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作者】 兰红忠

【机构】 贵州都匀市经济开发区瓮桃小学 

【摘要】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怎样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及儿童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是我们每个数学老师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主动性
【正文】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完全小学,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简单地讲学生“学会”基本问题已得到解决,但“会学”还谈不到。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有的教师教学方法还很陈旧,被“教师中心论”的影响较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厌其烦的重复学生所学知识。教学过程仍是教—学—做,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展。教师只注重讲课,忽视了学生的学,认为讲得越多,学生就掌握得越好,根本没有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造成的结果学生不主动学习已形成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存在一种依赖思想,不会动脑筋去思考,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因此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不同年级掌握的知识都不同,内容都在不断的深化。在教学时要根据儿童的特点,分析其数学基础和认知能力,采取启发式教学,要在调动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上下功夫。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突破。
  一、开展数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对于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发展数学才能,调动学习的主动性都有着积极作用”。只有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为了让学生牢固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可以组织学生亲自量一量三组的长宽高,以及观察相对应的两个面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参与量一量、摸一摸、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发现长方体有12条棱,长、宽、高各四条,8个顶点,6个面。相对应的两个面面积相等,再引导学生归纳正方体的特征,课外布置学生学习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简单学具、或者学习画一画这两种物体,通过开展这个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会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一堂数学课离不开教师的提问,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有思考的机会,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解决问题时。首先要先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可以启发学生用画一画圆圈,或者用摆小棒的办法,来找到已知条件与要求的问题,然后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进行解答,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哪个量比哪个多(少),多(少)几个,哪部分是同样多的,这一连串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对大胆举手发言并能提出问题的同学,我采用发小红花的方式加以鼓励,让学生积极参与,踊跃提问。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一起分析问题、再共同解决问题三者之间的结合,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教师再分析讲解,这种问答启发式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调动主动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助于促进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个单元时,通过让学生摸一摸,折一折,感知平面图形的特点。在拼一拼这一节课,提前让学生准备七巧板,通过动手拼一拼,展示交流,在交流中增长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又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再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学生通过一颗一颗的这样拨数动手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掌握100以内的数读、写方法,又如教学分类与整理的内容时,让学生按要求的标准分一分,涂一涂,填一填,一系列动手操作活动体会分类的作用,认识到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是多样的,放手让学生参与体验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在意识里增强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活动的出发点就是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的沟通和信任。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会学生会学,而且是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学会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知识学习方面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