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

【作者】 游艳梅

【机构】 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中学



【正文】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帮助学生吸收语言信息、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的手段,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提高。英语课外阅读作为教材阅读教学的延伸,是巩固课堂阅读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下面就此谈谈,与大家共勉。
  一、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初中毕业生应“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相应水平的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尽管我们教材中也提供了不同类型的语言素材,但是只阅读教科书上提供的语言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拓宽阅读范围,将阅读的视野延伸到课外读物上。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把教科书内所学到的东西,加以充实、巩固。
  但是目前初中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情况如何呢?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发现65%的学生几乎不进行英语课外阅读,95%的学生认为没有时间阅读,82%的学生感到没有兴趣阅读,85%的学生认为读不懂课外阅读材料,83%的学生认为找不到合适的课外读物。这些数据说明:学生课后作业较多,阅读时间没有保证;有的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有的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阅读策略。另外大量教师也在忽视新课标的课外阅读要求,几乎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可见,如何激发学生进行持续的有意义的英语课外阅读,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课外阅读成了目前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初中英语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英语阅读能力的获得离不开丰富而具体的实践,学生在具备了一定词汇语法知识,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之后,由教材读物转向课外读物就会成为一种必然。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使我们观察到,如果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情趣能被较快地激起,那么学生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将贯注于阅读中,表现为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推断正确,从而产生积极学习效果。
  (1)精选阅读材料,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首先是为了得到乐趣,为了获得信息”。学生只有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才会真正做到“乐读”。兴趣就是动力,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选择材料要有其发展性,体裁要多样化,要讲求趣味性和时效性,适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年龄特征和日常生活的英文读物。另外,要注意材料的内容,把握语言难度,经常能够结合当前课本所学内容。阅读材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渐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这样,学生就能克服阅读过程中不良因素的影响,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从而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并形成习惯。
  初一年级学生选择的阅读材料,以短小精悍,幽默有趣为主。比如,读一些经典儿童故事。Little Red Coat《小红帽》, The Sleeping Princess《睡美人》, The Frog Prince《青蛙王子》, Popeye the Sailor《大力水手》, Snow White《白雪公主》, Cinderella《灰姑娘》, Gulliver’s Travels《格列弗游记》等等都受到了初一年级学生的喜爱,很多学生将这些读过的小故事排练成短剧,利用英语角的时间进行演出。这即让学生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提高了阅读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运用语言的能力。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材料的长度和体裁也有相应的变化。为初二的学生,我们选择了一些比较适合阅读的,并且具有时代性,新颖性的报刊《21世纪报》、《英语周报》等报刊杂志,它们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涉及体育、娱乐、学习等题材,很受学生欢迎。也让学生欣赏到一些有趣的英文电影,如《冰河世纪》,《里约大冒险》,《马达加斯加2》等等。然后让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在值日生报告中有趣地模仿电影中某个人物。这样既加强了个人的信心和热情,也鼓舞和感染了其他更多的同学学习英文的热情。这些都对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初三的学生,因为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对自己的阅读内容也有所偏好,让他们相互推荐,进行“书讯交流”,分享阅读资源,扩大阅读量,读后摘抄好词好句,列出提纲,甚至可以用英语写短小的读后感。另外,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篇英语文章,每周末欣赏一篇中英文双语的美文,要求读后摘录生词,摘抄好词好句,列出提纲。这对于扩大初三学生的词汇量,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做综合题目的能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指定阅读材料,我还鼓励学生在假期寻找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文章来交流阅读,讨论自己的阅读进程和阅读心得。这不但培养了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无形中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2)丰富的读后活动,延续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之后,挑选一些所读内容,围绕其开展复述、角色扮演、故事续写等活动,进一步激活和扩展学生的阅读图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如在课前五分钟“Duty Report”时间,教师每天上课前拿出五分钟让“值日生”读自己课外选的英语文章,用英语讲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这样即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督促了学生养成坚持课(下转第110页)(上接第111页)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另外,定期举办班级表演会。学生阅读了某些优秀作品后,教师可把一些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作品改变成小剧本,让学生表演,寓教于乐,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训练高效的阅读能力。
  在学英语时学生如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第一,阅读时,克服疲劳和倦怠的心理。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学生一般在做前面阅读文章时兴趣很浓,做后面的阅读文章时就会感到厌倦、急躁,甚至放弃阅读。因此,教师必须努力使学生克服在阅读中产生的消极、倦怠的情绪,培养耐心的阅读的心理。第二,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如手指着单词读,频繁地查字典,因为这样阅读时容易把文章信息弄得支离破碎,导致阅读速度慢,理解不透彻,文章把握不准确,或逐字逐句的分析语法。而是要快速的阅读,抓住大意之后再进一步去理解内容。一旦开始阅读,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改变逐字逐句阅读方式,养成整体阅读习惯。不要一遇到生词就查字典,要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等方面的知识来猜测,判断词义,这样可以加快速度。要以整句而不是以单个的词作为意群单位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阅读速度慢、理解不透彻、文章内容把握不清楚、答题准确率不高,考试时失分较多的毛病。第三,我们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阅读课文,并随后设计了各种形式的阅读练习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学习策略(Leaning Strategy)来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突出学习策略的实际功能。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认真领悟并贯彻教材意图,将各种学习策略:skimming, scanning, summarizing, using the context等贯穿于各篇阅读训练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将其打造成型以便能自然延伸至个人课外阅读学习之中。有了这些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课堂阅读能力的积累训练,学生就能自己高效的阅读文章,也能为他们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阅读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我们应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和形式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扩大阅读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这即能为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各类英语学习受益非浅。