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作者】 刘 萍

【机构】 贵州省铜仁市第二小学



【正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经历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在观察、分类、抽象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思维能力,增强符号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方程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方程做准备。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准备:天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知平衡:
  出示天平,了解平衡现象。
  指名介绍天平的工作原理。
  二、演示观察,认识等式:
  1.课件演示,根据天平平衡现象写出等式。
  板书:50+50=100 
  50×2=100
  ……
  引导学生列举出不同的等式。
  2.课件演示,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称出一个空杯子的质量。
  在天平左边放一个空杯子,右边放100g砝码,使天平平衡,得出杯子的质量等于100g。
  (2)倒入橙汁,通过操作使天平两边平衡。
  引导学生根据天平平衡现象写出含有字母x的等式。
  说说等式表示什么意思?(杯子的质量+橙汁的质量=250g)
  3.结合情境,写出等式。
  情景一:                         



  情景二:小明有30元钱,买书用了x元,还剩14元。
  (1)独立思考:上面情境是什么意思,试着写出相应的式子。
  (2)四人小组交流记录。
  说一说这几个情境是什么意思?用等式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
  (3)汇报交流,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x=2.4         30-x=14
  (4)指名说等式的意义。
  三、观察比较,感知方程:
  1.观察两组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发现:相同:都是等式;
  不同:前一组都是数,后一组有字母。
  揭示并板书:等式、未知数
  2.揭示课题:方程的意义
  像这样的式子叫方程,你认为什么是方程(指名说)。
  四、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1.请自学教材63页,了解什么是方程,构成方程的关键是什么?。用笔划上波浪线,把你认为重要的关键词下面画上△△。
  2.学生交流,师完善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齐读。
  3.回顾反思,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提问:写出方程的关键是什么?
  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
  4.写出不同的方程。
  五、勇于挑战,內化提升:
  1.判断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45+35=80      6(2+y)=42      x+24       a÷5=35+b 
  62÷2=31       x÷4<26       x-3=19+11 
  (1)找出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方程与等式存在以下关系: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3)辨析:下面说法对吗?为什么?
  ①方程一定是等式。(     )
  ②等式一定是方程。(     )
  2.判断下面式子是不是方程。
  ①6x+□=98        ②6x+□>98      ③□+64=98
  3.用方程表示下面数量关系(66页第3题图一)
  预设:40-28=x → x没有作用,一般不这样写方程。
  六、了解历史,感悟文化:
  介绍数学文化,引导学生了解方程的产生过程。(63页)
  七、回顾反思,收获成功:
  引导学生交流反思,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八、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50+50=100     100+x=250  
  50×2=100      x+y=300
  90+60=150      3x=2.4
   ……              30-y=14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