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物理教学中物理学史的渗透

【作者】 李春生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第一中学

【摘要】将物理学史应用到中学物理教学课堂中,常常被忽视、忽略了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即使在课堂上有所提及也只是轻描淡写,在引入方面没有形成鲜明的理念。本文从物理学史渗透的必要性及意义、怎样渗透及渗透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三个方面,由点带面的进行讨论,与大家共享。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物理学史;合理渗透;科学
【正文】
  一、必要性及意义 
  所谓的物理学史渗透于教学中,就是将物理学相关的历史知识(如:相关的科学家简历、物理定律发现过程等)与物理知识一块讲授。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注意到有关物理学发展的历史知识更多地贯穿、融入物理教材中。同时也是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选择题,初中教材中,间接或直接涉及到物理学史的内容达50多处,高中物理教材涉及到的也近50多处。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探索物理科学的方法和能力及系统掌握物理知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很多教师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给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并能应用这些物理知识进行解题、考试就已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认为在课堂上讲述物理学史浪费时间得不偿失。因此,教师往往按照知识内容的简捷方式和程序从几个基本原理出发,运用数学演绎手段,逻辑地推演出各个具体定理和结论。“好了,由于时间关系,这部分关于对物理学家的介绍,同学们感兴趣就自己回去看一下吧!”或者以此相近的话在教学中屡见不鲜,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抹杀了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的佳机。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缩短学习认识过程,可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是,这在教学体系中真正认识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曲折却被抹杀了。结果给学生造成科学理论“直线发展”的错觉,并失去对物理的的更多兴趣,同时也泯灭了学生的创造天赋。可想而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入物理学史意义重大。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物理概念定理,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一种熏陶。因为物理学史记载的是物理学发展的详细过程,物理学家传奇的一生和他们高尚的情操。对此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在物理教学里面充分利用物理学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合理渗透 
  1、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渗透。
  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表现出自觉性、主动性。才能在学习中发扬开拓和探索精神,以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把生活、生产劳动中发生的现象、问题与教材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现实意义;还须把历史引入教学中。把科学理论的建立,科学的发展过程,科技发明对人类发展的贡献用生动的事例展示给学生,并了解物理学家们的生平和一些传奇故事,各学派间的争端以及尚未解开的物理课题。这样一来就能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电流磁效应”时我们不防回顾一下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于1820年4月某次报告会上的那一偶然而又伟大的发现,大家不禁感叹于奥斯特绝好的机遇。可我们要知道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有良好的机遇,就看你能否很好的把握住。而奥斯特的成功则得益于其浓厚的兴趣和不懈的努力。他把一条非常细的鉑导线放在一根用玻璃罩罩着的小磁针上方,接通电源的瞬间,发现磁针跳动了一下。在一跳使有心的奥斯特喜出望外,竟激动得在讲台上摔了一跤。但是因为偏转角度很小而且不规则,这一跳并没有引起听众注意。以后奥斯特花了3个月的时间做了很多实验发现磁针在电流周围都会偏转。在1820年7月21日,他宣布了一生中最伟大的发现。这样课前对历史的回顾,不仅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在激发大家学习热情的同时,科学家的持之以恒,不怕困难的精神也将给同学们一次心灵的洗礼。
  2、在加深物理概念和定律的理解和把握方面的渗透
  传统物理教科书的知识,呈现方式往往是通过一个个场景之间的转换,物理知识好像就是概念、定律、数学公式的集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教授物理知识的同时把相关的历史背景介绍给学生。借助物理学史,弄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衔接起来,形成一条清晰的线索。例如:在讲“惯性”和“惯性定律”时,可以先从两千多年的以前的亚里斯多德的强迫运动理论出发,指出一般人均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再从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出发,结合版图,得出从光滑斜面上滚下的小球在一个无限大的光滑平面上,将会永远运动下去的结论。然而它可以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说明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因为物体能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这种本领叫惯性。再进一步指出物体只要有质量,不管冷气受不受力或运动不运动都具有惯性。然后再通过日常生活中车的启动和刹车时,人的后仰和前倾,被石块伴着时人会跌倒,拍灰的方法等实例,说明惯性现象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在就顺理成章的导出惯性定律。这样一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使得“惯性”这抽象的概念变得明了简单,学生就能较好的掌握。
  然而,我们在将物理学史引入到教学中时,并不是一味的引入,而是要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科学合理的引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引入物理学史时要注意的事项 
  1、引入史料必须适时适量。对学生来说,史料往往比基本理论更富有吸引力,但它毕竟只是起辅助作用的,不能喧宾夺主。
  2、史料要精选,介绍物理学家的生平是要学习他们的宝贵品质,不能盲目崇拜。既要激励学生献身科学,为国家为民族争光,也要让学生懂得科学无国界的道理。
  3. 引入史料时要注重介绍近代、现代的内容,让学生对物理学的最新进展有所了解,使物理教学向现代化靠近。
  4. 对有必要引入的教学,要做好认真的准备。例如:通过多媒体、课件、资 
  料、图片等方式展示给学生,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在家庭、社会的支持下自己去收集信息,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完成自主性学习。
  结束语物理学史渗透到教学中去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概念的理解掌握……。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热情。若在教学中能合理科学的引入物理学史则对于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颜振珏编著,物理学史新编 贵州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2]叶秀华 物理学史在中学教学中的价值,2008年第18期。
  [3]范宇思 浅谈中学物理学史的渗透教育, 2006年第2期。
  [4]颜振珏 谈谈物理学史对中学物理教学的作用,2002年第3期。
  [5]侯沉霞 宋太平 物理规律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的尝试,2003年3月第2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