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议初中政治活动课教学

【作者】 彭小康

【机构】 贵州省石阡县汤山镇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政治活动课教学,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活动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注重活动课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初中政治;活动教学;教学实践
【正文】
  现行的初中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育的转轨。由于活动课是一门正在探索过程中的新型课程,因此,重视活动课就是重视能力的培养,对于政治老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一、活动形式要多样化
  例如九年级政治教材共设计了16项活动内容,有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用教材中的理论或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如第一课的“收集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第三课的:“根据国家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采取自制或识读图表等方式,归纳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资源颁布的概况、环境形式的表现”;第四课的“根据切身经历,结合有关资料,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题,发表各自的见解”。有的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或访问,用掌握的事实,说明理论、观点。
  二、活动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初中政治活动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触及到三个代表、“中学生上网热”、“国际形势”、“面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问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也使思想政治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思想政治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的竞争实际就是创新性人才的竞争。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是教学理论与实践变革的必然趋势。如何使学生从应试教育走出来,全面提高素质,是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活动课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九年级政治活动课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在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五、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实践
  思想政治活动课是一门新型课程,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就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总结和提高。
  1、思想上高度重视。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九年级政治课程改革的最亮丽的风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此外,每一单元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2-3个活动。要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缺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大量出现在中招考试的考卷上,如西部大开发、环保等。这些试题的能力,这是学科知识教学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设置活动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中考改革的需要。基于以上的原因,教师、学生对活动课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教师智谋指导。活动课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活动课上应是一个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解释疑难;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应启发学生的思维,介绍方法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既不能代替学生活动,又不能放任自流,袖手旁观。
  3、转变学习方式。活动课的设置就是要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九年级政治活动课的实施中,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六、实践过程须解决的一些问题
  1、人们对活动课缺乏认识。活动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但在目前的外学压力下,它的存在以引起其他任课教育、家长的疑惑。毕竟,上活动课要占用课程时间甚至课余时间。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能力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或有先发育智力,后培养能力的想法。对此,除了依赖加大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宣传,还要依靠于教师在活动课这一课题上多探索、多总结,让人们逐渐认识活动课的重要性。
  2、活动课的开展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分组讨论要求该课堂隔离于其他班级,避免干扰和被干扰。还要求有较大的教室,便于教师巡视,随时解决他们的疑问。但现有的教室数量、大小等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影响了活动的质量。
  3、活动课的逻辑结构需要改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学生由过去从学科的概念、规律的开始学习转变为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首先应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收集资料并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形成对问题的解释。而九年级政治课总是先给出理论方面的阐述,然后呈现一些典型资料或事例加以论证,最后才让学生活动。这种逻辑结构不符合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规律,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容易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材给出的理论范畴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总之,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以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进入学科课程还是第一次,体现了编写者敏锐的时代意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勇于突破陈规的过人胆略,也是我国课程和教材史上的重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