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激活成功基因 建设优秀班级——浅谈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作者】 陈红霞
【机构】 四川省仁寿师范附属小学
【正文】 做了近20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切地体会到,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把握的要素很多,其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是一个获得成功的重要基因。
什么是集体荣誉感呢?
集体荣誉感就是一种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自觉地为集体尽义务、做贡献、争荣誉的道德情感。当集体受到赞扬、奖励的时候,就会产生欣慰、光荣、自豪的感情;当集体受到批评、惩罚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安、羞愧、自责的感情。
人心齐,泰山移。集体荣誉感能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作为一个班集体,学生有了集体荣誉感,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增强自尊心和责任感。学生有了集体荣誉感,才会更加尽心尽力地为班集体尽义务,做贡献,从而在全班形成学、比、赶、帮、超的浓郁氛围。
那么,怎样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呢?
一、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在温暖的班级环境中产生集体荣誉感
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就会不断地告诉孩子们:你们是我教过的最可爱、最聪明的孩子。我还常常告诉孩子们:我们要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创最好的班集体。我还教育孩子们把“我是光荣的附小人”、“我是X年级X班的学生”牢记在心里,鼓励大家来做最好的自己。当然,仅靠这些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平常得创造许多机会,让孩子们充满自信,感受到集体的温馨和幸福。
每年我都会给孩子们拍班级合影,而且每年都会把前几年的照片拿出来,让孩子看看现在的自己,对比以前的自己。这时,孩子们都会满脸笑容,激烈讨论:我在哪儿?哎哟,照的好丑啊!谁的红领巾歪了,衣服没整理好,谁胖了,谁瘦了,谁高了,谁黑了……此时,我便和孩子们一起讨论:除了从这些照片能看到我们身体的成长,别的还有别的收获吗?比如:收获了多少知识,收获了多少做人的道理?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有哪些小发明、优秀作文、体育比赛、文艺表演获了奖?在热烈的讨论中。一篇篇优美的作文,一幅幅缤纷的图画,一次次活动的场面,一个个精彩的表现,都会成为孩子们美好的回忆。对这些照片,我不光给孩子们看,还发在家长得QQ群里,让家长们也来分享孩子们的快乐。
镜头下这些美好瞬间回忆,以及家长们的赞美评论,都会让孩子们产生荣誉感。
二、帮助学生建立自尊心,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增强集体荣誉感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学生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常对孩子们说:“人人都有义务来维护班级荣誉,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以班为荣,班以我为荣”的良好氛围也逐渐形成起来了。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培养学生荣誉感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经常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教育,学生就会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
首先,要把班级活动和学校活动融为一体。学校的众多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我们就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个舞台。如我们学校每年要过四节,即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要举办书法绘画比赛,开展3.5慈善捐助活动,组织各类表演……这些都是培养孩子主人翁意识的大好时机。我就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带领他们主动参与,认真准备,刻苦训练。在组织学生参加这些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不仅让每个孩子都有了出彩的机会,也让每个孩子充分为班级争了光。
其次,还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主题活动,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我带班开展过的活动很多,比如:吃西瓜比赛,亲子野炊,护蛋行动,我是小小书法家……
三、培养学生自制力,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评比活动中完美集体荣誉感
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在班级建设中注入竞争机制,不但能减少违规违纪现象,还能让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学生在竞争中不甘落后,你追我赶,奋力进取的同时,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也享受到了被接受、被肯定、被喜爱、被认可的心理满足。
为了激励学生不断前进,我在班上建立了表彰奖励制度,如低年级我采用卡片换小星星,中高年级采用操行评定,并把这些都作为期末“三好学生”评定的重要标准。对在竞争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我给他们的优惠政策是可以自由选择同桌,在家长QQ群里表扬,评选为干部或少先队干部。实践证明,这些都是促进学生积极竞争的好办法。
就拿优秀同学当班干部这一块来说,我设立了较多的岗位,采用自荐和推荐的方式竞争上岗,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了班级管理中来。班上干部多了,分工就细了,也便于责任落实。就说班长吧,我班就有10个,每天两人全面负责。另外,还建立卫生监督员,纪律监督员,礼仪监督员等岗位,实行干部分工负责制,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同时,干部同学也要受老师同学的监督。我还实行“优胜劣汰制”,每个月最后一周的班队课,采用自评和民主评定的办法对所有干部进行考核评定,工作不负责、习惯不好、不受同学欢迎的干部将“下岗”,然后从其他表现优秀的同学中推选干部。在这一干部制度管理下,孩子们的表现特别积极、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势头。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做到最好,确实不容易。作为班主任,我认为必须要拥有“三颗心”,即爱心、诚心、细心;做到“三个想”,即为班集体着想,为每个学生着想,为每个学生家长着想;培养学生做到“三个好”,即好品德、好行为、好习惯;班级建设实现“三个有”,即有兴趣、有个性、有特色。这样才能让学生人人都自信、自尊、自立,人人都成为班集体的小主人。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在集体荣誉感的激励下,人人都来做最好的自己,人人都来为集体荣誉增光添彩。
什么是集体荣誉感呢?
集体荣誉感就是一种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自觉地为集体尽义务、做贡献、争荣誉的道德情感。当集体受到赞扬、奖励的时候,就会产生欣慰、光荣、自豪的感情;当集体受到批评、惩罚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安、羞愧、自责的感情。
人心齐,泰山移。集体荣誉感能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作为一个班集体,学生有了集体荣誉感,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增强自尊心和责任感。学生有了集体荣誉感,才会更加尽心尽力地为班集体尽义务,做贡献,从而在全班形成学、比、赶、帮、超的浓郁氛围。
那么,怎样去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呢?
一、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在温暖的班级环境中产生集体荣誉感
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就会不断地告诉孩子们:你们是我教过的最可爱、最聪明的孩子。我还常常告诉孩子们:我们要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创最好的班集体。我还教育孩子们把“我是光荣的附小人”、“我是X年级X班的学生”牢记在心里,鼓励大家来做最好的自己。当然,仅靠这些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平常得创造许多机会,让孩子们充满自信,感受到集体的温馨和幸福。
每年我都会给孩子们拍班级合影,而且每年都会把前几年的照片拿出来,让孩子看看现在的自己,对比以前的自己。这时,孩子们都会满脸笑容,激烈讨论:我在哪儿?哎哟,照的好丑啊!谁的红领巾歪了,衣服没整理好,谁胖了,谁瘦了,谁高了,谁黑了……此时,我便和孩子们一起讨论:除了从这些照片能看到我们身体的成长,别的还有别的收获吗?比如:收获了多少知识,收获了多少做人的道理?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有哪些小发明、优秀作文、体育比赛、文艺表演获了奖?在热烈的讨论中。一篇篇优美的作文,一幅幅缤纷的图画,一次次活动的场面,一个个精彩的表现,都会成为孩子们美好的回忆。对这些照片,我不光给孩子们看,还发在家长得QQ群里,让家长们也来分享孩子们的快乐。
镜头下这些美好瞬间回忆,以及家长们的赞美评论,都会让孩子们产生荣誉感。
二、帮助学生建立自尊心,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增强集体荣誉感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学生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常对孩子们说:“人人都有义务来维护班级荣誉,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以班为荣,班以我为荣”的良好氛围也逐渐形成起来了。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培养学生荣誉感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经常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教育,学生就会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
首先,要把班级活动和学校活动融为一体。学校的众多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我们就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个舞台。如我们学校每年要过四节,即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要举办书法绘画比赛,开展3.5慈善捐助活动,组织各类表演……这些都是培养孩子主人翁意识的大好时机。我就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带领他们主动参与,认真准备,刻苦训练。在组织学生参加这些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不仅让每个孩子都有了出彩的机会,也让每个孩子充分为班级争了光。
其次,还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主题活动,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我带班开展过的活动很多,比如:吃西瓜比赛,亲子野炊,护蛋行动,我是小小书法家……
三、培养学生自制力,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评比活动中完美集体荣誉感
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在班级建设中注入竞争机制,不但能减少违规违纪现象,还能让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学生在竞争中不甘落后,你追我赶,奋力进取的同时,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也享受到了被接受、被肯定、被喜爱、被认可的心理满足。
为了激励学生不断前进,我在班上建立了表彰奖励制度,如低年级我采用卡片换小星星,中高年级采用操行评定,并把这些都作为期末“三好学生”评定的重要标准。对在竞争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我给他们的优惠政策是可以自由选择同桌,在家长QQ群里表扬,评选为干部或少先队干部。实践证明,这些都是促进学生积极竞争的好办法。
就拿优秀同学当班干部这一块来说,我设立了较多的岗位,采用自荐和推荐的方式竞争上岗,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了班级管理中来。班上干部多了,分工就细了,也便于责任落实。就说班长吧,我班就有10个,每天两人全面负责。另外,还建立卫生监督员,纪律监督员,礼仪监督员等岗位,实行干部分工负责制,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同时,干部同学也要受老师同学的监督。我还实行“优胜劣汰制”,每个月最后一周的班队课,采用自评和民主评定的办法对所有干部进行考核评定,工作不负责、习惯不好、不受同学欢迎的干部将“下岗”,然后从其他表现优秀的同学中推选干部。在这一干部制度管理下,孩子们的表现特别积极、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势头。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做到最好,确实不容易。作为班主任,我认为必须要拥有“三颗心”,即爱心、诚心、细心;做到“三个想”,即为班集体着想,为每个学生着想,为每个学生家长着想;培养学生做到“三个好”,即好品德、好行为、好习惯;班级建设实现“三个有”,即有兴趣、有个性、有特色。这样才能让学生人人都自信、自尊、自立,人人都成为班集体的小主人。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在集体荣誉感的激励下,人人都来做最好的自己,人人都来为集体荣誉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