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作者】 夏滕滕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正文】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是所有学科中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其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一直让许多教师头疼的一件事。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那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使学生乐于写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打消写作的畏惧感,让学生知道写作是一件极平常的事情,只不过是把自己与人交流想说的话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而已。其次,要通过一定的写作活动,给学生以成就感。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公开给别人阅读,或诵读给人听,得到别人的肯定。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练习时不宜规定太多的条条框框,对学生的文章不必吹毛求疵,责备求全,在不跑题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发挥,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要认真研究每位学生的文章,找出各自的特色,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许,主要方式可以是教师的批语肯定,也可以是举行学生的作文交流、朗诵会。
  二、引导学生重视积累
  俗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纵观近年来被大众称道的高考满分作文,我们不难发现: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与积淀,是不可能写出意蕴深厚文字优美的作文的。那些在作文上取得优秀成绩的考生,靠的并不仅仅是灵感的瞬时爆发和所谓的才情,而是平时博览群书,对生活详细的观察和思考。从书本和生活汲取的养分在其内心积聚沉淀,当看到一篇作文题目时,大脑便能够迅速的组织信息把自己的积淀提取出来,转化成优美感人的文字。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呢?我觉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够很好的解答这个问题。读万卷书,就是引导学生。平时要求学生多读一些文情并茂的千字文,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时文选粹及散文大家的专辑,并力争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对优美词句及逸事典故抄下来并牢记住,进而成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另外,教师应该收集素材,把近年来高考优秀范文和一些著名作家诗人的文段印刷发给学生让其诵读。古人说得好:“不观千剑无以识器,不操百曲无以知音。”这是广泛涉猎的好处。行万里路,是一种抽象的说法,就是让学生多接触社会,见识不同的人、事和风景,在生活中砥砺自己的心智,让自己对生活形成积极,完善的评价体系。作文的考核无非就是考察学生对待生活的态度与观念,“万里路”过后,相信学生已经有了满腹的感想,当看到作文题目时,富于真情实感的文字便会自然流露出来。
  三、力求有序,注重技法
  某些学校现行作文教学的弊端,就是作文的无序化。教师随意出题,学生盲目写作。其是针对教学大纲的哪一点,要达到何种训练效果,学生昏昏,教师也未必了然。日复一日,长期低层次机械性的写作训练,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为改变这一弊端,我尝试实施“网络一体化”作文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谓“网络一体化”作文教学,就是把中学作文教学看作一个整体,把教学目标分解到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使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循序渐进,学有所得,写有所获。如在高一阶段,我尝试让学生以“随笔形式”写作,不求成文,但求文笔生动,书写规范,目的是激活学生思维,打好基本功,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及表达能力,也即追求实现大纲要求的“文采”这一目标。高二阶段,重点让学生练习不同类型的记叙文,注重记叙文的情节构思结构安排等,力求实现“结构完整,构思精巧,意境深远”的大纲要求,并鼓励学生创新,富有个性,这也是整个作文教学的重心所在。高三阶段,主要训练学生的议论文和应用文写作,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复习,做好作文考前的指导,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冲刺高考”。
  在力求作文教学有序的前提下,教师还要认真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范文引路,巩固迁移”的教学方法。所谓“范文引路”,就是师生共同搜集一些精美文章,在课堂上师生一同鉴赏,赏其语言,品其技巧,然后让学生有意识地吸收借鉴,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这样读写结合,以读带写,有仿入门,有法可鉴,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巩固迁移”,就是通过一段练习学生熟练掌握了某种格式后,教师因势而导,鼓励学生“同中求异,同中求变”,写出更多的富有个性的丰富多彩的文章来。
  四、强化练习,点面结合
  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由知到行的过程。任何完美的理论若不同实践结合起来也是徒劳而无益的。因此,我把“强化练习,点面结合”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重要有效手段付诸教学之中。“点”就是由学生自己命题,自由写作的文章;“面”就是配合教师“作文网络”而进行的有条件限制的学生作文。为此,我一改原来两周作一次文的做法,要求学生“每周一小文,两周一大文”,“小文”即“点”,“大文”即“面”。为了使学生思想活跃,文路畅通,取材广泛,能保持高昂的写作兴趣而不感到厌倦,我坚持利用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给学生“通报”当日的“社会新闻”,使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同时在班内创办“手抄报”等第二课堂,择优发表学生习作,适时对学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这些措施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班内形成人人爱好写作、人人参与写作的良好氛围。
  总之,作文教学要切合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学生乐于表达,乐于作文,让写作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