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英语中的被动语态

【作者】 王润红

【机构】 西藏江孜县闵行中学



【正文】      被动语态是初中英语语法知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实际上和我们汉语中的把字句、被字句有一些相似之处。主动语态就相当于把字句,而被动语态就相当于被字句。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也就能很好的掌握这一部分知识点了。而我还要说的是,在被动语态中要注意的两点:一是在被动语态中必须有适当形式的Be动词;二是被动语态中必须有适当的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这两点给学生强调之后,学生就有了一个关于被动语态的大概认识。接下来我要介绍一下如何把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首先,我们必须找出被动语态的主语成分,而它刚好就是主动语态的宾语。也就是说,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时,它的宾语就变成了主语。这跟把字句变被字句是一样的,只是学生在英语中找一个句子的宾语时有点麻烦,所以要多练习。而我在讲解时就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下动词后面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做被动语态的主语,当然,还是需要慢慢让学生去摸索的。
  其次,就是要确定一个句子的时态。因为这牵涉到Be动词的使用。Be动词在不同时态中有具体不同的用法。在一般现在时中,Be动词有三种具体形式:am只能用在人称代词I之后,is则用在单数名词和代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及不可数名词之后,are用在第一人称复数(we)、第二人称单复数和第三人称复数及复数名词之后。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很清楚明白的知道Be动词在一般现在时中的各种不同的用法,即I am+······;单数名词/代词第三人称单数/不可数名词+is+·······;We/You/They/名词复数+are+·······;在一般过去时态中Be动词有两种形式:单数was和复数were;在现在完成时中Be动词用过去分词been;在一般将来时中Be动词用原形be。
  接下来,就是要确定句子的动词。确定动词之后,在把句子变为被动语态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把这个动词变成过去分词。这时被动语态的各种构成就是这样的:一般现在时中:单数名词/代词第三人称单数/不可数名词+is+动词的过去分词。例如:He sees a bird flying in the sky.变为被动语态就是:A bird is seen flying in the sky;复数名词/We/You/They+ are+动词的过去分词。例如:He sees some people playing on the ground.变为被动语态就是:Some people are seen playing on the ground.以此类推,一般过去时中:单数名词/代词第三人称单数/不可数名词+was+动词的过去分词。例如:He saw a bird flying in the sky.变为被动语态就是:A bird was seen flying in the sky;复数名词/We/You/They+ were+动词的过去分词。例如: He saw some people playing on the ground.变为被动语态就是:Some people were seen playing on the ground.在现在完成时中的构成就应该是:主语+has/have+ been+ 动词的过去分词;在一般将来时中:主语+助动词shall/will+ be+动词的过去分词;在现在进行时中:主语+am/is/are+ being+动词的过去分词。总之,必须让学生记住无论任何情况都不能把be动词和过去分词漏掉,否则就不是一个完整的被动语态。而在主动语态中要省略不定式to的一些动词在进入被动语态之后要还原不定式to(比如see, make等等)。
  这样以形似公式的方法教给学生之后,学生就能掌握一些被动语态的基本的变化,再加上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之后,他们就能更好的运用这一语法知识,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的目的。当然,民族地区的学生基础没有那么好,但是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是一样的,只要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就能让被动语态这一语法知识不再成为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而成为他们的开山石。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有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既然如此,在教育这条战线中上,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探索,坚持不懈打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