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作者】 宋月华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铺子湾镇小学校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小学生作文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小学生作文是小学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学生们一谈到写作文,他们都很害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这正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感到最棘手的一大难题。
  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然而,小学生作文水平提不高、害怕作文。通过我多年教学的总结,我觉得学生认为作文难主要有几点原因:(1)不细心观察生活,培养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2)没有丰富的语言储备,缺少基本的表达方法;(3)习作内容、形式等限制了学生的思维。(4)他们感到没有素材可写,或者有了素材但由于平时好词好句积累的量较少而感到无话可写。(5)缺乏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在这几年的写作教学中注重做到以下几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首先要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症”
  现在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拿到作文题目无从下手,面露愁色。其实写作并不难,只要你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行了。为了能在生活中轻松自如地表达内心、与他人交流,为了掌握一项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重要本领,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先从习作考试练习,循序渐进,慢慢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比如说,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时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作文变成了铅字,漂亮、工整地从打印机打出,再配上美丽的、富有联想的插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互相借阅、讨论、评议,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三言两语的流水帐”教师也不要责备求全,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于上青天”,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三、掌握写作的技巧
  1、学会观察
  学生的生活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活泼而富有生命力。可是一写作文就惊人的相似,原因就是学生有生活但缺少观察,许多美妙的事物就因为学生“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和学生“擦肩而过”。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抓住写作时机,创设写作情景,指导学生对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客观的描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想、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去获得自己以前没有的感受。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体验到的就是对生活的积累,就是写作的材料。
  2、学会积累
  作文的真谛是在厚实的积累下,迸发灵动的火花,写出与众不同的文字。教学实践中,读者学生的作文,觉得语言生硬,言不达意,更有甚者,通篇都是大白话,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比如,从书中积累,多阅读,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范文不少都是语言优美、立意深远、结构严谨的佳作。也可以从课外书中获得素材。除了从书中积累,还要善于从生活中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各地有各地的语言特色,尤其民间流传的谚语、歇后语甚至是外来译音词都是语言中的精华,积累起来,为我所用,文章语言自然就丰富了。
  3、学会运用
  勤能补拙,练能生巧。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非常灵活。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当然,引导学生写日记,关键是激发兴趣,启发自觉,一般不宜把日记作为必须完成的作业来布置。要使日记成为学生生活上的乐事,让学生想写、爱写。这样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笔的热情就能经久不衰,习惯成自然了。学生习惯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写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到那时,无论写人、记事或写景的记叙文,都会有血有肉,生动具体。还可以坚持写读书笔记,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总之,在作文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在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水平。
  总之,作文教学之路毕竟是艰难的。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从备课入手、指导从点滴抓起,重视作文的评改,多给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相信学生一定胡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克服学生对写作害怕的情绪,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