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初探
【作者】 冯成伟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草海镇东山小学
【摘要】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枯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人物美,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关键词】审美教育;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人物美
【正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他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利用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美感因素,积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运用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能力。
一、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写,注重撷取古今中外文学之精华,文词优美、意境深远。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揣摩、欣赏、品味文本语言文字的美,辨析文章语言风格,品味其中丰富的意蕴,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王维的《使至塞上》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诗人以朴素自然的语言,粗犷的笔触勾勒出广袤无垠的塞外奇特壮丽景色。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塞外奇异风光和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之情。因此,教学时我引导同学们多角度品味语言,在推敲、欣赏中感悟诗的意境,感知作者的情感,品味语言的恬淡优美。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让抓住“大”、“孤”、“直”、“长”、“圆”等词语反复推敲、咀嚼、品味。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 “大”字。边塞荒凉,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一个“长”字写出了黄河一览无余;一个“圆”字,使“落日”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又把诗人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这样,在反复推敲、细细品味中感受到了文本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韵味之美,激发了学习兴趣、审美情趣,感悟到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注重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为主要形式,以入境悟情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文本意蕴,领略文本的情韵,体会作者的情感。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小说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情感,小说人物的心中激荡着一种情感。尤其是结尾部分:“我的朋友们啊,”他说……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这是一幅多么感人肺腑的场景啊! 怎样才能让学生进入文本的意境,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感情呢?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教室外,德国占领者的嘈杂声,此起彼落,教堂的钟声,报告着最后一课的最后时刻;教室内,韩麦尔先生默默不语,只用手一指,宣布这最后一课的结束。接着,我深情地诵读着,渐渐地,全班同学跟着读,一遍又一遍,师生共同读着、想着,如同置身于这“最后一课”之中,仿佛看到了先生内心深处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巨大悲痛和对自己民族的无比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深深眷恋,我们和韩麦尔先生和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三、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驰骋想象的风帆,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从而获得畅神悦志的审美快感。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篇著名的散曲作品,诗人以精妙的构思和极其凝练的语言勾画出多幅优美的、韵味深远的画面,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教学时,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对曲中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夕阳等具体的、有形可感的事物展开联想和想象,诗中描绘的“枯藤”、“老树”、“小桥”、“流水”、“人家”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几幅美丽图画自然地在脑海中展现出来,形成立体的画面。这样,通过想象和联想,拓宽了思维的空间,学生体验到了文本意境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诗意就如画卷般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渗透学生的心灵。
四、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刘叔成在《美学基本原理》中说:“一部作品,如果没有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只是图解某种政治思想或道德观念,那么,不论他表达的思想观念多么正确、深刻,也不能是美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住作者倾注在人物形象中的情感,在不断地对比、揣摩、理解、体验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唤起感情的共鸣,领悟其精神的道德力量。
鲁迅的小说《故乡》,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前后的不同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刻画,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所带来的一些社会弊端。闰土形象的塑造可谓是精雕细刻和独具匠心,人物形象达到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统一。
因此,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外貌、动作、神情、语言的描写,将少年闰土的活泼健壮,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生机勃勃、质朴灵活,有智有勇,热情、纯真与中年闰土的苍老憔悴,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进行对比。这样通过对人物的外表和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的前后变化的相互比较,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枯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人物美,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他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利用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美感因素,积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运用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能力。
一、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写,注重撷取古今中外文学之精华,文词优美、意境深远。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揣摩、欣赏、品味文本语言文字的美,辨析文章语言风格,品味其中丰富的意蕴,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王维的《使至塞上》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诗人以朴素自然的语言,粗犷的笔触勾勒出广袤无垠的塞外奇特壮丽景色。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塞外奇异风光和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之情。因此,教学时我引导同学们多角度品味语言,在推敲、欣赏中感悟诗的意境,感知作者的情感,品味语言的恬淡优美。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让抓住“大”、“孤”、“直”、“长”、“圆”等词语反复推敲、咀嚼、品味。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 “大”字。边塞荒凉,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一个“长”字写出了黄河一览无余;一个“圆”字,使“落日”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又把诗人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这样,在反复推敲、细细品味中感受到了文本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韵味之美,激发了学习兴趣、审美情趣,感悟到文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注重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为主要形式,以入境悟情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文本意蕴,领略文本的情韵,体会作者的情感。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小说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情感,小说人物的心中激荡着一种情感。尤其是结尾部分:“我的朋友们啊,”他说……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这是一幅多么感人肺腑的场景啊! 怎样才能让学生进入文本的意境,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感情呢?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教室外,德国占领者的嘈杂声,此起彼落,教堂的钟声,报告着最后一课的最后时刻;教室内,韩麦尔先生默默不语,只用手一指,宣布这最后一课的结束。接着,我深情地诵读着,渐渐地,全班同学跟着读,一遍又一遍,师生共同读着、想着,如同置身于这“最后一课”之中,仿佛看到了先生内心深处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巨大悲痛和对自己民族的无比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深深眷恋,我们和韩麦尔先生和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三、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驰骋想象的风帆,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从而获得畅神悦志的审美快感。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篇著名的散曲作品,诗人以精妙的构思和极其凝练的语言勾画出多幅优美的、韵味深远的画面,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教学时,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对曲中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夕阳等具体的、有形可感的事物展开联想和想象,诗中描绘的“枯藤”、“老树”、“小桥”、“流水”、“人家”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几幅美丽图画自然地在脑海中展现出来,形成立体的画面。这样,通过想象和联想,拓宽了思维的空间,学生体验到了文本意境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诗意就如画卷般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渗透学生的心灵。
四、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刘叔成在《美学基本原理》中说:“一部作品,如果没有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只是图解某种政治思想或道德观念,那么,不论他表达的思想观念多么正确、深刻,也不能是美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住作者倾注在人物形象中的情感,在不断地对比、揣摩、理解、体验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唤起感情的共鸣,领悟其精神的道德力量。
鲁迅的小说《故乡》,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前后的不同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刻画,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所带来的一些社会弊端。闰土形象的塑造可谓是精雕细刻和独具匠心,人物形象达到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统一。
因此,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外貌、动作、神情、语言的描写,将少年闰土的活泼健壮,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生机勃勃、质朴灵活,有智有勇,热情、纯真与中年闰土的苍老憔悴,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进行对比。这样通过对人物的外表和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的前后变化的相互比较,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枯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人物美,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