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班主任工作做法初探

【作者】 王俊平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院上镇中心中学



【正文】      我的班级管理思路可以用“细”、“严”、“爱”、“学”、四个字来概括。
  一、突出一个“细”字
  (一)制度细
  每一学期我都会根据班级目标和学生实际,花费一定的时间,制定尽可能详尽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班级量化管理细则。在我班的量化管理条例中,对于学生学习、纪律、出操、卫生等诸方面均有明确规定,甚至关于如何佩带学生证、如何穿校服,如何进教室都有具体的说明。正因如此,学生都明白了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
  比如,单就卫生的要求,在符合学校总体要求的前提下,我班另外规定的就有11条。特别是学生进教室前必须跺跺脚,以利于教室卫生的保持。也正因为此,所以我班的卫生一直保持的比较好。
  再比如说黑板,黑板是每个教室都有的。给我班上过课的老师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我班的黑板擦得比较干净,保持的也比较好。我对擦黑板的要求就是必须擦出黑板原色,且黑板下沿不能有粉笔头和粉笔沫。
  (二)工作细
  仔细认真、严谨务实是学生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在这点上我特别注意用我的细心影响、感化每一个学生。比如:每接手一个新班,我总会及时对学生的座位进行安排,在安排桌凳时尽量把桌凳往中间靠,留出两边的地方走,以达到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及看清黑板。同时在安排座位时考虑到小组管理与合作学习的便利,学习优秀、学习落后学生紧密搭配,使自主合作管理行之有效。教室的布置,设立哪些板块由我和板报小组商议,具体内容由学生自己组织,但每个板块的大小、位置则由我亲自过问、指定,达不到我的要求必须返工,绝对不能凑合,因为一个字不整齐重贴三四次也是常有的事情。因为我不仅要学生通过班级文化感受一种文化熏陶,还要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增加班级的美感,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观察细
  学生的很多事情是不一定直观展现给老师的。要想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平时就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变化,以便更好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要了解学生,就必须细心地观察学生,而要细心地观察学生就需要时间上的超常付出。时间上的多付出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我经常在非上班时间到教室、到学生宿舍了解学生。我的感觉是深入学生不要形成规律,如果形成了规律,让学生知道了你会在什么时候去,那就没什么意义了。我深入学生是毫无规律地,给学生的感觉就是我随时都可能出现在他的身边,因此学生相对而言不敢有稍许的松懈。
  二、体现一个“严”字
  1.突出班主任在班级中的地位
  一个班必须有主心骨,班主任就是班级的主心骨,主心骨不能软!所以,我非常注意保持在学生面前的“威信”,只有让学生对老师有了一种敬畏,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重视开始,争取主动
  一般情况下,相对调皮的学生进入一个新班后,总是会用一些试探性的举动看你能不能管得了他。能管住,以后他就老实了;否则,他会越来越肆无忌惮。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一般我在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上来总是盯紧靠牢,重视学生行为细节,必要时非常果敢地指出学生的问题并制定改正的措施。工作总是要做的,刚开始多一些付出,日后就省劲了,对此我确实有“事半功倍”的良好感受。
  3、加强引导,养成习惯
  我不仅使学生明确各方面的规定,更注意引导学生在行为上落实班级的规定。其实只要习惯了,再严格的管理也就成了常规,正所谓习惯成自然。
  比如说,在有些班,穿校服也许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在我们班,现在根本不用嘱咐,学生就会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场合穿全身校服。对于穿校服我是这样要求的:在校期间必须穿校服,且全班同学必须统一(即要么都穿春秋季校服,要么都穿夏季校服)。
  当然,学生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班主任的示范。在我们班,每一项制度出台后的第一个执行者就是我。象本学期的课间操,我让学生跑好操,同时我提前就到出操地点组织管理,习惯成自然,学生的跑操达到了班级规定的要求。
  三、渗透一个“爱”字
  学生管理光严是不行的。严是手段,爱才是根本。行为上要求要严,生活中则要关心体贴,严爱交融才更有利于学生成才。这就好比要把一块铁打造成一块好钢,就必须在水火交融中不断地敲打。对学生的爱不拘于形式,一句问候,一个温暖的眼神,偶尔地摸摸学生的被子问问他冷不冷,时不时的品尝一下他们的饭菜,弯弯腰捡起学生身边的垃圾……只要你发自内心,都会在学生的心中引起不小的触动。我办公室的抽屉里始终放着感冒药,学生都已经形成习惯,小感冒直接找我,我几乎成了学生的小医生。住宿后学生的吃饭情况是我必须过问的。总之,对学生的爱是无处不在的。
  四、强抓一个“学”字
  1、抓学风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抓学习永远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所有的一切工作中,必须突出一个中心,那就是学习。相信老师们都有这种经历,学生明明违反了学校纪律,好心联系他们的家长,可家长并不买我们的账;但如果是因学生不好好学习,几乎每一个家长都能够给我们以积极地配合。所以,只要是我接手一个新班,我首先抓的就是学习。学风形成了,学生有事可做了,违纪的自然就少,形成优良的班风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2、抓学法
  学习成绩的提高离不开好的学习方法。有些方法是学生本来就有的,有的方法则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探讨。本学期,我在英语课上开展的“小组长上一节课”活动就是我为进行这方面的有益探索而开展的一个专项活动。
  所谓“小组长上一节课”,就是让组长在不影响任课老师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按照本学科的正常授课计划上一节课。目的在于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最终以点带面,形成良好的学风,奠定扎实的学习基础。
  为什么说要提升一下学生的学习地位呢?学习就好比一个迷宫,如果站得位置太低,你很难看到出口之所在。但抬高一下自己的位置,用俯视的眼光去找出路,很容易就会看到出口。
  常规管理中,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但以学为导线,严、爱、细三管齐下力量就大了。用“严”管理学生,用“爱”感化学生,用“细”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问题和进步并给予适时地指导和鼓励,就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全班的同学一起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