真地看,认真地评。”短短的几句话就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情景中,她们的心就动起来了,精神也集中了,学习兴趣浓浓的。在学生理解了课文之后,学生的精力出现了一个疲劳期,这时候,我适时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猜尾巴,接尾巴”:先是一个诱人的导语:“咦!动物园那边怎么这么吵?原来有些动物的尾巴不见了,我们帮它们找回来好吗?”接着随着课件播放动物的叫声,又出现了一只只与课后练习题相应的动物和它们的尾巴分离图,让学生猜一猜,画一画。就是凭借着有声有色的图片,加上会动的课件。学生的兴趣又回来了,而且出现了一波波的高潮。就这样,通过我用心的设计和组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语文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语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采用趣味教学,结合五彩缤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整个语文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局面,从而使学生学习语文趣味横生,兴趣盎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灵活运用,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一门“愉快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