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改下如何营造高中物理激情的课堂

【作者】 于晓红

【机构】 新疆伊犁州实验中学



【正文】      如何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是一个值得所有教师不断关注、探索和实践的教学问题,中学物理教学也不例外,于此,笔者,就教师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激情的课堂”,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使物理课堂像块磁铁一样,紧紧吸引住学生谈几点自己的经验和思考,不当之处,还请广大教育同仁批评指正为谢。
  一、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态影响学生
  课堂能否变得充满激情,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首先,教师要学会微笑,给学生一种亲切的感觉,亲切的教态容易感染和营造和谐、轻松的气氛,使学生从内心感到老师是和他们一起在学习、探讨问题,没有居高临下的压迫感。在这种气氛的感染下,学生就会带着一种高涨、轻松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并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而且,教师的微笑是自信的表现,这种自信也会“传染”给学生。自信与自信的相互激荡,会激发起学习的能力,这些不仅对学生学习和成长有利,而且,它使我们的整个物理课堂便充满了和谐和活力,对学生能产生吸引。
  其次,物理课堂的教学,老师需要像语文老师那样,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来讲课,使自己的语言充满激情来吸引学生。不要以为只有语文课需要抑扬顿挫的语调,一些教师的课堂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的平淡给人形成的印象。课上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三尺讲台,其实就是教师每天的“舞台”,如果一支曲子千篇一律是一个曲调,那谁还愿意去听呢?同样的道理,成年累月的课堂,一成不变的语调,成人都不喜欢的东西孩子就更不当回事了。所以,我们物理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语调变得抑扬顿挫,充满激情。当然教师语言的激情不是过分的夸张,也不是声嘶力竭的叫喊,更不是矫揉造作的表演;激情是真实的、感人的、振奋人心的,是情感自然而充分的流露。时而高山流水,时而小溪潺潺;这样,学生上你的课堂,就会感觉轻松、愉快、充实。学生也会觉得这老师有新鲜感,就喜欢他上课。物理课堂自然充满激情。
  二、巧妙导入新课,让物理课堂之始充满学习的激情
  进入新课的学习时,在导入中,枯燥的讲解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轻松愉悦的情景,则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并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让物理课堂保持学习的活力
  我们知道,高中物理有很多知识点理论性强,比较的抽象难解,学生比较难学。所以很多学生,谈物理而色变。在学习中产生畏难心理。如果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畏难,不愿去深入思考和学习,谈激情课堂的营造和建设,就是一句空话。那么要如何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多媒体的充分有效利用,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例如在讲授“光的波粒二像性”、“氢原子的轨道量子化、能量量子化”等抽象和不可见的内容时,笔者应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采用“势觉情景”方法进行教学,把知识点以直观、易于把握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既扫除了学生学习中的障碍,又因将知识简单化、可把握化,学生变得更爱学。
  四、善于创设情境,让物理课堂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不能死板,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例如高一《物理》“机械运动”一节内容比较平淡,几个基本概念显得抽象、分散,学生听课容易厌倦。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诗词引入法:“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再配上动画效果,以文学的形式来讲开讲物理知识,学生们都觉得很有趣和好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体验到自然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美丽的。然后,我又创设情境:“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旅行,让我们在从云县到临沧、昆明的旅途中,来学习描述运动状况的几个物理量。”从而引出参考系、质点,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等几个物理基本概念。这样,在独特的情境中去认知物理知识,调动学生的激情,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学到和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
  五、启发式提问,是物理课堂唤起学生思维活力的最重要手段
  物理课堂提问是以教师的问题诱发学生产生疑问,进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和过程,或者是教师设计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独立思考或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和过程。
  我们知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至关重要。教师光靠静讲、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学习上,效果并不是最佳的。而善于设问,是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一个关键。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去发现、去思考,就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活力赋予学习动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合作学习,物理课堂充满探究的热情
  我们知道,课堂的学习,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无法形成积极、有效、活泼生动的教学,而且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为我们提供了教学的启发和实践的指导。
  为此,在创设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后,要努力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甚至辩论。哪怕说错、讲错都不怕。让学生放开说,并且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逐渐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
  总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营造激情课堂,让学生在物理教学中能够入情、入境、动脑、动口、动手,真正体会到物理学习的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