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细心和信心铸就师魂

【作者】 贾可靖

【机构】 甘肃省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正文】      屈指算来,我当班主任已经十五年了,下面我谈谈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正,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那是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开学了,我带领学生参加第一天的升旗仪式,随着国歌声响起,学生纷纷将手举过头顶行队礼,可站在班级队列最后的我却发现有一只手极不情愿的在那儿似举非举,它仅放在耳朵旁,手指没有并拢,无名指和小拇指居然没伸出来!那敬礼的手势俨然就是小孩子把手当作枪玩的姿势——此时,它是那样极不认真地举着。我从侧面认出了他——某某某,报名时第一个来的圆脑袋小眼睛的男孩子。旗升完了,我按捺住火气慢慢地走到他的旁边,严厉而低声地命令他伸直右手。他极不情愿的、怯懦的将手伸了出来,不曾想,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幕出现在眼前:那黝黑而枯瘦的小手上分明只有三根手指!我惊呆了,不相信似的又摸了摸,确实只有三根。一刹那,心痛、愧疚、自责一齐涌上心头,我的眼睛湿润了…… 
  后来,我拉着他的手询问了许多关于他手受伤的经过、是否影响生活及学习等方面的情况。看得出,他并没意识到当初我拉他手那一刻差点来临的“暴风雨”;可对于我来说,虽然侥幸没有当众造成“冤案”,但深深的自责与愧疚同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在学生眼中,班主任的地位是崇高的,班主任的语言像太阳的光芒,照到哪里哪里亮,班主任的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影响到学生。而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则往往会因为自己的粗枝大叶而误解学生,甚至给学生造成“冤案”。
  想起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更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的确,小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宝贵的,培养它很难,可消灭它却在一念之间。
  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经历了前面的那件事后,我对这位教育家深切的言语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深深地认识到,班主任工作最需要的就是细心,因为细心是促使学生发展,促使学生进步的催化剂。细微之处总关情,只有一颗纤细如发的心,才能折射出教育所蕴含的这些大理念、大智慧。
  当然,对学生细微生活的关注会占用较多的时间,给本来繁重的教学工作又增添了许多负担。但通过关注,却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使班主任工作能够更好更顺利的进行。
  有这样的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以一个“行”字,消除学生的恐惧感,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一个“行”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找回自信,就一个“行”字,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看到人世间的美好,就一个“行”字,找到学生对学习的快乐感觉,真正尝到师爱的甜头,对学生来说,越信任他学习越勤奋,自信心越强,越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在班上每个学生尤其是潜力有待提高的孩子,不管谈心还是闲聊都注意给他们心理暗示,是老师喜欢他,认为他行,是有潜力的。班上一个女孩子,她的语文成绩非常好,知识面广,作文的文采非常漂亮,可对数学学习怎么也提不起兴趣,我意识到这个情况以后找她交心。我对她说:“你知道吗?语文的学习在整个学习阶段是最难的,而你竟然学得那么棒,数学对你来说也应该是小菜一碟呀!你试着去摸索一下规律一定会有收获的哦。”在我的鼓励下,她克服很多困难终于尝到了一些数学学习的甜头,有一天她竟然高兴地对我说:“贾老师,数学真的不难!”我也欣慰地笑了。
  班务工作中,应该和孩子们经常交流谈心,让他们懂得现在制定必要的班规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是有好处的,给予他们的耐心细致的帮助是出自真心的。通过身教和言教,让孩子们看清老师的人格魅力,让他们感到老师在为他们付出。还应该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知道,老师对孩子们是真的关心,从而更好的支持配合老师的工作。在工作中,我也重视“小洞不补必然大烂”这个事实,小错迁就是害人,包容并不是纵容,一个班级没有问题不正常,但不能经常出问题。关键是看怎么处理?怎么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于是,当班主任的我们就要牺牲一些时间去观察和了解学生,他们的闪光点要发掘,负面的东西也不能忽视。及时纠正他们的小错误,这样工作才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事实上,让孩子们知道目前自己不是最好的,但和以前比有进步就行了。
  让我们把爱和真诚无私的撒播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使每一个敏感的心灵都能感受到师爱融融,让孩子们在我们的“和风细雨”下茁壮成长,让他们的童年在精心呵护下充满舒心的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