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生作文个性化思维训练初探
【作者】 熊 丽
【机构】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麻州中心小学
【正文】 新的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还指出“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空话连篇,缺乏个性化体验,没有自己的思想,写出的东西缺少童真、童趣。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写出具有个性化的作文,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学生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训练,在这里我把作文教学实践中成功的与失败与大家分享。
一、注重阅读,丰富学生知识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积累沉淀,班上建起了图书角,鼓励学生相互借阅、推荐好的书籍,并让学生相互推荐一些美文读给大家听,让学生学会做读书摘录,把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通过读书会进行推荐交流,向大家介绍自己新近又读了什么书,又什么收获,并说明推荐给大家的原因。结合这一课题,我班开展了“阳光阅读,学会感恩”的读书活动,组织学生认真阅读了《我们都是一家人》《感恩的心》《学会感恩社会》《学会感恩生活》《学会感恩老师》等有关感恩教育的书籍。同学们在书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获取精神食粮,激发读书热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真正体验到以书为友,以阅读为伴的快乐。
二、在活动中张扬个性
平时的教学中,我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余活动中选择习作素材,让他们在游戏中完成习作,从简单的体育游戏到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很多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材料,在个性表达中展现自我,大胆表达。如充满乐趣的游戏活动:老鹰捉小鸡游戏、猫捉老鼠、摸鼻子、吹泡泡……游戏充满欢笑,于是学生的文字也充满情趣。学当小记者、创编儿歌童谣、古诗诵读比赛……既有活动的乐趣,又让活动充满了语文的味道。风筝比赛,清明扫墓、民族团结教育、才艺表演、法制宣传、“三八”节,学雷锋,母亲节等活动,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文要求,让他们有感而发,写出的作文就有血有肉,情真意切,个性凸现。如近期我校开展的“环保小能手”活动后,学生有了各自差此外亲自履历和感受,也写了异彩纷呈的个性化作文。
三、引导学生自由想象,拓展表现的空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表达纯真的情感,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快乐、悲伤、烦恼和失望等心情,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就拓宽了学生作文表现的空间,丰富了写作的内容,开发了学生的潜力,为创新作文的生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另外,利用短片、动画、图片、音乐和文字去激发孩子的想像力,成功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的事物,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等,如在教学《找春天》这课时,我找了很多关于春天的图片,投放在屏幕上,配上音乐,文中的美景就一目了然。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对大自然热爱之情,写出了他们心中最美的春天。读着学生的作品,我的内心充满惊喜与感动,因为他们的作品是那样的纯真甜美,富有创意,充满了童趣与真情。
四、寓特色教育于个性作文之中
集邮和采蜜集读书活动,是我校的特色教育,一张张亲自设计的邮票会让孩子们才思泉涌,写出一篇篇题材丰富的集邮作文;一本本自编的采蜜集,精彩绝伦,让他们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采撷出最美的花儿,酿出最甜的蜜;在学校开展的“经典与我同行,经典伴我成长”的诵读活动,我积极组织班级学生参加,吟诵《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从而使他们了解祖国五千年来的灿烂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学精髓。读的书多了,参加的活动多了,积累的写作素材也多了,学生的思维更是开阔了许多,为自己的个性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开放写作模式,张扬个性思维
平时写作训练时,我不命题,放手让学生自主写作,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自由的想象空间,使学生超越传统思想的束缚,摆脱思维定势的禁锢,将大脑已经存储的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创新思维,进行个性作文。如学习“蒙蒙细雨”、“平易近人”、“姹紫嫣红”、“小草从地里钻出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等好词佳句时,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联想与这个词有关的词句,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下来。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增强了写作能力,更增强了创造思维能力,张扬了个性思维。
六、多加赏识,激发写作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评改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写完作文,总是迫不及待地等着老师的批改。如果老师能给以积极的评价,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只有学会赏识学生,才能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呵护学生的个性,唤起学生主动写、积极写的热情。虽然有时学生作文拿上来的作文个性化十足,都是自己一些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但我一看就头痛:错别字一大堆,前言不搭后语。为了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我还是耐心地静下心来认真批改,在批改过程中发现,有的孩子的作文整体尽管不是很好,但里面的个别词句或段落还是很精彩的,因此我适时地把这些好词佳段标记出来,并加以批注,多给学生一些赏识评价。再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反复阅读自己的习作,一词一句地去寻找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体验成功的乐趣。另外,针对小学生好奇强,喜欢挑同学毛病的特点,我常常让学生互改,互评作文,从中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作文,这样,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到了做教师的感觉,另一方面更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灵感。一段时间后,那些不太爱写的孩子有了信心,作文也逐渐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多年的教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篇作文,都离不开孩子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创设学生乐于表达倾吐的氛围;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校园活动都能让学生捕捉到写作的素材,只有趣味化、生活化的写作环境才会让个性化作文这片沃土变得更加生机勃勃,青葱翠绿。
一、注重阅读,丰富学生知识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积累沉淀,班上建起了图书角,鼓励学生相互借阅、推荐好的书籍,并让学生相互推荐一些美文读给大家听,让学生学会做读书摘录,把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通过读书会进行推荐交流,向大家介绍自己新近又读了什么书,又什么收获,并说明推荐给大家的原因。结合这一课题,我班开展了“阳光阅读,学会感恩”的读书活动,组织学生认真阅读了《我们都是一家人》《感恩的心》《学会感恩社会》《学会感恩生活》《学会感恩老师》等有关感恩教育的书籍。同学们在书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获取精神食粮,激发读书热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真正体验到以书为友,以阅读为伴的快乐。
二、在活动中张扬个性
平时的教学中,我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余活动中选择习作素材,让他们在游戏中完成习作,从简单的体育游戏到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很多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材料,在个性表达中展现自我,大胆表达。如充满乐趣的游戏活动:老鹰捉小鸡游戏、猫捉老鼠、摸鼻子、吹泡泡……游戏充满欢笑,于是学生的文字也充满情趣。学当小记者、创编儿歌童谣、古诗诵读比赛……既有活动的乐趣,又让活动充满了语文的味道。风筝比赛,清明扫墓、民族团结教育、才艺表演、法制宣传、“三八”节,学雷锋,母亲节等活动,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文要求,让他们有感而发,写出的作文就有血有肉,情真意切,个性凸现。如近期我校开展的“环保小能手”活动后,学生有了各自差此外亲自履历和感受,也写了异彩纷呈的个性化作文。
三、引导学生自由想象,拓展表现的空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表达纯真的情感,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快乐、悲伤、烦恼和失望等心情,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就拓宽了学生作文表现的空间,丰富了写作的内容,开发了学生的潜力,为创新作文的生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另外,利用短片、动画、图片、音乐和文字去激发孩子的想像力,成功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的事物,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等,如在教学《找春天》这课时,我找了很多关于春天的图片,投放在屏幕上,配上音乐,文中的美景就一目了然。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对大自然热爱之情,写出了他们心中最美的春天。读着学生的作品,我的内心充满惊喜与感动,因为他们的作品是那样的纯真甜美,富有创意,充满了童趣与真情。
四、寓特色教育于个性作文之中
集邮和采蜜集读书活动,是我校的特色教育,一张张亲自设计的邮票会让孩子们才思泉涌,写出一篇篇题材丰富的集邮作文;一本本自编的采蜜集,精彩绝伦,让他们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采撷出最美的花儿,酿出最甜的蜜;在学校开展的“经典与我同行,经典伴我成长”的诵读活动,我积极组织班级学生参加,吟诵《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从而使他们了解祖国五千年来的灿烂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学精髓。读的书多了,参加的活动多了,积累的写作素材也多了,学生的思维更是开阔了许多,为自己的个性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开放写作模式,张扬个性思维
平时写作训练时,我不命题,放手让学生自主写作,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自由的想象空间,使学生超越传统思想的束缚,摆脱思维定势的禁锢,将大脑已经存储的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创新思维,进行个性作文。如学习“蒙蒙细雨”、“平易近人”、“姹紫嫣红”、“小草从地里钻出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等好词佳句时,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联想与这个词有关的词句,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下来。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增强了写作能力,更增强了创造思维能力,张扬了个性思维。
六、多加赏识,激发写作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评改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写完作文,总是迫不及待地等着老师的批改。如果老师能给以积极的评价,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只有学会赏识学生,才能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呵护学生的个性,唤起学生主动写、积极写的热情。虽然有时学生作文拿上来的作文个性化十足,都是自己一些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但我一看就头痛:错别字一大堆,前言不搭后语。为了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我还是耐心地静下心来认真批改,在批改过程中发现,有的孩子的作文整体尽管不是很好,但里面的个别词句或段落还是很精彩的,因此我适时地把这些好词佳段标记出来,并加以批注,多给学生一些赏识评价。再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反复阅读自己的习作,一词一句地去寻找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体验成功的乐趣。另外,针对小学生好奇强,喜欢挑同学毛病的特点,我常常让学生互改,互评作文,从中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作文,这样,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到了做教师的感觉,另一方面更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灵感。一段时间后,那些不太爱写的孩子有了信心,作文也逐渐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多年的教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篇作文,都离不开孩子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创设学生乐于表达倾吐的氛围;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校园活动都能让学生捕捉到写作的素材,只有趣味化、生活化的写作环境才会让个性化作文这片沃土变得更加生机勃勃,青葱翠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