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周建荣

【机构】 新疆石河子市石河子第二小学



【正文】      为提高小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培养新世纪接班人,发展和提高我国计算机技术和水平,全国各地实行了“校校通工程”。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计算机乐学、善学、会学,乐此不疲。如何提高学生在计算机课堂中的兴趣呢?以下,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直接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入手。直接学习兴趣是由所学的内容或学习活动,即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发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引人入胜的开题,开放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引发学生直接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我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实验中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因此非常重视每节课引入任务的设计,力争每节课都能为学生带去一个能够满足他们好奇心的任务。例如,我在给学生讲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课程时,课堂上没有长篇的系统介绍,没有菜单功能的讲解,每一节课,我都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个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设计的小作品:课程表、电子小报、月历、个人简历等等。每节课的开始,我先把这些小作品给学生进行展示,然后再带领着学生具体去完成它。这样,学生就像做游戏一样,听课全神贯注,操作专心致志,40分钟在紧张愉快的活动中一会儿就过去了,学生总觉得计算机课的时间过得太快了,下课后总要问一句,“老师,下节课我们做什么?”而且,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WORD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使之在学生的眼中变得简单而有趣。此外,利用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玩计算机游戏是大多数同学感兴趣的事情。为此,我因势利导把游戏作为切入点,在设计课堂任务时插入一些游戏的例子,例如,为了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开拓他们的思路,我允许学生在完成课堂的任务后玩游戏,我认为玩游戏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入门钥匙,关键是要有选择地玩,要把握一个度,游戏可以由教师去选择,度也可以由教师自己去把握,为此,我还特意收集了几十个Windows下的小游戏,装在学校的每台计算机上提供给学生。通过玩游戏,学生很快掌握了鼠标的操作技巧和键盘的操作方法。
  二、变抽象为形象激发兴趣
  计算机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学具又是玩具,一种好奇的心理诱使他们去认真学习,但是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太抽象的知识很难接受,这就需要教师的灵活变通。例如,在一开始教学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时,学生看到计算机的几大部分感到非常好奇,但又不知道各个部分的作用,于是我设计了新颖的画面和音乐,使学生领略到它的奇妙,从而以学生这种好奇的心理为突破口,把计算机比喻成人体,把主机比喻成人脑,把输入设备比喻成眼睛和耳朵,把输出设备比喻成手和口,这样,就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了,便于了学生对难以接受的、陌生的概念进行理解和记忆,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适当地设置一些益智游戏,也可变抽象为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传授的知识,如果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能积极的接受、主动的探求知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这样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为了让学生对“表格信息加工——表格数据的处理”产生兴趣,在课的开始,可以做如下设计:教师通过网络教室全屏广播一张“学生成绩表”,然后提问“哪位同学可以用已学的知识求出同学的总分?”然后邀请一位同学做出演示,之后教师再用“快速求和”的方法快速的求出总分。教师利用Excel中的计算功能很轻松地完成了学生们认为较为复杂的任务,同学们一片哗然,都在感叹软件的“神奇”。俗话说:趁热打铁,接着继续讲述Excel的功能:可以方便地制作表格、统计数据等等。此时学生们的胃口已经被“调”起来了,想学这个软件的念头已经占据了他们的脑海。这无疑为整个章节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以后的教学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四、认真设计教学诱发兴趣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在台下多下功夫,只有“居高”才能“临下”,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因此,我认为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认真设计教学,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对学生来说是新鲜物,易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信息技术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力求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学科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五、优化环境提高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活动。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适合信息技术课教学需要。合作是为了达到共同提高目的,要根据机房的布局和学生的特点及知识水平、能力素质和性格特征分成小组,组与组之间的实力水平相对平衡的,选出责任心强的组长。活动要适时,在学生非想讨论不可的地步进行,解决的问题难度适中,结论单一的问题时不活动。
  总之,现代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信息技术课教师,更应该自强不息,积极主动探索计算机课的教育教学规律,并结合当前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寻求适合本校现状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培养学习兴趣方面能够做出有效的工作,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我要学”,“要比别人学得好”意识,为以后的信息技术教学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