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结合与创新

【作者】 张建文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0三团学校

【摘要】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教学方法尤为重要。语文教学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随时代更迭,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语文的教学方法要求及使用也越来越高,语文教学已从传统单一的讲授发展进步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结合与创新做相应阐述。
【关键词】教学方法;学生;教师;创新;结合
【正文】
  因为语文教学内容、目的呈?现出多样性,所以,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诸如: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观察法、练习法、复习法、愉快教学法等。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启发式教学理念
  启发式不是具体的教学?方式或方法,而是教学方法使用的原则。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激发其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防止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既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又不放任自流。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启发学生兴趣、动力上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探索的精神。
  二、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式
  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的方法。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分班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多样化教学方式相结合
  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一是?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二是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三是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分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第一,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传递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述和讲?解,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如:讲授法,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等。串讲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串讲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讲,一种是概括式串讲。
  第二,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如:?讨论法,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进行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研究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
  第三,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如:问答法,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法,强调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究竟如何运用,要视学生、课文等具体情况而定,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掘其潜在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对?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要向学生示范的方向发展,把这些方法最终变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对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发挥这些方法的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得纯熟而有成效;对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注意发挥教与学?相结合的教学威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上述各种教学方法,虽然在以往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教师们还应努力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可行性方法?。在当前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应用和完善传统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首先?应处理好两种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的。现代语文教学严格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师无论是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还是对学?法的指导与实践,无不贯穿着这种统一。两者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教法和学法的统一,是现代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方法的最大特点,无论是学法的指导实践,还是教法的选择和运用,抑或学法运用中的教法指导,以及教法指导下学法运用,均需寓学法于教法之中,附教法于学法之表,两者无不贯串着这种统一。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反映了教法有其自身的特色,渗透着学法?指导的因素,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形成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密不可分。?教法和学法的统一表明了现代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反映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它将不断推动教学方法?系统的完善与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二,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教学方法的发展,首先应注意继承。继承是事物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联结纽带,它客观存在于语文教学方法历史发展的全部进程中。继承也意味着发展和创?造。教学方法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是在此前的教育教学基础上逐步?丰富的,因此教学方法的选用,尤需重视继承,在批判的继承中严格选择,不能丢弃传统的精华。
  创新是教学方法最重要的特征,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每一种教学方法从来都是在个体或群体的创造中?发现出来的。人类智力的开发离不开创造,教学方法的发明创造又赋予智力开发以新的形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重在继承、贵在创造。重视继承传统教学方法同时,还应善于学习中外先进教育理论,在继承的同时?,注意创新。
  适应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教学方法还需要经过许许多多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普遍开展,教师们也在教学之路上不断尝试创新与结合,不断尝试着适应当下教育的优良方法,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肩负重担,在发展与变化中不断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