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让生活点“亮”课堂——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的实践探究
【作者】 肖云中
【机构】 新疆巴州博湖县查干诺尔乡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是幼儿园课程的全部内容,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蕴涵了潜在的教育契机。这些契机恰好是教育的基础和源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发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幼儿的教育更是如此,由此可见,幼儿课程回归生活是幼儿课程教学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当前的幼儿园课程存在与幼儿生活背离的现象。所以,我们呼吁幼儿园课程回归幼儿生活世界。这里讲的回归不是简单的倒退或重复,而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升华,使之获得新的发展,达到新的境地。【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回归生活
【正文】
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以单纯传授知识、概念为主,目标比较单一,因此教师和幼儿都觉得比较枯燥。新课程将幼儿学习的知识渗透在主题活动之中,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幼儿学习习惯及学习思想的形成,促进幼儿拓展思维的发展。但由于我们教师长期习惯一板一眼、照本宣教的模式,是幼儿缺乏兴趣。那如何让幼儿能主动的学习、深入的掌握有关学习的知识呢?我们都在不断的寻找、探索,力求有新发现。
一、幼儿生活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的新亮点
幼儿的生活是一个需要幼儿付出多种努力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幼儿多种感官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真正自我构建的过程,是一个幼儿动手、动脑、动口、动身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幼儿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幼儿的生活是与幼儿现实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幼儿时时刻刻都会衍变出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应变,及时调整预定的课程计划,开发新的幼儿园课程。由此可见,幼儿个体的生活经验可以成为幼儿园课程开发新的生长点。教师应把幼儿经验中最重要的因素,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加以整合与提升,以满足幼儿的需求,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索与学习的愿望。
1.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的发展而存在的,而不是为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存在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应关注的不是应教给幼儿哪些知识,而是幼儿发展的任务是什么或幼儿应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教师如何为这些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其中包括如何优化幼儿的一日生活,提供哪些必要的知识经验等。一切从知识着手的课程或是教师预设的课程,并没有把幼儿的需要和发展可能作为课程的出发点,更不可能关注与幼儿发展密切相关的幼儿生活。
2.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课程可以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应被及时地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幼儿自主生成、自主探索的主题,大多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幼儿觉得奇怪的现象,幼儿感到困惑的问题,当活动的主题是幼儿所喜欢、感兴趣的时候,幼儿就会调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3.重新确定教师的角色定位,建立新型的师助关系。在以幼儿生活为基点的幼儿园课程中,教师的角色面临着新的定位,教师的教育技能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中时时被幼儿的潜能所激动,也时时面临着来自幼儿的新挑战,有时甚至会感到束手无策。幼儿园课程开放性、低结构的特征,要求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
二、幼儿的生活与幼儿的教育相辅相成
1.从生活中挖掘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在关注到幼儿的生活、了解到幼儿的兴趣点之后,我们并不能直接将其作为教育教学活动,因为生活并不等同于教育,教师应该积极挖掘生活中的内容,并结合幼儿的发展目标、当前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和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梳理,找出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如以逛超市为例,第一次去超市,让幼儿关注超市物品,让幼儿说出的东西都是自己平时接触最多的。其实经过逛超市和采访记录等活动后,幼儿了解到超市里的商品不仅仅是涉及自己的东西,还有很多是周围的人都需要用到的东西。回来后我们又进行了活动:说说超市里有什么,怎样将超市中的物品有序地介绍给别人,这引发了幼儿关于超市物品分类摆放的活动。这是将生活转化为教育内容时所获得的意想不到的新经验,这样可以培养幼儿对生活经验进行归纳,并进行分类的能力,这就是幼儿从提出问题――假设――探究――证实并获得经验的过程,同时也看到了生活活动中教育的体现。
2.将教育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现实中,很多的教育内容都是放置在一定的主题活动中开展的,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活动的方式跟之前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不是简单地教授一个儿歌或故事,而是将教育的内容放到特定的生活背景下进行了解和学习。就像学习10以内的加法一样,运用到的生活背景是超市,这是因为幼儿对超市非常感兴趣。可以让他们在超市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布鲁纳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回归性,任何关于思想的理论都是无用的。”总之,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重新认识了幼儿生活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更好地体现了幼儿课程的生活化,推进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进程。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游戏是快乐的学习。我们只有彻底转变观念,让教育回归生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让生活点“亮”课堂。
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以单纯传授知识、概念为主,目标比较单一,因此教师和幼儿都觉得比较枯燥。新课程将幼儿学习的知识渗透在主题活动之中,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幼儿学习习惯及学习思想的形成,促进幼儿拓展思维的发展。但由于我们教师长期习惯一板一眼、照本宣教的模式,是幼儿缺乏兴趣。那如何让幼儿能主动的学习、深入的掌握有关学习的知识呢?我们都在不断的寻找、探索,力求有新发现。
一、幼儿生活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的新亮点
幼儿的生活是一个需要幼儿付出多种努力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幼儿多种感官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真正自我构建的过程,是一个幼儿动手、动脑、动口、动身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幼儿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幼儿的生活是与幼儿现实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幼儿时时刻刻都会衍变出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应变,及时调整预定的课程计划,开发新的幼儿园课程。由此可见,幼儿个体的生活经验可以成为幼儿园课程开发新的生长点。教师应把幼儿经验中最重要的因素,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加以整合与提升,以满足幼儿的需求,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索与学习的愿望。
1.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的发展而存在的,而不是为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存在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应关注的不是应教给幼儿哪些知识,而是幼儿发展的任务是什么或幼儿应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教师如何为这些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其中包括如何优化幼儿的一日生活,提供哪些必要的知识经验等。一切从知识着手的课程或是教师预设的课程,并没有把幼儿的需要和发展可能作为课程的出发点,更不可能关注与幼儿发展密切相关的幼儿生活。
2.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课程可以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应被及时地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幼儿自主生成、自主探索的主题,大多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幼儿觉得奇怪的现象,幼儿感到困惑的问题,当活动的主题是幼儿所喜欢、感兴趣的时候,幼儿就会调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3.重新确定教师的角色定位,建立新型的师助关系。在以幼儿生活为基点的幼儿园课程中,教师的角色面临着新的定位,教师的教育技能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中时时被幼儿的潜能所激动,也时时面临着来自幼儿的新挑战,有时甚至会感到束手无策。幼儿园课程开放性、低结构的特征,要求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
二、幼儿的生活与幼儿的教育相辅相成
1.从生活中挖掘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在关注到幼儿的生活、了解到幼儿的兴趣点之后,我们并不能直接将其作为教育教学活动,因为生活并不等同于教育,教师应该积极挖掘生活中的内容,并结合幼儿的发展目标、当前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和发展水平等因素进行梳理,找出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如以逛超市为例,第一次去超市,让幼儿关注超市物品,让幼儿说出的东西都是自己平时接触最多的。其实经过逛超市和采访记录等活动后,幼儿了解到超市里的商品不仅仅是涉及自己的东西,还有很多是周围的人都需要用到的东西。回来后我们又进行了活动:说说超市里有什么,怎样将超市中的物品有序地介绍给别人,这引发了幼儿关于超市物品分类摆放的活动。这是将生活转化为教育内容时所获得的意想不到的新经验,这样可以培养幼儿对生活经验进行归纳,并进行分类的能力,这就是幼儿从提出问题――假设――探究――证实并获得经验的过程,同时也看到了生活活动中教育的体现。
2.将教育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现实中,很多的教育内容都是放置在一定的主题活动中开展的,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活动的方式跟之前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不是简单地教授一个儿歌或故事,而是将教育的内容放到特定的生活背景下进行了解和学习。就像学习10以内的加法一样,运用到的生活背景是超市,这是因为幼儿对超市非常感兴趣。可以让他们在超市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布鲁纳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回归性,任何关于思想的理论都是无用的。”总之,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我们重新认识了幼儿生活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更好地体现了幼儿课程的生活化,推进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进程。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游戏是快乐的学习。我们只有彻底转变观念,让教育回归生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让生活点“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