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强化学校后勤育人管理的科学性
【作者】 高昌红
【机构】 青海省乐都县高庙镇中心学校
【正文】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育和培养人,以教学为主是根本原则,所谓以教学为主,就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学校的后勤工作也要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来抓,现在有个提法,叫“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这句话,把学校的所有方面都概括进去了,更重要的是把着眼点放在了与人上。这应该成为我们牢牢记住的知道思想。我认为,育人是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同样学校后勤工作也肩负着育人的责任,因为服务是过程,是形式,育人是目标,是根本。这一点明确了,教学与后勤才能统一起来。从育人角度说,教师讲好一节课与后勤人员为学生提供一顿可口的饭菜,教师的一次谈话与后勤人员维修好下水道都是同等的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就不会有后勤人员低人一等或高人一筹的问题了。大家都是做育人的工作,仅仅是分工不同而已。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高科技,信息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同样带动了学校后勤工作的前行,以职养是方向,是大势所趋。新的形势给予学校后勤工作带来的是无限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对我们学校后勤管理人员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是面对挑战积极进取,还是面对困难,止步不前,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的面前,知难而退,就将被时代抛弃,为人所不齿,迎难而上,努力拼搏才有出路,这就要求新时代的学校后勤管理人员要勤勤恳恳的工作,努力学习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掌握多种技能,使学校的后勤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从而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一、衣食住行寻常事,大大小小关乎情
我对后勤工作的认识,大致上可以用这样六条来概括:第一,学校的后勤好比是部队的粮草官,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线上的教师们要打好“育人”这一仗,后勤的粮草就要供应的上,比如,教具的提供,设备的购置如果不及时,就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第二,后勤是当家人,在我们学校后勤负责管理经费,学校创收再多,也得有个理财的好管家才行,俗话说“外有钱耙子,没有钱匣子”。这个“匣子”是个破的,那可就糟心了。第三,后勤室桥梁。当师生有了困难时,后勤就应该与工会一道把学校的关怀传送过去。学校和师生们通过后勤这个桥梁和纽带紧紧的连接在一起。第四,后勤室门面。玻璃破了,如果不能及时修补,尽管事情不大,却注解损害学校形象。第五,后勤室师生们的保健员。后勤人员应该知道师生们生活上最急需的是什么,如果工作做的不及时,就会影响大家的工作情绪。第六,猴群是师生们的公仆。应该为师生们提供好服务,象医疗人员要为大家看好病,维修人员要为维护好生活设施。以上六点是我对后勤工作的粗浅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能做到以上这几点,单凭奉公守法的觉悟、高昂的主人翁意思、当家理财的责任感,是做不好后勤管理这一工作的,这就要求我们现代的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必须转变思想,认真学习现代的科学理论,掌握和精通本专业的知识,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呢?
二、后勤工作不在教学后,科学管理也育魂
学校的后勤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大家平常都认为,后勤工作的面比较大,涉及的工作范围比较广,从道理上讲大家都知道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工作离不开后勤的服务与支持。但在实际中,我们有的教师则往往要求得多,理解的少。甚至有的教师从心里头瞧不起后勤人员,认为他们就是伺候我们的,这就错了。其实,后勤管理人员修水龙头、装电灯、通下水、为大家送水热饭等等,与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课下辅导、家访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每一项工作都是育人工作的一部分,柴米油盐吃喝睡这些事情看起来虽然小,是因为我们太司空见惯了,但要把每项事情都安排好不不是很容易的,搞不好就影响师生的情绪,就失去了学校的凝聚力。有些教师为什么能够产生这样的偏见或认识误区,这也和现在大多数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或者是学校领导的不重视密切相关,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所谓的年轻有为,能力强的老师大部分都充实在教学的第一线,担任重要的岗位,备受有些学校的领导的重视,只有年龄大的,临近达到退休的年龄的老教师被安排在后勤担任力所能及的工作,久而久之,在很多老师的眼里,后勤人员就是老弱病残,等待退休的所谓低人一等的人员,其实不然,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它的最根本的理念就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后勤管理工作同样肩负着育人的神圣使命,后勤人员是师生的公仆,应该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除了具有主人翁的精神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后勤的管理人员能够再上一个层次,管理上更科学,系统、规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渠道,积极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各项专业技能,在熟悉自身工作岗位的同时,熟悉教辅工作、财务工作和部分工会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理解,对后勤人员的素质要求,就不单单是思想觉悟和品质方面的,还应该有能力方面的,比如,要了解教学,要懂经营,要有财务管理经验,在维修方面要成为多面手等等。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一方面学校的后勤管理人员要注意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另一方面作为学校的领导也应该为后勤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大力选拔年轻有为,有朝气、有活力的年轻人充实到后勤管理这个重要的工作岗位上来。
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无论你在什么工作岗位上,辛勤劳作,恪尽职守都能够培育出芬芳的桃李。
一、衣食住行寻常事,大大小小关乎情
我对后勤工作的认识,大致上可以用这样六条来概括:第一,学校的后勤好比是部队的粮草官,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线上的教师们要打好“育人”这一仗,后勤的粮草就要供应的上,比如,教具的提供,设备的购置如果不及时,就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第二,后勤是当家人,在我们学校后勤负责管理经费,学校创收再多,也得有个理财的好管家才行,俗话说“外有钱耙子,没有钱匣子”。这个“匣子”是个破的,那可就糟心了。第三,后勤室桥梁。当师生有了困难时,后勤就应该与工会一道把学校的关怀传送过去。学校和师生们通过后勤这个桥梁和纽带紧紧的连接在一起。第四,后勤室门面。玻璃破了,如果不能及时修补,尽管事情不大,却注解损害学校形象。第五,后勤室师生们的保健员。后勤人员应该知道师生们生活上最急需的是什么,如果工作做的不及时,就会影响大家的工作情绪。第六,猴群是师生们的公仆。应该为师生们提供好服务,象医疗人员要为大家看好病,维修人员要为维护好生活设施。以上六点是我对后勤工作的粗浅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能做到以上这几点,单凭奉公守法的觉悟、高昂的主人翁意思、当家理财的责任感,是做不好后勤管理这一工作的,这就要求我们现代的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必须转变思想,认真学习现代的科学理论,掌握和精通本专业的知识,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呢?
二、后勤工作不在教学后,科学管理也育魂
学校的后勤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大家平常都认为,后勤工作的面比较大,涉及的工作范围比较广,从道理上讲大家都知道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工作离不开后勤的服务与支持。但在实际中,我们有的教师则往往要求得多,理解的少。甚至有的教师从心里头瞧不起后勤人员,认为他们就是伺候我们的,这就错了。其实,后勤管理人员修水龙头、装电灯、通下水、为大家送水热饭等等,与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课下辅导、家访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每一项工作都是育人工作的一部分,柴米油盐吃喝睡这些事情看起来虽然小,是因为我们太司空见惯了,但要把每项事情都安排好不不是很容易的,搞不好就影响师生的情绪,就失去了学校的凝聚力。有些教师为什么能够产生这样的偏见或认识误区,这也和现在大多数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或者是学校领导的不重视密切相关,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所谓的年轻有为,能力强的老师大部分都充实在教学的第一线,担任重要的岗位,备受有些学校的领导的重视,只有年龄大的,临近达到退休的年龄的老教师被安排在后勤担任力所能及的工作,久而久之,在很多老师的眼里,后勤人员就是老弱病残,等待退休的所谓低人一等的人员,其实不然,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它的最根本的理念就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后勤管理工作同样肩负着育人的神圣使命,后勤人员是师生的公仆,应该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除了具有主人翁的精神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后勤的管理人员能够再上一个层次,管理上更科学,系统、规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渠道,积极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各项专业技能,在熟悉自身工作岗位的同时,熟悉教辅工作、财务工作和部分工会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理解,对后勤人员的素质要求,就不单单是思想觉悟和品质方面的,还应该有能力方面的,比如,要了解教学,要懂经营,要有财务管理经验,在维修方面要成为多面手等等。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一方面学校的后勤管理人员要注意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另一方面作为学校的领导也应该为后勤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大力选拔年轻有为,有朝气、有活力的年轻人充实到后勤管理这个重要的工作岗位上来。
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无论你在什么工作岗位上,辛勤劳作,恪尽职守都能够培育出芬芳的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