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信息技术课堂管理中学生 公民意识培养的几点做法

【作者】 付勚生

【机构】 贵州省都匀市第三中学

【摘要】 社会进步依赖于人的进步与发展,不断加强青少年的行为习惯、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教育的责任。学校是公民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中的每位教师都应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职责,在课堂教学、管理中不断渗透公民意识的教育。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约有3.67亿,约占总人口的28%,他们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何悦委员向大会递交提案,建议加强我国中小学生公民教育,培养他们长大成为对自己、家庭、社会、国家负责任之人。从教三十年,我一直在思考、研究与解决,我觉得可以从信息技术课教学特点出发,在平时的知识的传授和上机训练中不知不觉的向学生渗透公民意识教育。
【关键词】学生公民教育;信息技术课堂;网络教室管理
【正文】
  做为一名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既注重教书更关注育人,既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关注学生的道德行为、公民意识的培养。美国教育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生很多德育、公民意识问题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很容易被暴露出来。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是在网络教室里进行,可以让学生边学边练,大大增加了学生上机训练的机会,也不断提高了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网络教室的管理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研究的课题,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网络教室内软、硬件管理
  案例一:学生在网络教室上课时,有学生会乱敲键盘、摔拍鼠标,甚至拆卸键盘按钮、拆走鼠标的滚轮,随意在电脑中安装游戏软件;学生离开网络教室时,任意关闭电脑显示器,键盘架、鼠标、凳子等没有按要求恢复原位……如下列图所示:









键盘按钮被学生拆卸移位









键盘架、鼠标、凳子没有恢复原位

  分析原因:学生在网络教室上课,班级的约束力减小了,学生的自觉性降低了。由于贪玩又来去匆匆,学生往往不按学校网络教室管理相关规定执行;上课老师控制学生机时间太长也会造成学生情绪不满、发泄。
  对于学生的这些行为我采取以下对策:
  1.网络教室每台机子都装上还原功能,只要电脑重启就能全部还原到原来安装的程序,确保了电脑的正常工作。上课时一次控制学生机时间不要太长,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些小任务,让学生过学过练。
  2.硬、软件的管理承包到每一个学生
  给学校网络教室的每台学生机、各班学生编号,(如下图所示)学生进入网络教室时,让各班每个学生按事先编好的座位号对号如座,教师随时了解每台学生机对应的每位学生姓名便宜管理。












在教师机上给每台学生机编号












各班学生网络教室编号对应表
  3.要求每个学生进入网络教室使用电脑前自己先俭查电脑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报告老师,以便老师查找到使用过这台电脑的学生姓名。老师做好记录,并对该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要求学生下次改正。
  二、网络教室卫生管理
  网络教室的卫生管理,一直是信息技术教师最头痛的事,如何管理好网络教室的卫生,也一直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探索的课题。
  案例二:学生离开网络教室后,教师经常发现教室内学生会留下一些果皮、糖纸、餐巾纸、饮料瓶等(特别是有的同学把垃圾还塞到隐蔽处)……如下图所示:







学生将垃圾藏在隐蔽处
  分析原因:这些现象说明学生卫生习惯不好,公民意识、环境意识不强,需要老师加强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对于学生的这些行为我采取以下对策:
  1.不定期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网络教室上机守则》,让学生清楚学校网络教室管理的具体要求,时常用纪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在网络教室四周放置几个拉圾篓,让学生产生的拉圾有地方放,这样学生也就不会随意乱扔拉圾了。










在网络教室增设拉圾篓
  3.设定每位学生个人卫生承包区,将每位学生座位周围的卫生管理交给使用这台电脑的学生负责,老师随时俭查并监督学生清理。
  4.另外,定期组织学生打扫网络教室的卫生,时时保持网络教室的清洁。
  三、加强学生随意上网、上QQ、玩游戏的管理
  案例三:学生一进入网络教室,第一件事就是想挂QQ、上网,找游戏玩、看电影……学生将信息技术课当成就是来玩的课,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太大。
  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其它学科负担大重了,到信息课上来放松一下;在网络教室学生自主性非常强,给老师的教学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信息教师如何加强网络教室信息技术课堂学生的管理,以保障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的完成呢?
  对于学生的这些行为我采取以下方法来解决:
  通过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加强网络教室中学生机上网的管理。
  利用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的功能,来控制学生机的上网、软件的运行。如下图所示:


















将学生想要运行的QQ软件设为黑名单,阻止QQ软件运行

  教师需要学生机上网、运行程序时,钩选“全部开放”,这样被限制的设置就解除了,这时学生机就可以上网、运行程序了,教学管理起来非常方便。
  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信息技术课堂管理有了很大成效,学生一些坏的习惯减少了,公民意识大大得到了增强,教师网络教室的管理轻松了。
  总之,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时时牢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对学生贯彻行为习惯、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职责;既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还要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公民意识的培养;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结合课程特点,挖掘德育教育素材,整合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等道德教育,最终在此渗透过程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注:本文为2013年贵州省教育科研规划一般课题《民族地区中学公民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都匀市第三中学为例》(课题编号:2013B176)子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http://www.edu.
cn/20010926/3002911.
  [2]沈书生,李艺.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2002,(12).
  [3]李爱娟.中小学德育与信息技术整合初探[J].教学与管理,20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