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生物教学中概念图的构建和运用

【作者】 马士武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正文】      概念图是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主要包括节点、连线、连接词、层次4个基本要素。概念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能帮助学生组织、建构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将概念图引入生物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建构知识网络。因此,每位生物教师都应在教学中重视概念图的构建和应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概念,从而更好地学习生物学知识。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概念图的构建和运用。
  一、概念图的构建
  1、列出概念:可借助教材章节目录及其各层次标题的指引,认真阅读相关知识,摸清脉络,再仔细推敲构建概念图中要应用的概念。
  2、分析层级:把概念列出来之后,再对概念进行逐一分析,弄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3、初拟草图:把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置于顶层或中心,向下或四周辐射写出下一级的概念,直到最后层级。
  4、建立连接:用连线把相关的概念连接起来,一般是相邻层级概念间的连接,也可建立交叉连接。
  5、注上连接词:建立连接后,针对两个概念间的意义关系认真提炼出连接词,连接词必须是最概括、最简短的词语,最后标注在连线旁边。
  6、反思与完善:对初建起来的草图进行回顾、梳理、完善和反思。
  二、概念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1、在新授课堂中运用概念图,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
  教师利用概念图的层级关系来呈现教学内容,并且这种展示不仅做到了知识的可视化而且使教师对知识理解的过程可视化,不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还能使学生直观地发现知识内容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知识时便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体系。比如在讲解必修二《DNA的分子结构》一节,在黑板上逐步画出这样的概念图,层层递进:
  组成元素:C H O N P→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单链→脱氧核苷酸双链(DNA 平面结构)→DNA 立体结构:双螺旋结构。
  教师使用这样的概念图教学,再结合DNA 立体结构模型,这样就让学生容易理解双螺旋结构而完成教学目标,且学生掌握的是整体的知识框架,更了解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其中元素和基本单位在必修一《组成细胞的分子》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2、课堂学习中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概念图。
  由于每一位同学所画的概念图展示对知识的理解是有一定差异的,所以通过共享自己学习成果就可以找出一些学生共同的误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合作交流的技能。例如学习物种形成时,通过阅读加拉帕斯群岛的地雀的形成过程,学生所画出来的概念图如下图所示











  从学生的概念图可以了解到学生掌握好了物种与种群的关系,但是把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二者混淆起来了,中心概念不能辐射相关概念。该同学说他的构图思路是根据课本描述顺序来画的概念图。在此,教师抓住三要素,通过问题导学法指点学生完善概念图。我用了问题串引导学生: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什么?②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什么?③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能否等同起来?④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有什么联系?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理解透了中心概念,知道了物种形成三大环节是该图中三大分支。学生讨论后一起完善的物种形成概念图如下图所示








  但也有学生不满足,认为该图不能把不同的种群是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的不同才导致他们之间基因库有差别这一点表现出来,还需要进一步探究、修改。通过概念图教学使学生从被动等待老师发问引导构图→善于发现问题完善构图→主动去构图的递进式的去学会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
  3、复习课时,整合旧知识,强化知识系统性。
  高三复习时,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大量的学习资料像山一样压过来,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象过筛子一样很快忘得所剩无几。如果以构建概念图的形式来记忆一些知识点,并标示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张知识网络,不仅容易识记,而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生物学知识。学生买回来的资料大多对每一章都有知识网络图,有的过于简单,有的过于罗嗦,有的设计不方便个性化复习。学生更有效利用这些知识网络图,就必须对其进行加工,修改成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概念图。概念图的应用可以是总结概括章节内的内容,也可以概括章节间的内容。随着复习的加深,完全可以以某个概念为核心在全部高中生物学范围内进行概念图的构建,将知识整合起来。
  总之,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是复杂的,但对问题解决却是简单的。概念图作为学习工具、交流工具、协作学习工具,使学生知识结构化,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发展。
  备注:本文系课题“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材(中图版)原理和规律教学实验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