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践行生本理念 创新班级管理
【作者】 陈少红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红旗中学
【正文】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而教师则要退后,他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这,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转变,更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积极运用生本教育理念,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努力实践生本管理,使学生获得充分的信任,逐步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懂得自尊、自爱,并且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形成了“自管自”的良好局面。现将我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建立以班委会为核心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民主管理班集体
开学初,民主选举班长,由班长组建班委会。坚持每周一次班干会,放手大胆使用班干部,有问题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商量解决,的确解决不了才找我请教,出点子。坚持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班干部能做的事教师不做,学生能做的事班干部不做。把所有能依靠学生做的事情,都交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去做。实行专物专管,专事专管制度,使班集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班级管理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二、全面依靠学生,科学管理班集体
制订班级公约,健全各项班级管理制度。实行值周班长负责制,值日班长制,坚持每周一次团队会,每周一个管理主题。当天发生的事情当天处理,及时在班上树立勤学榜样、守纪榜样、体育锻炼榜样、劳动榜样等各类先进,提醒违纪学生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或学习习惯,使班级管理常规化,具体化,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到实处。我们惯常的班级管理方式是,‘做好了加一分,再做好一点加两分,做不好就扣分’,把学生天性的需要变成了分数和奖惩。而‘生本’管理是把学生本身的需要还给他,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制订规则:“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应该怎样去保持?”“在班级里,什么行为是受欢迎的,什么行为是让人讨厌的?”经过讨论,学生们认为,“脏乱和嘈杂是让人难以忍受的”。所以,他们一致同意:不能在自习课时大声讲话,不能乱丢东西,也不能把零食带到教室来吃,因为“味道太大会影响别人”。谁违反规则,就会成为“令人讨厌的人”,遭到大家的“白眼”和“指责”。依据大家制订的规则,班委会每周开展“文明之星”的评比活动,不断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不断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改进,从而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三、高度尊重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在后进生的转化中,注意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恒心。对学生的不良习惯,反复抓、抓反复。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多谈心,发挥其长处,积极与家长联系,实现学校家庭学生的共同教育。依靠学生作好转化工作,建立“一帮一”互助小组,增强学生的互助意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四、实施内化教育,实现自我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以前我们下了很多功夫去管的事情,都是学生本身的需要,比如自习课保持安静,教室整洁等,我们管得太多,反而让他们把自己的需要忘记了。在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指导下,我通过学生写修养日记、自我小结、座右铭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管理逐渐内化为自我管理,从而形成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修养。使学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虽然我很少去督促他们,可他们自己做得很好。生本管理使学生获得了自信、自尊、自爱,由“他律”变为“自律”。
“生本”式的管理,让老师从繁重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也让学生摆脱了无休止的“说教”和“唠叨”。学生尝试着“做自己的主人”,这让他们对老师心生感激与热爱,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此变得更加健康、和谐与亲密。学生通过自我管理,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了优良的班风学风,优化了育人效果。
一、建立以班委会为核心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民主管理班集体
开学初,民主选举班长,由班长组建班委会。坚持每周一次班干会,放手大胆使用班干部,有问题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商量解决,的确解决不了才找我请教,出点子。坚持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班干部能做的事教师不做,学生能做的事班干部不做。把所有能依靠学生做的事情,都交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去做。实行专物专管,专事专管制度,使班集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班级管理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二、全面依靠学生,科学管理班集体
制订班级公约,健全各项班级管理制度。实行值周班长负责制,值日班长制,坚持每周一次团队会,每周一个管理主题。当天发生的事情当天处理,及时在班上树立勤学榜样、守纪榜样、体育锻炼榜样、劳动榜样等各类先进,提醒违纪学生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或学习习惯,使班级管理常规化,具体化,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到实处。我们惯常的班级管理方式是,‘做好了加一分,再做好一点加两分,做不好就扣分’,把学生天性的需要变成了分数和奖惩。而‘生本’管理是把学生本身的需要还给他,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制订规则:“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应该怎样去保持?”“在班级里,什么行为是受欢迎的,什么行为是让人讨厌的?”经过讨论,学生们认为,“脏乱和嘈杂是让人难以忍受的”。所以,他们一致同意:不能在自习课时大声讲话,不能乱丢东西,也不能把零食带到教室来吃,因为“味道太大会影响别人”。谁违反规则,就会成为“令人讨厌的人”,遭到大家的“白眼”和“指责”。依据大家制订的规则,班委会每周开展“文明之星”的评比活动,不断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不断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改进,从而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三、高度尊重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在后进生的转化中,注意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恒心。对学生的不良习惯,反复抓、抓反复。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多谈心,发挥其长处,积极与家长联系,实现学校家庭学生的共同教育。依靠学生作好转化工作,建立“一帮一”互助小组,增强学生的互助意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四、实施内化教育,实现自我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以前我们下了很多功夫去管的事情,都是学生本身的需要,比如自习课保持安静,教室整洁等,我们管得太多,反而让他们把自己的需要忘记了。在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指导下,我通过学生写修养日记、自我小结、座右铭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管理逐渐内化为自我管理,从而形成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修养。使学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虽然我很少去督促他们,可他们自己做得很好。生本管理使学生获得了自信、自尊、自爱,由“他律”变为“自律”。
“生本”式的管理,让老师从繁重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也让学生摆脱了无休止的“说教”和“唠叨”。学生尝试着“做自己的主人”,这让他们对老师心生感激与热爱,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此变得更加健康、和谐与亲密。学生通过自我管理,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了优良的班风学风,优化了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