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构建和谐的英语课堂
【作者】 万舒婷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文锦学校
【正文】 “亲其师而信其道”,课堂教学作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真诚对待学生,学生也会真诚呼应老师,从而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创建和谐课堂。和谐课堂可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英语课堂呢?
一、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
在实施和谐课堂的教育过程中,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在师生之间树立民主平等思想。实现师生民主平等,教师要放下架子,融入学生之中,给人一种亲切感,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让他们在平等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促进彼此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和谐既是教育教学的前提,也是教育教学的目的。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是难以顺利进行下去的。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当就是教育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如果教学的结果不是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而是矛盾对立的师生关系,就不能说我们的教学是成功的、有实效的。一味的迎合、顺从学生,师生之间可以形成很好的关系。但这种无矛盾的关系是不是就可以称作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们认为这种和谐不是真正的和谐。我们以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构建和谐课堂的保证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谐的课堂文化需要民主的师生关系与情感的共鸣。尊重—真诚—理解,是建立民主师生关系的的基本原则。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感染学生,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活泼、和谐的环境。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本质上就是和谐的课堂文化。和谐的课堂文化,首先是一种学习共同体的文化。“教学相长”这句古朴的教育信条,用现代精神加以诠释就是学习共同体。这种文化同时也体现了师生的情感交融。在这种课堂文化中不只是学生受到教益,得到成长,教师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成长。要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它要求教师不要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而是通过角色转换与角色认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这种转换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而是从单一的课堂领导者角色向多重角色的转换,即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课堂文化氛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当某个学生有进步时,周围的同学会衷心地祝贺他;当某个学生表现不佳时,其他学生不讥笑他,而是热情地帮助他、鼓励他;当需要合作完成某项任务时,大家能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当别人发言时,其他学生能耐心倾听;当自己有意见或建议时能大胆发表……以此逐步培养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英语课外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英语课堂教学密切相关,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有效途径。我的做法如下:
(1)布置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如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的,由学生去找内容,让每个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在娱乐和实践中学英语,感受英语的魅力,充实学生的生活,增添人文气息。
(2)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兴趣活动。如唱歌比赛、表演剧本比赛、朗读比赛、书写比赛、英语创意作品展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获得成就感。
(3)鼓励、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故事书,欣赏英语歌曲。每天坚持听读课文录音,听英语广播,多看英语电视节目,英语新闻,多积累英语单词,增加词汇量。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根本
(1)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教材内容等课程资源挖掘其中的德育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2)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常规要求、规章制度,以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积极思考、细致严谨、遵守纪律等观念。
(3)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会倾听、会欣赏、会补充交流等,形成学生鲜明的个性。
只要我们投入其中,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就会指日可待。
一、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
在实施和谐课堂的教育过程中,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在师生之间树立民主平等思想。实现师生民主平等,教师要放下架子,融入学生之中,给人一种亲切感,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让他们在平等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促进彼此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和谐既是教育教学的前提,也是教育教学的目的。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是难以顺利进行下去的。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当就是教育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如果教学的结果不是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而是矛盾对立的师生关系,就不能说我们的教学是成功的、有实效的。一味的迎合、顺从学生,师生之间可以形成很好的关系。但这种无矛盾的关系是不是就可以称作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们认为这种和谐不是真正的和谐。我们以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构建和谐课堂的保证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谐的课堂文化需要民主的师生关系与情感的共鸣。尊重—真诚—理解,是建立民主师生关系的的基本原则。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感染学生,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活泼、和谐的环境。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本质上就是和谐的课堂文化。和谐的课堂文化,首先是一种学习共同体的文化。“教学相长”这句古朴的教育信条,用现代精神加以诠释就是学习共同体。这种文化同时也体现了师生的情感交融。在这种课堂文化中不只是学生受到教益,得到成长,教师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成长。要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它要求教师不要以权威自居,居高临下,而是通过角色转换与角色认同,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这种转换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而是从单一的课堂领导者角色向多重角色的转换,即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课堂文化氛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当某个学生有进步时,周围的同学会衷心地祝贺他;当某个学生表现不佳时,其他学生不讥笑他,而是热情地帮助他、鼓励他;当需要合作完成某项任务时,大家能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当别人发言时,其他学生能耐心倾听;当自己有意见或建议时能大胆发表……以此逐步培养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英语课外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英语课堂教学密切相关,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有效途径。我的做法如下:
(1)布置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如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的,由学生去找内容,让每个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在娱乐和实践中学英语,感受英语的魅力,充实学生的生活,增添人文气息。
(2)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兴趣活动。如唱歌比赛、表演剧本比赛、朗读比赛、书写比赛、英语创意作品展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获得成就感。
(3)鼓励、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故事书,欣赏英语歌曲。每天坚持听读课文录音,听英语广播,多看英语电视节目,英语新闻,多积累英语单词,增加词汇量。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根本
(1)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教材内容等课程资源挖掘其中的德育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2)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常规要求、规章制度,以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积极思考、细致严谨、遵守纪律等观念。
(3)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会倾听、会欣赏、会补充交流等,形成学生鲜明的个性。
只要我们投入其中,从自身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一个环节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就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