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美术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开展运用
【作者】 蔡 妮
【机构】 陕西省岐山县雍川镇麦禾营中心幼儿园
【摘要】美术绘画,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活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是幼儿语言表达的一种常用方式,是训练幼儿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平台。【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活动;开展运用
【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到:“促进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是当前幼儿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要落实这一精神,我们就应把其作为现代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很多,其中幼儿园美术教育则是促进幼儿智力和各种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良好的启蒙教育手段和载体。多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对绘画向来有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积极性,因为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他们还不能把所见、所闻、所想的全部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绘画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好形式。同时,也是幼儿发挥自由想象、创造的理想乐园。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开展运用美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绘画兴趣
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重视发展幼儿的色彩视觉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周围色彩视觉环境,丰富幼儿对颜色的种类、深浅、协调、变化给人带来的愉快感觉,让五彩斑斓的世界,留在幼儿的心中和作品中。因此,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室内外环境、装饰,都应注意色彩的协调鲜明,画面的栩栩如生,给幼儿以强烈的刺激,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随时随地的观察美、欣赏美、感受美,此外还可以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玩色,通过吹画、合印画、喷洒画、手指点画、手印造型等有趣的形式,让幼儿感知色彩的美和多变,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浓厚兴趣,从而产生“我想画”的愿望。
二、开展运用美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创新思维
在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明确幼儿美术活动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活动,而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我们不一定非去要求幼儿的作品多么形象逼真,讨论幼儿的作品象与不象,而是去关注幼儿在参与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达到身心愉悦。通过近几年来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活动经验的积累,我认为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要求教师要做到:
(一)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入生活。带领幼儿欣赏大自然的景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寻找发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使幼儿对一些事物的外形结构、色彩等基本特点具有初步了解。
(二)着重培养幼儿美术践行能力。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不仅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更不容忽视。教师采用恰当的方法启发幼儿思维,引导幼儿按个人意愿创造性地进行美术活动,保护幼儿的创造性。
(三)加强幼儿美术过程引导。当幼儿遇到困难,产生疑虑时,教师应及时启发和点拔,作出必要的讲解,指导出问题的关键。当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时,不仅通过叙述、讲解,而还要通过具体的演示,引起幼儿表现美的兴致和愿望。
三、开展运用美术活动有利于发展幼儿观察能力
幼儿美术创作的第一步,要学会观察。观察就是从客观生活入手,它为幼儿发挥想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培养了幼儿们热爱生活、探索自然的精神。而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应先从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入手,增强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学会欣赏美。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许多局限,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大都限制在教师的说教上,在幼儿的头脑中有自己对事物的表象和意识。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应该重视引导幼儿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外部世界,利用审美直觉强化幼儿对美的发现、认识和欣赏,让幼儿走进大自然,走向生活。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活动中,观察周围的动态环境,观察生活中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让幼儿在亲自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的动作中感知事物的形成和结构,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从细小的变化和差别中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体验到大自然中事物的特征,为感性生活经验形成表象和意象打下基础,从而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
观察内容很广泛,如散步时,指导幼儿观察路旁的建筑,人们的活动,周围环境的变化,平时定期组织幼儿观察种植园地中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每一过程的特征,并用画图的形式记录,每天记观察日记等。这些都有助于使幼儿养成对事物留心看一看的兴趣和习惯,为绘画创作积累素材,使幼儿有丰富的内容可画。
四、开展运用美术活动有利于增强幼儿反应能力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应采取多种形式。让幼儿在兴趣中掌握技巧,在原有形式的基础上,可增设创意画、记忆画、想象画、手工制作、剪纸、编织等活动。在有系统的技能传授的同时力求达到突破幼儿美术中的难点,让幼儿从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中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用艺术的形式再现生活。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感受,增强幼儿的灵活性,从而提高幼儿表现美的能力。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我们还要为幼儿提供多种艺术创作材料,扩大幼儿表现美的内容,丰富幼儿再现美的形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自愿选择材料,完成美术作品,从而增强幼儿创作的灵活性。
总之,美术活动对幼儿有益兴趣、健康个性、审美与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在遵循幼儿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选用恰当的方法,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幼儿热爱学习的一种触发器,把学习当作乐趣的良好培养载体。
参考文献:
[1]高颖,挖掘绘本中的艺术元素,成为幼儿美术教育的有效资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
[2]任华,绘本阅读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年。
[3]肖涓,论图画书阅读与儿童发展[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
[4]黄多芬,探析绘本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尝试[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到:“促进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是当前幼儿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要落实这一精神,我们就应把其作为现代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很多,其中幼儿园美术教育则是促进幼儿智力和各种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良好的启蒙教育手段和载体。多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对绘画向来有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积极性,因为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他们还不能把所见、所闻、所想的全部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绘画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好形式。同时,也是幼儿发挥自由想象、创造的理想乐园。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开展运用美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绘画兴趣
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重视发展幼儿的色彩视觉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周围色彩视觉环境,丰富幼儿对颜色的种类、深浅、协调、变化给人带来的愉快感觉,让五彩斑斓的世界,留在幼儿的心中和作品中。因此,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室内外环境、装饰,都应注意色彩的协调鲜明,画面的栩栩如生,给幼儿以强烈的刺激,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随时随地的观察美、欣赏美、感受美,此外还可以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玩色,通过吹画、合印画、喷洒画、手指点画、手印造型等有趣的形式,让幼儿感知色彩的美和多变,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浓厚兴趣,从而产生“我想画”的愿望。
二、开展运用美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创新思维
在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明确幼儿美术活动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活动,而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我们不一定非去要求幼儿的作品多么形象逼真,讨论幼儿的作品象与不象,而是去关注幼儿在参与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达到身心愉悦。通过近几年来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活动经验的积累,我认为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要求教师要做到:
(一)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入生活。带领幼儿欣赏大自然的景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寻找发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使幼儿对一些事物的外形结构、色彩等基本特点具有初步了解。
(二)着重培养幼儿美术践行能力。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不仅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更不容忽视。教师采用恰当的方法启发幼儿思维,引导幼儿按个人意愿创造性地进行美术活动,保护幼儿的创造性。
(三)加强幼儿美术过程引导。当幼儿遇到困难,产生疑虑时,教师应及时启发和点拔,作出必要的讲解,指导出问题的关键。当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时,不仅通过叙述、讲解,而还要通过具体的演示,引起幼儿表现美的兴致和愿望。
三、开展运用美术活动有利于发展幼儿观察能力
幼儿美术创作的第一步,要学会观察。观察就是从客观生活入手,它为幼儿发挥想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培养了幼儿们热爱生活、探索自然的精神。而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应先从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入手,增强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学会欣赏美。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许多局限,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大都限制在教师的说教上,在幼儿的头脑中有自己对事物的表象和意识。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应该重视引导幼儿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外部世界,利用审美直觉强化幼儿对美的发现、认识和欣赏,让幼儿走进大自然,走向生活。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活动中,观察周围的动态环境,观察生活中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让幼儿在亲自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的动作中感知事物的形成和结构,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从细小的变化和差别中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体验到大自然中事物的特征,为感性生活经验形成表象和意象打下基础,从而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
观察内容很广泛,如散步时,指导幼儿观察路旁的建筑,人们的活动,周围环境的变化,平时定期组织幼儿观察种植园地中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每一过程的特征,并用画图的形式记录,每天记观察日记等。这些都有助于使幼儿养成对事物留心看一看的兴趣和习惯,为绘画创作积累素材,使幼儿有丰富的内容可画。
四、开展运用美术活动有利于增强幼儿反应能力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应采取多种形式。让幼儿在兴趣中掌握技巧,在原有形式的基础上,可增设创意画、记忆画、想象画、手工制作、剪纸、编织等活动。在有系统的技能传授的同时力求达到突破幼儿美术中的难点,让幼儿从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中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用艺术的形式再现生活。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感受,增强幼儿的灵活性,从而提高幼儿表现美的能力。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我们还要为幼儿提供多种艺术创作材料,扩大幼儿表现美的内容,丰富幼儿再现美的形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自愿选择材料,完成美术作品,从而增强幼儿创作的灵活性。
总之,美术活动对幼儿有益兴趣、健康个性、审美与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在遵循幼儿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选用恰当的方法,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幼儿热爱学习的一种触发器,把学习当作乐趣的良好培养载体。
参考文献:
[1]高颖,挖掘绘本中的艺术元素,成为幼儿美术教育的有效资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
[2]任华,绘本阅读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年。
[3]肖涓,论图画书阅读与儿童发展[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
[4]黄多芬,探析绘本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尝试[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