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
【作者】 毛玉红
【机构】 新疆巴州和静县第二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倡导以游戏的精神贯穿小学语文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轻松、愉快高效的学习环境。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目的是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视角与新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之下小学教学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为改善小学生的生存现状,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
【正文】
一、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课堂教学游戏化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成为学生创新学习全过程,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是指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借助于游戏化教育功能,通过游戏展现的趣味性和情境性,以及参与性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保留了游戏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与学习策略之间的融合,使学生在游戏的完成过程中探究学习。小学语文学科是进行语言学习的基础,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小学语文教育中学校应该担起以“小学生作为主体”教育责任,因此,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二、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中的实施困难
1、教师对于游戏化的教学方式理解不深刻
经调查研究表明,如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保守,他们对于游戏化教学理解不深刻,认为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难以实施,主要表现为:(1)游戏化教学放松了学生的学习;(2)游戏化教学和小学语文学习两端对立的,在游戏化的教学中难以涵盖着新的知识观;(3)游戏化教学是指在进行语文课程时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
2、教师游戏化教学的能力不足
由于缺少对游戏化教学的理论指导与培训,不少教师游戏化教学的能力不强,在日常教学中避重就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就大大限制了我国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有效实施,这也成了限制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发展的重要原因。
3、教学内容繁重,游戏化教学实施难
我国现行教育模式削减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且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在增加,没有足够时间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没有彻底进行,制约了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发展
三、改进措施
我认为,要真正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精神,使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得到实效,首先应该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进行改革,需要正确分析游戏化教学的作用,进而帮助学生顺利的实现对小学语文教学知识的同化。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对语文教师的能力水平进行提升,并且不断的探索新的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实践中需要鼓励教师,通过教师的努力,不断的推出新的教学方法,辅助游戏化教学。最后,学校要加强对于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政策引导,制定出相关规定和要求,并且加强游戏化教学活动范围,从而确保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积极开展,并且建立科学的游戏化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开展一系列的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评比活动,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上需要加强教材开放程度,从而从根本上推进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进程。下面谈谈个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做法:
1、围绕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游戏设置
小学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成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就是游戏形式与游戏内容的设计,由于游戏自身就具备相当强的趣味性,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在关注游戏有趣性的同时兼顾课堂游戏活动的知识性。实现教材内容与游戏本身的完美结合,使二者能够在紧密联系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游戏的开展,避免只注重游戏而忽略了知识性内容的传授。
2、为学生设置生活化的课堂游戏,强化游戏化教学效果
设计和布置语文课堂的游戏与相关的活动时,游戏内容与活动形式的生活化。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葆有对语文课堂的热爱,同时使之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与语文课堂游戏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避免游戏过于刻板和脱离实际,不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师要通过鲜活并且实际的生活来扩充和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学习内容,使之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更加简单的进行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丰富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方法,发挥游戏化教学作用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活力,热爱游戏以及有趣味性的活动,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游戏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时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特点,并且以小学生的兴趣较易转移这一特性为依据设计课堂游戏。教师要不断的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与改变,探究和开拓新型多样化游戏形式的教学方法。在游戏的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独特性,掺杂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游戏内容,而不是单纯的进行游戏。
4、及时反馈,采取激励性评价方式
课堂游戏能够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激发和调动,教师在游戏结束之后鼓励学生进行游戏总结并且及时的给出游戏反馈,总结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和所学习到的知识,确保学生的游戏积极性不受到打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教师的赞赏和鼓励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促使其进行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充分的利用游戏对学生的激发作用以及良性及时反馈对学生的鼓励作用。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喜爱,进而对于教师设置的游戏能够在没有思想压力的情况下全身心地投入,达到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实现游戏化教学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推动和促进。
参考文献:
[1]高瑞雪.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模式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6-30).
[2]张晓英.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 小学教学参考. 2012(10-05)
[3]韩其福.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6:61.
一、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课堂教学游戏化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成为学生创新学习全过程,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是指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借助于游戏化教育功能,通过游戏展现的趣味性和情境性,以及参与性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保留了游戏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与学习策略之间的融合,使学生在游戏的完成过程中探究学习。小学语文学科是进行语言学习的基础,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小学语文教育中学校应该担起以“小学生作为主体”教育责任,因此,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二、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中的实施困难
1、教师对于游戏化的教学方式理解不深刻
经调查研究表明,如今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保守,他们对于游戏化教学理解不深刻,认为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难以实施,主要表现为:(1)游戏化教学放松了学生的学习;(2)游戏化教学和小学语文学习两端对立的,在游戏化的教学中难以涵盖着新的知识观;(3)游戏化教学是指在进行语文课程时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
2、教师游戏化教学的能力不足
由于缺少对游戏化教学的理论指导与培训,不少教师游戏化教学的能力不强,在日常教学中避重就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就大大限制了我国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有效实施,这也成了限制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发展的重要原因。
3、教学内容繁重,游戏化教学实施难
我国现行教育模式削减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且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在增加,没有足够时间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没有彻底进行,制约了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发展
三、改进措施
我认为,要真正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精神,使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得到实效,首先应该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进行改革,需要正确分析游戏化教学的作用,进而帮助学生顺利的实现对小学语文教学知识的同化。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对语文教师的能力水平进行提升,并且不断的探索新的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实践中需要鼓励教师,通过教师的努力,不断的推出新的教学方法,辅助游戏化教学。最后,学校要加强对于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政策引导,制定出相关规定和要求,并且加强游戏化教学活动范围,从而确保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积极开展,并且建立科学的游戏化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开展一系列的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评比活动,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上需要加强教材开放程度,从而从根本上推进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进程。下面谈谈个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做法:
1、围绕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游戏设置
小学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成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就是游戏形式与游戏内容的设计,由于游戏自身就具备相当强的趣味性,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在关注游戏有趣性的同时兼顾课堂游戏活动的知识性。实现教材内容与游戏本身的完美结合,使二者能够在紧密联系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游戏的开展,避免只注重游戏而忽略了知识性内容的传授。
2、为学生设置生活化的课堂游戏,强化游戏化教学效果
设计和布置语文课堂的游戏与相关的活动时,游戏内容与活动形式的生活化。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葆有对语文课堂的热爱,同时使之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与语文课堂游戏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避免游戏过于刻板和脱离实际,不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师要通过鲜活并且实际的生活来扩充和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学习内容,使之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更加简单的进行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丰富语文课堂游戏化教学方法,发挥游戏化教学作用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活力,热爱游戏以及有趣味性的活动,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游戏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时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特点,并且以小学生的兴趣较易转移这一特性为依据设计课堂游戏。教师要不断的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与改变,探究和开拓新型多样化游戏形式的教学方法。在游戏的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独特性,掺杂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游戏内容,而不是单纯的进行游戏。
4、及时反馈,采取激励性评价方式
课堂游戏能够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激发和调动,教师在游戏结束之后鼓励学生进行游戏总结并且及时的给出游戏反馈,总结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和所学习到的知识,确保学生的游戏积极性不受到打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教师的赞赏和鼓励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促使其进行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充分的利用游戏对学生的激发作用以及良性及时反馈对学生的鼓励作用。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喜爱,进而对于教师设置的游戏能够在没有思想压力的情况下全身心地投入,达到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实现游戏化教学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推动和促进。
参考文献:
[1]高瑞雪. 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模式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6-30).
[2]张晓英.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 小学教学参考. 2012(10-05)
[3]韩其福.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