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尝试

【作者】 刘玉玲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情景化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此背景之下,文章主要探究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实践与推广问题。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当今社会中大多数小学生不懂感恩的现状,分析了感恩教育的内容,如何感恩,并提出了一些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作为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在自己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抓住时机,把感恩教育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应用探究
【正文】
  小学语文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很高,虽然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大纲还是对语文教学情境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教学方法有自己的依据,即认识论和心理学等理论依据。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照本宣科和灌输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创造力,从而实现更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对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应用的探究非常必要。 
  一、融入情境,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感
  情感,是儿童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发动者和鼓舞者,情境教学正是以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来激发学生的情绪及情感的。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移情”;在表情朗读、语言训练中“抒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情境为载体,以情感为动因,以审美为手段,感受“美”中激发“情”,情动而辞发,辞发即情升,促进学生语言与精神的协同发展。
  二、结合情境,感悟知识
  根据课程标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一精神,我们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激发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和进取精神,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如教学《少年闰土》一文,可以创设“头像”情境和“扮演闰土”情境。首先,创设“头像”情境,投影出头像,让学生们猜头像、读课文、认闰土、评文章表达艺术,使学生在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到作者以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外貌的精妙。结合情境,学生自主感悟,自主理解。其次,创设“扮演闰土”情境,让学生扮演闰土,和学生们互相认识、交谈。这一情境很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读课文读得很专心,边读边思考,边体验边感悟,写出了各自印象中的闰土,体现了各自不同的体验、感悟和收获。以上两组情境教学,最直接地体现了直观教学原理,它在课堂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缩短了认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巧用情境,升华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关注当时当地的情境,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置于独特的情境之中,可进一步升华情感。例如,笔者刚巧在清明节那天上《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于是就巧妙创设了一个特殊的情境,达到了升华情感的特殊教学效果。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呢?(清明节)大家想为邱少云烈士做些什么?(送花圈)我们先共同完成花圈上的挽联。(完成后,师生反复吟咏挽联)
  以上情境教学设计,教师指导学生写挽联,吟咏挽联,激发了学生情绪,加深了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活动渗于认识活动,想象邱少云在生死关头的英雄形象——忍受烈火烧身的剧痛,像千斤巨石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从而体会到邱少云的精神之崇高。这样的情境教学符号情知对称原理。它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情境,这就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因素和情感因素。
  四、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创设方法
  创设情境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教师也要找到创设情境的方法。以下具体对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创设方法进行分析。
  1、以课本为主线设置教学情境。开展情境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本内容。因此教师要以课本为主线创设课堂情境。教师根据语文课本的文章宗旨和情感,通过活泼、形象的语言创设情境,对课文描绘的思想境界进行传达,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更加透彻和深入,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2、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创设情境。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创设情境,能够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有趣,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展示,故事演讲,游戏、音乐展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
  以上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应用方法,但是要实现教学方法,需要找到情境教学的应用途径。情境创设主要应用于课前的课堂导入和课中课文内容的讲述。一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课堂导入,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在上课过程中需要教师对课文中的意境和思想感情进行剖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也可以创设情境。在课堂导入和课文讲述时创设情境,这样教学效果更好,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牢固。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多媒体展示或实物展示”等方式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创设的情境必须要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这样才能达到情境教学的良好教学效果。诚然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情境教学方法形象。生动,教学效果更好。文章主要从“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分析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的优势,从“以课本、生活经验为主线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分析具体的应用方法,并从“课前情境导入和课堂内容情境应用”等方面探究应用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情境教学就是以“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串气了读、背、品、悟的心智活动。在新课标下,情境教学方兴未艾,正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它有着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梁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黑河学刊,2015,01:104-106.
  [2]梁钟钦.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1:105-106.
  [3]徐国敏,姜领弟.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