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对于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研究
【作者】 刘凤娟
【机构】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麻州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同时,还要重视起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也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是对小学数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策略
【正文】
前言: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也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和学习习惯,而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特点和优势,科学合理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此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探究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和锻炼。
一、 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而小学数学又是一门比较抽象和复杂的学科,对于一些难度系数较高的数学知识,学生常常难以透彻的理解。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不断探索和创新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意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促进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另外,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同时小学数学教学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懂得利用数学思维去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数学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1]。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一) 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数学课堂教学常常呈现一种枯燥沉闷的状态,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也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教师也过于强调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和权威性,忽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没有给予学生适当的机会去发表自己的看法。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降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一直无法的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的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动性,从而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认知特点,为学构建出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拥有发言和表现的机会,比如:可以在教学中专门设置一个自由发言的环节,使学生都能够踊跃的参加,从而促进其能够积极的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也通过学习探究和发言,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二) 运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实际生活问题适当的引入到数学教学中,从而使教学内容充满新颖和趣味性。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需要,以及爱好兴趣和认知能力,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给予学生充足的实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探究,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不断提高[2]。例如:在讲解关于“倍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猜教师的年龄,并给予一定的范围,在学生没有头绪的情况下,再告诉学生教师的年龄是5的倍数,学生可能会猜30岁、40岁、45岁,然后再告诉学生教师的年龄又是9的倍数,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猜出教师的年龄是45岁。这样不仅能够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三)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探究
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和教师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习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通过探究学习和参加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有效巩固,也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3]。例如:在学校组织春游活动时,乘车费用每人12元,饭费5元,门票费25元,春游前每人预收了40元,让学生独立思考预收的费用是否够用。这样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拓展思维,也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对探究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印象,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和积累数学知识,同时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结语:目前,很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下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建科学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独立斯思考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同时也推动小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萧宁.浅议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2(17):122-123.
[2] 王小清.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23(9):24-25.
[3] 刘金华.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14(z1):106-107.
前言: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也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和学习习惯,而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特点和优势,科学合理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此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探究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和锻炼。
一、 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而小学数学又是一门比较抽象和复杂的学科,对于一些难度系数较高的数学知识,学生常常难以透彻的理解。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不断探索和创新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意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促进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另外,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同时小学数学教学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懂得利用数学思维去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数学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1]。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一) 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数学课堂教学常常呈现一种枯燥沉闷的状态,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也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教师也过于强调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和权威性,忽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没有给予学生适当的机会去发表自己的看法。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降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一直无法的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的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动性,从而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认知特点,为学构建出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拥有发言和表现的机会,比如:可以在教学中专门设置一个自由发言的环节,使学生都能够踊跃的参加,从而促进其能够积极的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也通过学习探究和发言,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二) 运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实际生活问题适当的引入到数学教学中,从而使教学内容充满新颖和趣味性。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需要,以及爱好兴趣和认知能力,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给予学生充足的实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探究,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不断提高[2]。例如:在讲解关于“倍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猜教师的年龄,并给予一定的范围,在学生没有头绪的情况下,再告诉学生教师的年龄是5的倍数,学生可能会猜30岁、40岁、45岁,然后再告诉学生教师的年龄又是9的倍数,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猜出教师的年龄是45岁。这样不仅能够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三)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探究
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教学和教师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习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通过探究学习和参加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有效巩固,也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3]。例如:在学校组织春游活动时,乘车费用每人12元,饭费5元,门票费25元,春游前每人预收了40元,让学生独立思考预收的费用是否够用。这样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拓展思维,也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对探究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印象,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和积累数学知识,同时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结语:目前,很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下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建科学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独立斯思考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同时也推动小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萧宁.浅议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2(17):122-123.
[2] 王小清.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23(9):24-25.
[3] 刘金华.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14(z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