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让信息技术成为 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的翅膀
【作者】 曾丽平
【机构】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兆雅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今天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我们在享受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高新信息技术的同时,我们还得继续追求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可是,我们把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交给我们的科学家发明家,却忽略了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继续以传统的陈旧的方式来开展科技教育。如何让信息技术成为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的翅膀,这是我们一线初中教师所面临重要课题。【关键词】信息技术;青少年;科技创新;探究实践
【正文】
随着科技的迅猛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初中各学科教学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试想:有一天,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停止了,我们的世界会是怎么样呢?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样的想法简直是杞人忧天,会没有人去搞科学技术创新吗?如果我们忽略了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教育,忽略了青少年对科技教育的心理需求,不去创新科技教育的模式,没有人进行科技创新的悲惨局面,恐怕真的要出现。为此,我们必须利用好身边的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科技教育模式,为青少年喜爱科学、探究科学搭建好平台,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让青少年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农村学校科技教育现状
农村学校是怎样开展科技教育的呢?学习课本知识、检测课本知识。这些抽象的知识是怎么来的呢?教授人文学科的老师讲得少,教授自然学科的老师蜻蜓点水地讲。讲的目的是什么呢?自然是为了考试。学生有多少兴趣呢?很难说清楚。有没有实现以基础教育为依托,通过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协同组合培养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达到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态度、科学思维以及科学实践能力的目的呢?这就更难说清楚了。
很多农村教师对科技教育的含义都是比较模糊的,对科技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能够在自然学科上面开展实验操作课,对某个知识点的来源作一番探究,对某个现象做一次演示,对一位授课老师来说,往往都是一种负担,及不乐意去把它做好。老师对自然科学都是以一种考试为目的的方式对待,没有极大的科学热情去探究知识,学生又怎么能喜欢上这些迷人的科学呢?
全国每年都在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各个阶层的专门人士都在组织这项赛事,各个科技辅导员及青少年都有作品参赛。科技创新大赛是科技教育成果的展示,按常理应该是经过反复赛选,挑选出来的精品,都有一定的科学元素和科技含量。可是,落实到了我们农村学校,就有些变味了。学校说,镇上要组织科技创新大赛,每个学校要交多少件作品,现在我们把这些任务分解到各个班上,各个班必须得完成任务,完不成的扣考核分。有没有专门的科技辅导员呢?有!大多是被迫担当辅导员的,并非热爱科学的人士,大多有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即便有几个喜欢科技创新的学生,假期里抓紧时间制作了一些作品,却出现了仿作现象、模型现象。
当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停留在课本知识上的时候,我们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步伐没有能跟上时代的节奏。可见,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是怎样的一个尴尬境地。寻求新的科技教育模式才是当务之急,才能走出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遭遇尴尬境地。
二、信息技术走进农村学校,为科技教育带来新契机
近几年来,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学校拥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广播室,可以实现网络互动。可以说,现在的教师大多掌握了多媒体技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走了课堂,课堂容量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创设了新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多样化地传递了学科知识,提供了各种参考、学习、练习的机会,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搭建了平台。
信息技术在通讯技术上的运用,使得学生个个具备初步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能利用网络开展交流互动,能够手持手机进行语言交流。网络的强大作用,使得人与人之间可以实现零距离互动。在庞大的网络面前,在强大的信息技术面前,与其让学生乱了方寸,不如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走进科技教育,走进科学探究,实现信息技术特有的时代责任。
要知道,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来说,它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亲密爱人。信息技术能在课堂教学上展现它独特的魅力,征服我们的学生,难道它就不能对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展现它的魅力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让信息技术和科技教育联姻,结果会是什么呢?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将走出尴尬境地。
三、信息技术如何与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实现联姻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对科学教育的兴趣
要让青少年成为具有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把握科学本质,养成科学精神,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的人才,我们必须让青少年喜欢科技教育。要让一个人喜欢,就得让他去做他喜欢的事。不能强迫,只能潜移默化,只能因势利导。
只有将要进行教学的科技内容,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呈现,势必才会起到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对科学教育萌生新的热情。
(二)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科技教育短片
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学、科学社会学等这些学科,饱含着丰富的探究内容。上自然科学的老师就知道,做演示实验的时候就是学生最开心的时候;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操作的时候,是他们获得新知最牢固的时候。没有什么知识比亲自动手获得的更深刻更透彻。
如果把这些学科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制作成视频短片,拿给学生观看。学生会把抽象的知识变成图像,变成声音,让枯燥的知识亲切可感,就会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就会想着动动脑、动动手
(三)信息技术教师与科技教育教师联姻
信息教师在授课时增扩信息技术课,添加科技教育元素,同时组建科技创新方面的学习团队,以团队影响班级,辐射全校;不断创新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的联姻模式。通过合力实现农村科技教育买上新台阶。我们身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让科技教育发展缓慢,我们要让信息技术成为科技教育创新的翅膀。
信息技术教师与科技教育教师要联合起来,为农村科技教育的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让初中学生乘着信息技术的翅膀越发越高,科技教育事业发张越来越好。
随着科技的迅猛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初中各学科教学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试想:有一天,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停止了,我们的世界会是怎么样呢?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样的想法简直是杞人忧天,会没有人去搞科学技术创新吗?如果我们忽略了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教育,忽略了青少年对科技教育的心理需求,不去创新科技教育的模式,没有人进行科技创新的悲惨局面,恐怕真的要出现。为此,我们必须利用好身边的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科技教育模式,为青少年喜爱科学、探究科学搭建好平台,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让青少年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农村学校科技教育现状
农村学校是怎样开展科技教育的呢?学习课本知识、检测课本知识。这些抽象的知识是怎么来的呢?教授人文学科的老师讲得少,教授自然学科的老师蜻蜓点水地讲。讲的目的是什么呢?自然是为了考试。学生有多少兴趣呢?很难说清楚。有没有实现以基础教育为依托,通过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协同组合培养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达到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态度、科学思维以及科学实践能力的目的呢?这就更难说清楚了。
很多农村教师对科技教育的含义都是比较模糊的,对科技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能够在自然学科上面开展实验操作课,对某个知识点的来源作一番探究,对某个现象做一次演示,对一位授课老师来说,往往都是一种负担,及不乐意去把它做好。老师对自然科学都是以一种考试为目的的方式对待,没有极大的科学热情去探究知识,学生又怎么能喜欢上这些迷人的科学呢?
全国每年都在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各个阶层的专门人士都在组织这项赛事,各个科技辅导员及青少年都有作品参赛。科技创新大赛是科技教育成果的展示,按常理应该是经过反复赛选,挑选出来的精品,都有一定的科学元素和科技含量。可是,落实到了我们农村学校,就有些变味了。学校说,镇上要组织科技创新大赛,每个学校要交多少件作品,现在我们把这些任务分解到各个班上,各个班必须得完成任务,完不成的扣考核分。有没有专门的科技辅导员呢?有!大多是被迫担当辅导员的,并非热爱科学的人士,大多有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即便有几个喜欢科技创新的学生,假期里抓紧时间制作了一些作品,却出现了仿作现象、模型现象。
当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停留在课本知识上的时候,我们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步伐没有能跟上时代的节奏。可见,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是怎样的一个尴尬境地。寻求新的科技教育模式才是当务之急,才能走出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遭遇尴尬境地。
二、信息技术走进农村学校,为科技教育带来新契机
近几年来,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学校拥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广播室,可以实现网络互动。可以说,现在的教师大多掌握了多媒体技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走了课堂,课堂容量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创设了新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多样化地传递了学科知识,提供了各种参考、学习、练习的机会,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搭建了平台。
信息技术在通讯技术上的运用,使得学生个个具备初步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能利用网络开展交流互动,能够手持手机进行语言交流。网络的强大作用,使得人与人之间可以实现零距离互动。在庞大的网络面前,在强大的信息技术面前,与其让学生乱了方寸,不如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走进科技教育,走进科学探究,实现信息技术特有的时代责任。
要知道,信息技术对于学生来说,它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亲密爱人。信息技术能在课堂教学上展现它独特的魅力,征服我们的学生,难道它就不能对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展现它的魅力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让信息技术和科技教育联姻,结果会是什么呢?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将走出尴尬境地。
三、信息技术如何与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实现联姻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对科学教育的兴趣
要让青少年成为具有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把握科学本质,养成科学精神,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的人才,我们必须让青少年喜欢科技教育。要让一个人喜欢,就得让他去做他喜欢的事。不能强迫,只能潜移默化,只能因势利导。
只有将要进行教学的科技内容,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呈现,势必才会起到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对科学教育萌生新的热情。
(二)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科技教育短片
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学、科学社会学等这些学科,饱含着丰富的探究内容。上自然科学的老师就知道,做演示实验的时候就是学生最开心的时候;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操作的时候,是他们获得新知最牢固的时候。没有什么知识比亲自动手获得的更深刻更透彻。
如果把这些学科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制作成视频短片,拿给学生观看。学生会把抽象的知识变成图像,变成声音,让枯燥的知识亲切可感,就会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就会想着动动脑、动动手
(三)信息技术教师与科技教育教师联姻
信息教师在授课时增扩信息技术课,添加科技教育元素,同时组建科技创新方面的学习团队,以团队影响班级,辐射全校;不断创新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的联姻模式。通过合力实现农村科技教育买上新台阶。我们身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让科技教育发展缓慢,我们要让信息技术成为科技教育创新的翅膀。
信息技术教师与科技教育教师要联合起来,为农村科技教育的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让初中学生乘着信息技术的翅膀越发越高,科技教育事业发张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