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想要说“爱你”也容易——差生提高数学的思考

【作者】 梁 煜

【机构】 广西北流市高级中学



【正文】      数学是许多学生觉得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科目,其中数学成绩数学能力不太好的学生我们称为数学差生,那么怎么提高数学差生的数学成绩呢?这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对于学习数学,对数学差生而言,还真应了那句话,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经过十几年的数学教学,我在培养数学差生的问题上有一些思考。
  一、先看夯实基础的重点方法,学习教材上的知识获得的过程性是形成数学知识的基础
  特别是基础差的同学,一定要老老实实的从课本开始,不要求快,要复习一个章节,掌握一个章节。具体的方法是,先看公式,理解、记住,然后看课后习题,用题来思考怎么解,不要计算,只要思考就好,然后再翻课本看公式定理是怎么推导的,尤其是过程和应用案例,细细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然后注意总结好其中的知识点,慢慢理解,然后再深入了角其应用,如果不懂的,也不要心慌,用笔勾画出来,在课堂上与老师慢慢探究。记住,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着急。
  对于容易犯的错误,要做好错题笔记,分析错误原因,找到纠正的办法;不能盲目做题,必须在搞清楚概念的基础上做才是有效的。对于课本中的典型问题,要深刻理解,并学会解题后反思:反思题意,防止误解;反思过程,防止谬误;反思方法,精益求精;反思变化,高屋建瓴。这样不仅能够深刻理解这个问题,还有利于扩大解题收益,跳出题海!
  二、提高基础知识应用
  1.如何听课和做题:
  在注重基础的同时,又要将高中数学合理分类归纳。分类其实很简单,就是按照课本大章节进行分类即可。再谈做题。不论对于哪种层次的学生,看题思考才是学习数学的主旋律。看题主要是看你不会做的题,做错的题,尤其是卡住你的那一个步骤。为什么答案中这道题这个步骤这么写,为什么用这个公式。这个公式是从那几个条件确立的,它的出现时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这是思考方向。很多同学都有这个问题,题目不会做,往往就是一步卡死,只要这一步解决了,后面都会。这就是因为没有找到应用的要点。
  2.如何提高和练习
  提升数学的第一步,其实任何科目都是这样,就是将这一科细化,找出自己的薄弱点。
  我们把高考卷子分解开来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就这三种类型。
  选择题属于特殊的题型,在这里先不去讲,在次我先讲解答题,也就是大题。
  我们要挑题做,挑的就是高考会考的题型!?结合高考实际,在数学科目中,主要的题型就是客观题,填空题与解答题。选择题是给出条件和结论,要求根据一定的关系找出正确答案的一类题型。选择题的题型构思精巧,形式灵活,增大了试卷的容量和知识覆盖面;而填空题跟选择题一样具有考查目标明确,知识复盖面广,评卷准确迅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计算能力等优点,不同的是填空题未给出答案,可以防止学生猜估答案的情况。要想迅速、正确地解选择题、填空题,除了具有准确的计算、严密的推理外,还要有解选择题、填空题的方法与技巧。做选择题,一定要准确审题,数学一般是单选,多选少见,看清楚是要选择正确还是选择错误?答案写在什么地方,等等。做选择题有四种基本方法:回忆法(直接从记忆中取要选择的内容);直接解答法;淘汰法(把选项中错误中答案排除,余下的便是正确答案);?猜测法,等等。用伟人的一句话讲就是“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在解题的过程中,注意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要求平时就要训练,结合高考、会考的要求去限时训练相关题型!
  三、合理有效的针对性练习
  练习应具有针对性、同步性,如果见题就做常常起不到巩固作用,效益低、效果差;还要学会限时完成,才能提高效率,增强紧迫感。遇到困难问题,应先自己思考,实在没有头绪要及时向同学或老师请教,防止问题积累,降低学习热情。
  四、数学思维的培养
  对数学差生而言,所谓数学思维还真是不好说,想要培养出学生的数学思维,还真是有些“吃力不讨好”。作为一线老师,在平坦的教学中,对数学差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还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主要是由于学习有三个能力层次:一是“懂”,只要教师讲解清楚,问题选取适当,同学认真投入,一般没有问题,这是思维的较低层次;二是“会”,也就是在懂的基础上能够模仿,需要在适量的练习中得以体现,相对来说思维上了一个台阶;三是“悟”,要悟出解决问题的道理,能够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解决其他问题,从本质上把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这是思维的高层次,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许多学生也都能在课堂上听懂老师的课,思维也能跟着转了,但是差生的思维质量与速度比不上其它的同学,因而在课堂上是感到相当吃力的。因而平时我要求他们应该立足于基础,然后再学会思考,特别是一些直观思维起点的问题,都要求他们自己去思考与探索,接着是尝试一些抽象思维的问题,适当进行探究,主要是通过前面的方法学会看题、做题。跟着要注意总结经验,将自己的感悟再直观反映回自己的所做题目上,印证一下思维的过程。最后才是巩固练习,而不是盲目的做题。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要求数学比较差的学生打好基础,做好常规题。就像打球一样,高手都是打快攻,各种技术一起上,而我觉得基础不好的同学要打好反击就是要注意“见缝插针”,看准机会就打一下,拿分是关键,分数提高了,目的达到了。所谓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锻炼过程。只有学生真正学会了如何解决数学问题,那么数学思维就可以讲是培养成功了。
  五、提高做题技巧
  数学分数的提高,与做题的质量密切相关,除了常规解法,往往要注意解题技巧的运用。做题的时候,第一立足点是题目本身,而不是知识点,数学题非常讲究逻辑。题目让干什么就做什么,不要自以为是,凭空套用,要看清楚问什么,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能列出什么式子,或者应该设什么未知数。这些问题要从那几个角度出发。这些角度能切合的条件是什么。这样才是做题的根本技巧。所有尖子生的思维大多如此。而不是直接套用知识点,除非单纯的考察简单的知识点题型。只有自己找出来的规律,才能在解题中运用自如。
  六、其他的一些经验
  错题集什么的,合理时间规划啥的,心态啥的,这都属于老生常谈的,大家都知道,只要树立信心,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从公式的记背、到利用公式理解知识点、到做简单题、到看题、到同步练习、最后到总结做题技巧,这就是从零基础到高分的全部步骤,只要认真执行,数学将是你骄傲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