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美术课堂教学方法

【作者】 杨 俊

【机构】 贵州省玉屏县平溪镇铁家溪小学

【摘要】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在激发兴趣,体验乐趣;也要为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开拓广阔的课堂教学空间;教师更要注重评价,让学生更好发展。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方法
【正文】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一下,美术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笔者肤浅认为:
  1、美术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
  2、美术教育是一种培养艺术人才的教育。
  3、美术教育是一种适应社会工作的教育。
  笔者认为必须找到一条适合习以上三点的教育模式,尤其是课堂教学,这种模式可以称之为能承担起美术的社会责任及文明责任的模式。
  美术教育应是建立在现代美术成就的基础上的美术教育,这与美术的社会功能也是相符合的。从全球看,现代社会的实用美术应用于经济,商业活动中的成功与发展是建立在许多美术的现代观念与经验之上的,脱离现代美术陈旧的美术教育都是缺乏时代性的,落后的,无法承载趣起其社会功能的教育。至于美术教育应有的寓于远见的文化责任,笔者则认为应是所有形式的美术教育观念更新的基础。
  很多小学生都喜欢上美术课,他们喜欢用手中画笔支描绘眼中的世界,这也是他们抒发自己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小学美术教学应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活跃小学美术课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加强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发展。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堂课能否成功,导入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要想上好一节美术课,除按照大纲要求铝研教材,认真备课以外,还要开动脑筋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导入。力求在课的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抓住,用独特的导入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导入过程中新课的过程中, 要尽量的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以引导学生的新奇感和求知欲。通过新颖多样,富于变化的形式,手段,打造先声夺人的良好开端,使学生快速做好上课的准备。如:《纸浮雕——猫头鹰》,老师说:“今天我给你们猜谜,好不好?”学生很感兴趣。“睁一眼,闭一眼,白天睡觉,晚上站岗。打一鸟类名。”学生立刻大声说:“猫头鹰”。“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浮雕猫头鹰”。让学生在浓厚的猜谜中活动中,自然进入新课的学习。这样,既开发了学生智力,又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情感,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有利于自然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 激发兴趣,体验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让学生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办年货》这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本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制作能力,笔者 在课中就问,你们家过年需要哪些年货?这下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因为小学生都喜欢过年,说什么的都有:“新衣服、压岁钱,好吃的,贴对联”,结果学生的热情使我惊奇万分,在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的情况下,笔者让学生自己用橡皮泥,废旧物品,水彩笔来制作或画你喜欢的年货,学生兴趣高涨,积极性很高,不会我许多有新意的作品就出现有在课桌上,不少学生还不停地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相互在介绍自己作品的如何如何好,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已经达到了高潮。
  三、 树立创新意识,开拓广阔的课堂教学空间
  美术教育过程是,创作画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它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发展智力开拓思维。例如《古代城堡》的教学中,主要是要求大家巧想利用身边的废旧村料制作城堡,笔者不仅出示示范的作品,而具利用废旧可乐瓶做成的成品让学生欣赏,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让学生想象,然后让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完成后可以放在展台上让大家观赏,这样学生制作认真、积极、作品形式多样,内容新颖,极富创造性。
  四、注重评价,使学生更好发展
  美术课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感,因此美术课的评价应坚持多样化,趣味性、灵活性的特点。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还要讲究方式,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和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评价也要进行改革,评价要及时,虽然不吝啬,但也勿滥,否则效果适得其反。比如:“如果涂上底色,你的画会更好”,“如果物体画大一点,那这幅画就更漂亮了”,“颜色鲜艳一点会更好”,“继续努力,老师知道人行”,这样的话有助于学生增强信心,相信自己,学好这门课。
  总之,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也是美术教师的不懈追求,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这就是要求我们教育改革中不断完善自我,努力钻研,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