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质疑的生成

【作者】 樵英利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二小学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本文通过对我教学碰到的数学问题探讨思考与分析,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并提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与学生学习数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质疑
【正文】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缺乏实际经验,往往感到数学很难学,枯燥无味,缺乏兴趣,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变抽象为具体,从具体中体现美,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感受数学美,使学生会提问敢提问,进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思维和能力,从根本上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数学题引发质疑】:
  某次数学课上,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道题:一个苹果和一个梨重260克,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重220克,梨和橘子重200克,请问苹果,梨和橘子各重多少克?
  按照我的逻辑,这样的题很好理解,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学生讲了起来:根据该题前二个条件,可计算出两个苹果和一个梨及一个橘子的总重量,即260+220=480(克),然后根据该题的最后一个条件,可计算出苹果的重量,即480-200=280(克),由于280克是两个苹果的重量,由此可算出一个苹果的重量,即280÷2=140(克),最后由此可得出该题的全解!按说该题到这里没有什么问题,可当我在计算苹果的重量时,台下的学生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一个苹果的重量是140克呢?我给他们耐心地解释,这是因为两个苹果的重量是280克,因此可算出一个苹果的重量是140克。我想可能是学生没有仔细听,再次解释了一边,可是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们又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不是120克和160克,或者200克和80克等等呢?你怎么就那么确定是140克呢?
  “根据题中的条件算出来!”我有些恼火,以为这些学生是故意跟我作对,正要发火,可这些学生又一个问题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两个苹果重280克,我们又没有见过一模一样的苹果!怎么就能断定一个苹果的重量是140克呢?”学生说话的声音很轻,但仍清晰地传到了我的耳朵,我被学生这个问题给难住了,我当时站在讲台上足足沉默了三分钟,看着台下闪亮的眼睛我在想:是啊?我怎么能确定苹果的重量就是140克而不是他们所说的那么多克呢?
  这个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停留了约五分钟后,我才明白:问题出在题目上!这个题中说到一个苹果......一个苹果......,并没有说这两个苹果是相同的。刚拿到题的时候,我想当然的将“一个......,一个......”这个条件中的苹果理解成同一个苹果,这样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苹果的重量,而在这些学生的眼中,他们显然将这个条件中的苹果理解成任意的一个苹果,这样就算是我们知道了两个苹果的重量是280克,也无法算出其中一个苹果的重量。
  课后回想,我十分感慨,也和同事谈及,当然同事们的理解和我的理解是相同的,然而在听了我耐心的解释后,同事才发现原来学生的理解也没有错,是我们想当然的理解成这样的。
  为什么老师和学生(抑或是成人和孩子)对同一道题的理解会出现这样的偏差呢?
  我想不外乎三点:一是该题在语言表达上确实存在逻辑问题,往小了说,它可能造成我们不必要的困惑,即对同一道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从而得出不同的答案,就如我所遇到的情况!往大了说,它可能在社会生产生活中造成潜在的重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二是我们想当然的固定思维模式,它很可能造成我们对事物,对问题产生片面的看法,从而影响我们正确地去认识事物和问题;三就是数学题目脱离了生活实际。
  或许我们可以将该题做如下变动:一个苹果和一个梨重260克,这个苹果和一个橘子重220克,这个梨和这个橘子重200克,问苹果,梨和橘子各重多少克?
  【题后的深层思考】:
  综合上面,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培养学生与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
  一、学好语文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也许你曾有过这样的体会:有的学生计算题会做了,可一碰到应用题就一窍不通;有的学生把法则、口诀等背得滚瓜烂熟,可一到做作业、考试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也做不出来;有的学生想默写一句短短的定律、法则却错字连篇;有的学生想读一道篇幅并不长的题目却断断续续地读得满头大汗,还是表达不清题意……
  如果一个学生连一道题的题目都读不出来,或者读得断断续续,那表示他对那些字根本就是掌握得不熟练,还怎样来理解题意,更别说解题了。由此可见,学生学好语文对学好数学是多么的重要,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是如此的紧密。我们数学教师在抓数学这门学科的时候是否也应该帮忙抓一抓语文学科的学习呢?而语文老师在抓语文学科的教学时是否也要帮忙抓一抓数学学科的学习呢?
  二、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把抽象的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但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
  例如在教学《千米》时教师带领学生去操场上跑几圈感受下一千米的具体长度,才能真正让学生深入理解这块知识;再如四年级学习《乘法分配律》,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入的“班内一位同学去超市里买21本笔记本,每本的价格是12元,如何尽快算出要付的钱?”,部分同学可能知道,先算20本价格,再加另外一本的价格,其实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包括在菜场里很多斤两问题我们学生家长也时常用到。当在做一些类似乘法分配律的数学问题时,如果学生能联系生活中的例子作为理解记忆,效果可能更加明显。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学会将数学与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要经常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思考实际遇到的一些问题,将数学学习从书本转到生活中去,这样就会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感觉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并从数学学习中真正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从而一生受用。
  数学课本中的内容都紧密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接受思维训练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美。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心理学家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的美。”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耐心地倾听并投以信任、赞许的目光,并用“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的问题问得很好!”“很有自己的见解!”等亲切、肯定的话语给予热情的鼓励,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面对学生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有耐心、正确引导,呵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无论问题的价值高低,都要加以鼓励表扬。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对学生质疑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的意识与习惯,让学生乐于提问题,敢于提问题。例如训练可以采用:1、开展“每日一问”的活动。有的学生因为性格内向,即使有问题也不敢发问,有的则因课内时间紧,没有机会发言。针对这些情况,可以要求每位学生备一本质疑本,对每天所学的知识设计或提出一个问题,在课堂上老师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心中的“问号”。2、开展评比“提问小能手”的活动。一个月评比一次,问题提得多且质量高的,可获得“提问小能手”的称号。目的在于鼓励那些平时能主动质疑问难的同学;同时,鼓励全班同学学习他人善于提问的妙方,乐于提问。学会在数学学习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为本”,教师要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问题”伴随学生快乐地踏上学习的新征途。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不只是供教师教学的唯一资源。我们应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实际灵活使用教材,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课本进行改革、剪裁。我认为每一节课,提问是创新的开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质疑”。教师要从应试教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深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江静晨.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温岭日报,2014年07月09日第4版
  [2]杨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培养问题意识[J].教学交流, 201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